分享

企业战略决策的思维模式

 庭前春雪 2023-01-21 发布于山东

企业战略决策的思维模式

产业组织模式

也称行业组织模型——基于外部环境的战略思维。迈克尔﹒波特指出选择高收益的行业是企

业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收益的主要战略选择。同时,他所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是

进行产业组织模式分析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哪些行业具有更高的盈利潜力。

战略决策的产业组织模式假设:战略决策者都是经济理性的,以追求企业投资收益最大

化为经营目标。企业可以利用要素市场和资源流动性来克服自己在资源和能力上的劣势,因

此,选择和进入那些盈利水平最大或者行业吸引力最高的行业,制定符合所在行业结构特点

的战略,并且相应和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资源,那么就有可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

在市场机会多且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制定企业战略的产业组织思维模式的确被许多企业的成功所证实,因此又被称为“市场基础模式(Market-basedview)” 。

例如,20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多数中国企业的成功就是有意无意地采取了这

种战略思维模式,是因为及时地把握了当时中国出现的各种行业的市场机遇。

文章图片1

产业组织模式

资源基础模式:

按照产业组织模式的逻辑,企业战略制定应该从外部环境分析开始。如果企业外部环境

好,那么企业战略制定就是要分析、选择和进入那些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在此

基础上,企业战略管理者需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战略和获取需要的资源、能力。

最后,企业就可以通过有效地实施这个战略而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按照这样的战

略思维模式,市场为基础的模式很容易演变成机会为导向,这将导致企业偏好选择高度多元

化的战略。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机会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上

升,许多采取高度多元化战略的西方企业陷入了危机,结果导致支持行业多元化战略的产业

组织模式受到了质疑。在总结西方企业多元化发展失误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企业

盈利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而不是企业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

选择,由此,以资源为基础的模式受到了重视。

资源基础模式(Resourcebased view)是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思维。是以杰伊·巴

尼(美)为代表的学者源于对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收益率为何存在差别的研究发现,造成同

一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稳定收益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不同,

特别是组织资源差异。

根据资源基础模式,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不仅受其所在行业平均收益率的影响,更重要

的是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大小,但并非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能成为竞争优

势的基础。

文章图片2

资源基础模式

在企业所有资源和能力中,组织性资源(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是最难以流

动和模仿的,因为这种资源的形成需要企业长期的积累和学习。

按照资源基础模式的逻辑,首先,企业战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分析自

己的资源和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将决定企业的战略选

择。其次,企业战略管理者必须分析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否达到了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基于经营环境的特点,企业可以基于产业组织模式或者资源基础模式来制定自己的企业

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深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思维模式越来越成为主导的战

略思维模式。

“请问我该从哪走?”

“这要看您想到哪里去。”

“我该怎么走?”

产业组织模式:你为什么要去那?

是否换一个目的地。

资源基础模式:你能走到吗?你应

先培养走路的能力, 然后再去。

整合模型

——基于产业组织与资源基础匹配的战略思维

现代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实际上主要由环境因素和企业特征共同决定。

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

——《商界评论》杂志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