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海军史(四)“海上马车夫”的兴衰——荷兰的短暂辉煌

 兰州家长 2023-01-23 发布于甘肃

一、荷兰的崛起

荷兰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地势低洼、陆地常年受海水侵蚀的国家。国内河川水网纵横、水路四通八达、紧靠大西洋。特殊的地理位置因世界商路的地理大发现而逐渐变得繁荣富裕起来。荷兰共和国的前身是尼德兰,它的经济中心是安特卫普,它不仅仅是荷兰最大的贸易港,也是广泛进行国际贸易的真正中心,汪洋大海般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过。安特卫普宽广的海港每天停泊着200--250艘船舶。1609年荷兰独立后,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北方诸省的工商业、航运业以及海外殖民扩张迅速崛起,其中尤其以造船业最为显著。在造船业的全盛时期,荷兰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仅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而且荷兰船只的造价比造船技术先进的英国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靠海上交通。船只犹如陆上运输的马车,谁拥有了海上的马车,谁便掌握了海上贸易和称霸世界的主动权。到了17世纪中叶,发达的造船业已经使荷兰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被人们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商船的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仅1644年,荷兰即拥有1000余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船用来保护商业,1000余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余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和内陆运输,并拥有8万名世界上最优秀的水手。1637年,荷兰建造了排水量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三层甲板的战船“海上君主”号。商业上的霸权是以炮舰作为后盾的。当时居欧洲一流强国地位的荷兰,用其拥有的雄厚资金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庞大的海军舰队,其舰船总数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

雄厚的海上力量,保证了荷兰海外贸易的优势。17世纪中叶,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航行在世界海洋上,他们经营外国商品,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和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精明的荷兰人买了又卖,输入又输出。用在英国捕获的鱼制成荷兰腌鱼再卖给英国人;用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砍伐的木材造船;漂白德国纺成的麻,加工法国的盐,炼制从东印度贩来的香料等等。从事转口贸易给荷兰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荷兰赢得了海上贸易的霸权。当时 欧洲南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手中。巨额的利润和海上贸易霸权造就了荷兰的繁荣,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工业霸权带来了商业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就了工业上的优势。”

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使荷兰在17世纪从西班牙、葡萄牙手中抢占了大量的殖民地。荷兰殖民的重点在东方。当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在争夺大西洋地区的霸权时,荷兰人的舰队开进了印度洋,并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1595年第一支荷兰舰队到达了印度的果阿及南洋的爪哇、摩鹿加群岛。荷兰人的舰队先后组织了15次的远航,经营的香料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为了消除内部的无序竞争共同对付葡萄牙人,1602年荷兰将各公司联合组成了一个大公司:“联合东印度公司”。该公司获得了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这一广大地区的通商独占权,并拥有一定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外交方面的权利。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开始不断地扩张,并排挤葡萄牙人的殖民势力。到17世纪中叶,荷兰人在东南亚已经控制了包括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群岛、锡兰岛等地在内的庞大富庶地区,并把势力伸进了印度、日本,并霸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

荷兰不仅在东方,在美洲和非洲的扩张步伐也未曾停歇。1621年荷兰建立了西印度公司,该公司以走私和从事海盗式掠夺为主,在其存在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掠夺了大约500艘西班牙船,从葡萄牙人手中抢占了属地巴西的大部分。在北美,荷兰人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在非洲的西海岸,荷兰人建立了一系列的要塞,并于1648年在南非海岸建立了海角殖民地。

二、荷兰与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荷兰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向海外扩张的不断加剧,英国与荷兰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在东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由于受到荷兰的排挤,活动范围很小。为了争夺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两国的贸易公司常常在海上爆发武装冲突。16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缔结了一项协定,该协定规定,荷兰公司有权输出东方香料的三分之二,英国公司只能输出三分之一。这份协定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和荷兰两国力量的对比。后来,荷兰人把英国人赶出了印尼,把利润优厚的香料贸易全部垄断在自己手中;在波罗的海,荷兰经常航行的船只有6000艘,几乎完全封闭了英国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通商的航路;而英国为了发展造船业,却迫切需要从波罗的海和西非沿岸国家取得木材、树脂和大麻。

此外,在北美殖民地,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等地区,比较富裕的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人。尤其叫英国人不能忍受的是,荷兰人在英国周围海域捕鱼,然后再卖给英国人,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捕鱼业。所有这一切,都是羽毛日渐丰满的英国人所不能忍受的。

1588年,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人日益强烈地要求进行海外扩张。英国政治家W·罗利爵士1614年提出了:“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的战略思想。逐步成为那个时代英国人的发展信条。实力逐渐雄厚的英国资产阶级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地向北美大陆、西印度群岛和东印度扩张。1640年英国的贸易额超过了17世纪初的一倍。英国强劲的向外扩张势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荷兰的威胁。英国与荷兰在海洋争夺和海上贸易方面的斗争日趋尖锐。1650年,一名英国船长简单明了地说出了英、荷两国斗争的实质:“世界贸易对于我们两个国家来说,地盘太小了,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家退出。”

三、三次英荷战争。

(一)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这成为引发英国与荷兰战争的最重要原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在革命中涌现出的铁腕人物克伦威尔。他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在合并苏格兰和征服爱尔兰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力争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为此,英国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在这方面克伦威尔成立了专门的海军委员会,革除了当年伊丽莎白女王征用武装商船和海盗式的作战旧习,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海军;大力建造新型战船。克伦威尔每年拨出巨款用于庞大的造船计划,从1649年到1651年,英国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并配备了40艘在吨位和武器装备方面都超过荷兰的舰船;加强海军训练与管理,改善水兵的薪饷和膳食,制定了一条发放“奖金”的刺激制度,专门奖励那些俘获或者击沉敌舰的士兵;任命了陆军军官罗伯特·布莱克为舰队司令。(因为当时海军多数支持君主制度,再看今天英国的皇室多有海军的军衔与荣誉。)

羽翼丰满的英国人急于挑起事端,英国议会于1651年10月9日颁布了精心炮制的《航海条例》。该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洲、非洲和美洲运送到英国、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国有关殖民地的船只运送;只有英国的船捕获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从英国出口鱼品也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输,等等。《航海条例》显然是针对从事中转贸易的荷兰,是对荷兰最严重的挑战。荷兰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英国废除它,遭到英国的拒绝。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战争已无法避免。

1652年,英荷双方在多佛海峡造成的一次小冲突成了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自13世纪以来,英国的君主们朝思暮想的是建立“海上主权”。不过当时英国人所说的的“海上”仅仅是指的是环绕英国本土的北海、英吉利海峡以及连结两者的狭窄海峡----多佛尔海峡。自那时起,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总是要求其他国家的船只在经过海峡时必须向遇见的英国军舰行“升旗”礼,以示敬意,承认英国的主权。英国的这一要求最初并无大碍,当时通过海峡的船只较少。

但是自17世纪以来,海上运输迅速发展,产生了新的麻烦。尤其是对于荷兰,它的逆风行驶的船只必须要通过多佛尔海峡,否则无法到达它的北海贸易集散地阿姆斯特丹。在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摩擦不可避免地不断产生。1652年5月29日,英国和荷兰的舰队刚好在多佛尔海峡相遇,双方舰队司令在都没有弄清楚具体情况下,便都挂起战旗,发炮攻击。这场战斗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它拉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序幕。7月28日,双方正式宣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战场主要在英吉利海峡进行,同时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各海域进行。每次海战双方往往投入200余艘战船,2----3万名水手和6000到8000门火炮。从16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个月之内,双方舰队多次对战,其中大的海战就有9次,在世界海战史上实属罕见。

第一次英荷海战双方力量大体相当,荷兰水兵战斗素质好,以马顿·特朗普为首的海军将领具有很高的作战指挥素养。此时,英国人已经拥有数量更多、装备更好的船只。尤其是英国人任命了陆军将领罗伯特·布莱克来统率海军。他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引入陆军作战中注重战斗队形和作战整体效果等作战要求,并颁布了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他的大胆革新,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海军的整体作战效能。经过巴德沙洲海战、斯赫维宁根海战,荷兰人彻底失去了对英国的海上作战优势。

英国人凭借在战争中取得的海上优势,对荷兰的海岸实行了更严密的封锁。荷兰经济最脆弱的一面:过度地依赖对外贸易,由于封锁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封锁使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荷兰人被迫与英国人进行和谈。1654年4月15日,英国与荷兰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和约中,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付出赔款,并割让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给英国。

(二)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第一次英荷战争 并没有解决英荷两国之间的矛盾。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登上了英王的宝座。斯图亚特王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王朝,但是依然对资产阶级的海外利益追寻不遗余力。查理二世在上台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海军司令。同时颁布了更加苛刻的《航海条例》;并在海外向荷兰的殖民地展开新的攻势。1664年4月英国海军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英国的非洲公司相继占领了荷兰在非洲西海岸的数处炮台,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走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交易。英国的挑衅迫使荷兰于1665年2月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

第二次英荷战争海战的次数虽大大减少,但是规模仍然很大。荷兰人在著名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林德·德·鲁特(1607----1676)的英明指挥下,与英国人打了个平手。德·鲁特,1607年出生于荷兰弗利辛恩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就随父亲上船当了实习水手,28岁作商船船长,34岁任海军少将,最后升任荷兰联合舰队司令,他在与西班牙、英国作战中屡建战功,深受士兵的爱戴。

1666年6月11日至14日,他率领一支有84艘战舰、4600门火炮和22000名官兵的荷兰舰队与实力相当的英国舰队相遇于英吉利海峡。这场持续时间最长、打得很艰苦的“四天海战”(又称敦刻尔克海战)中,荷兰人由于德·鲁特的卓越指挥取得了胜利。英国损失17艘舰船,其中包括英国参战船只中最大的一艘拥有90门火炮的战列舰“太子”号,阵亡和被俘官兵达8000人,而荷兰仅损失了6艘舰船和2000名官兵。

1666年8月4日至5日,双方再战(荷兰人称多佛尔海峡北部之战,英国称为圣詹姆斯纪念日之战)。这一次,双方都有90艘战船和20艘纵火船。在战斗开始不久,荷兰特别后卫舰队指挥官小特朗普突然驶出战列线的战斗队形中,去堵截英国舰队中的后卫,并对其穷追不舍,这导致德·鲁特指挥的中军遭到英国舰队火炮的远程射击。英国的舰队火炮射程远、炮手装填快、射击技术要高于荷兰的士兵。关键时刻德·鲁特迅速调整战斗队形,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此后,英荷双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海战,两年之久的战争让双方都精疲力竭。

1667年1月,双方开始进行和谈,但是谈判的进展缓慢。为了使荷兰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谈判期间,德·鲁特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荷兰的舰队偷偷驶入泰晤士河口,然后沿梅德韦河溯流而上,直驶英国舰队的泊船重地查塔姆,力争全部击沉、焚烧或劫走该地的英国舰船。

这一计划带有极大的风险,即使英国海军的全部战舰都已进入船坞不能作战,即使沿岸的防御配系非常薄弱无法还击,内河航道的险阻也危机四伏。当时的泰晤士河口,尤其是梅德韦河,不仅遍布着浅滩和沙洲,而且舰船进出必须借助有利的潮汛、风力和风向。在梅德韦河口与查塔姆之间,还设有一根长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索。当然,同时这也是一个绝妙的计划,任何人都未曾设想过,荷兰舰队竟敢深入到大英帝国的内部。为实施这一计划,德·鲁特也作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派出大量的间谍到英国搜集刺探情报。

1667年6月19日,荷兰舰队(战列舰24艘、小型船20艘,纵火船15艘)神不知鬼不觉地航行到了泰晤士河口。趁夜色德·鲁特的先遣舰队顺潮流进入泰晤士河口,一路大炮轰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并夺取了储备在此的英国海军达4-5吨的黄金以及大量的木材、树脂等战略物资。然后,荷兰舰队溯流梅德韦河西进,顺利绕过英军由7艘沉船设置的障碍,压断横江大铁索,然后直捣英国最大的船坞----查塔姆。在这里,英国停泊了18艘巨舰,每一艘都在1000吨以上。因为英国人毫无防备,德·鲁特立即下令火攻船靠近并点燃英国的战舰,很快英国损失了6艘战船。

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痛心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最后,德·鲁特又将英国海军引以为荣的旗舰“皇家查理”号作为战利品带回荷兰。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英镑的损失,更使英国国民的自信心一落千丈。素以海军立国的英国竟让敌人打进了家门。奇袭加速了英国与荷兰的谈判进程。1667年7月31日,英荷签订《布雷达和约》,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根据和约,英荷双方各有得失。英国放宽《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北美哈得逊河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给英国,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和约实际上是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势力范围。

(三)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

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是法荷战争的一部分,也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荷兰是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的障碍之一。法国要想称霸欧洲,必须打败荷兰,为此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贿赂了英王查理二世与其共同对付荷兰。1672年3月,英国海军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

第三次英荷战争是一场海上和陆上同时进行的战争。战争开始不久,荷兰陆军就在法军骑兵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乌得勒支等省很快沦陷。为了阻止法军的陆上攻击,荷兰决定掘开保护荷兰低地的穆伊登堤坝。海水淹没了荷兰的一部分国土,成千上万的荷兰人被迫逃到了船上。这样一来,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就落到了荷兰海军身上,此时的荷兰海军司令德·鲁特已经65岁。为了应对强大的英法联军,德·鲁特认为,敌方联军的核心是英国舰队,法军的海军不仅力量小而且还缺乏实战经验,因此荷兰海军应以主力对付英国海军舰队,而对法国海军只要一支小舰队牵制即可。在整个英荷第三次战争期间,荷兰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作战方针。

第三次英荷战争比较大的海战一共有四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是特塞尔海战。1673年8月英法联合舰队集结了120艘舰船,企图在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地特塞尔岛登陆,以便建立前进基地,再行进攻荷兰本土。荷兰舰队主力舰90艘,在老将德·鲁特指挥下,成功阻止了英法联军的登陆企图。这场海战双方都未损失舰船,仅有一些船员的伤亡,英法联军伤亡2000余人,荷兰伤亡1000余人。特塞尔海战是一场胜负不明的海战,但是英国历史学家坎·贝尔还是高度评价了这场海战:“荷兰人因其舰队司令的精明强干,使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想法。”

特塞尔海战结束了荷兰和英国之间为了控制海洋所进行的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海战之后,英国人也看到了日益强大的法国同时也威胁到英国的欧洲利益。终于英国国会于1674年2月与荷兰单方面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这个条约规定1667年的条约继续生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把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荷兰领地都交给英国,英国保证不帮助荷兰的敌人。此后,荷兰和法国的战争继续进行,这场战争变成了一场陆战。直到1678年,法王路易十四并没有得到一寸荷兰的土地。

四、英荷战争结果与意义

荷兰虽然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坚持了下来,但是已经元气大伤,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上看,只有英国是战争的获利者,荷兰已是精疲力竭。战争使荷兰的军事和商业实力遭到了严重削弱,荷兰从此一蹶不振。1770年以后,荷兰又与法国、英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在一系列战争中,荷兰进一步走向衰落。到了18世纪初,荷兰已经丧失了海外优势和贸易的垄断地位,风光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从此便从一个商业大国沦为一个依赖于英国的二等国家。

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荷兰,原因很多,如装备先进、战术得当,但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英国具有雄厚的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荷兰是一个靠经营转运贸易发家的商业国家,没有本国发达的工业作为贸易的基础,所以在自由竞争中终于敌不过工业资本发达的英国。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是这样评价的:“商业的统治权现在也是和大工业的各种条件或大或小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我们可以拿英国和荷兰来比较一下。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主义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