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这里是“自陈怡格”,陈怡频道。 今天,我的题目是《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其实这还有下半句,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并非每一种都有价值。 前一段时间,弯弯老师写了一篇推文《心灵觉醒,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关于教育写作驳读者问》心灵觉醒了,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关于教育写作驳读者问,文章大意为,公众号后台一位读者就弯弯一年写过三百篇文章但仅发表十多篇的事情提出了质疑,弯弯认为有必要回答和澄清,所以提笔写文。我第一时间就读了,看了不止三遍。 弯弯的表达很清楚,有理有据,没毛病。她写这篇推文的原因,我认为不是要向这位读者解释什么,而是给同样在教育写作上有困惑的教师们做个启发。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如果是我面对质疑,会怎么做呢? 不外乎两种做法: 1.接受。《反馈的力量》这本书中说道,没有争议的事情不会成为伟业,不被批评和指责的人很难成为牛人。有些质疑,确实合理。我会选择耐心听完,然后静下心来思考,对照被质疑和批评的内容做修改。有智慧的人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始终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有时候,旁观者在一些事情上会比我这个当事人看得更清楚。 2.拒绝。对于毫无根据的质疑、指责和批评,我不怼人,直接选择沉默和漠视。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漠视是最含蓄的报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外界的声音指指点点,许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告诉你,你要这样做,你要那样做,你的思想和行为一旦与他的认知出现偏差时,他就会认为你做错了。他的质疑只是自作聪明,恶意揣摩,完全可以不理会。 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并非每一种都有价值,不高兴就不用参考。之前读过这样的一段话:“假如你是一棵树,那么别人对你的看法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总是很在意,那么不经意间的一阵风都会让你剧烈地晃动,甚至吹倒你。“所以面对他人看法,面对别人的质疑,学会权衡,学会取舍,沉淀价值,另外的,就让它消失在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