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景,许多老师肯定不陌生,下了课,你走在走廊上,就会孩子围上来,跟你说,老师老师,谁谁谁又打我了。 有好几个孩子的家长也会头疼,家中总有孩子动不动就喜欢告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爱打小报告这件事情。 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爱告状 1、心理学上的“正常现象” 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这也是孩子开始沟通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2、为了维护规则 孩子之间一起游戏,有游戏就会规则,当一些孩子看到有人违反规则,他会觉得别人冒犯了他。此时的告状,孩子希望大人帮助自己维护规则,最好还能够惩处违反规则的人。 3、吸引注意力 在班上,老师会发现,凡是希望告状的孩子,往往也是比较调皮捣蛋的,也喜欢去破坏别人的活动。这些孩子往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 4、为了逃避责任 有的家庭家教很严,当孩子做错事后会受到家长的责备。孩子有时候希望通过先人一步“告状”的方法来逃避家长的责罚。一些孩子在班级里面闯了祸,也会马上来打小报告,这也是在逃避责任。 如何处理孩子爱告状的现象? 1、不着急处理,先听孩子说。 不要听了孩子的小报告,马上去处理,先听孩子把事情说清楚,明白孩子小报告背后的意图。如果小报告涉及多位孩子,要把其他孩子叫到一起核实。 核实完毕,一定要做一件事情,让几位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想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2、增加告状的成本。 面对孩子的每一次告状,大人要做好评价,事情不大就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孩子想不到方法,先提供给孩子一个方式,让孩子去尝试。 不过,有的时候,孩子告状都成瘾了,大事小事都要告上一状。这个时候,有必要增加孩子告状的成本了。比如孩子真的要告状,让孩子把冲突的画面画下来,或者用文字记录下来。下一次孩子就会觉得,告状挺麻烦的,还是自己想想办法。 3、不要立刻去处理被告状者。 正如上面说的,有的孩子告状就是为了报复规则破坏者,此时,大人不要着急去处理规则破坏者,因为一旦处理,可能就达到告状者的目的了。另外不排除一些告状者夸大事实,导致最后处理失当。 我们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告状者说的事情 4、多种途径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大人可用用言语、故事、动画片、漫画人物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与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当孩子正确处理问题之后,打人要及时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