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在即,老师最不喜欢的四类家长和最不喜欢学生做的六件事,你该知道了!

 翰墨文化小组长 2017-02-11

开学在即,做好开学前的准备至关重要,除了昨天说的“收心大法”外,还要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受到老师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老师不喜欢学生做的六件事,和老师最不喜欢的四类家长。自查、自省,我们才能进步,才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哦。

作者/编辑:哲简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

首发于公众号笨蛋妈妈(ID:xxjzzl2016)



老师不喜欢学生做的六件事

当你发现老师似乎不喜欢你的孩子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也许你不相信,事实上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对待的。喜欢一个孩子,有太多的理由。因为每个老师都擅长发现孩子的优点。

但是如果不喜欢,一个理由就够了,也许只是因为今天孩子做了一件让老师不喜欢的事情。这一点,与我们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是一样的。

我常说:自查、自省,我们才能进步,才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

其实,与其努力让老师喜欢,不如想想怎样不让老师讨厌。因为“老师喜欢的孩子”没有一个标准。

接下来,哲简老师就列举老师不喜欢学生做的六件事情,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扰乱课堂纪律

这一点包括了上课睡觉(睡觉可是会传染哦!)、说话、吃东西,甚至玩闹。

学校是学习知识地方,这点谁都知道。所以,可以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纪律,遵守规则,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侮辱

在学校里,孩子之间取绰号是很常见的现象,也往往不被重视。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作为女生,她的体型比较胖,因此被同学叫成“胖子”。而且一般女生都不爱与她相处。

'胖子“似乎是很常见的一个称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及给一个人取绰号的初衷。

你是胖子,你是异类,我不想跟你玩。

对于那个女生来说,她也就这么认为了。内心所承受的不快可想而知。


三、说同学坏话,经常打小报告

基于上一个案例,我希望家长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说别人坏话是一个“不善良”的行为,要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那个女生比别的孩子都要高,而且性格很好,成绩很好。

可以这么说,老师喜欢小报告,但是不喜欢孩子打小报告。“小报告”可以帮助老师了解他看不到的现象,解决一些他很难触及的问题。有的时候,你敢于站出来告诉老师真相,这是非常好的。

但是“经常打小报告”就是不同层面上的问题了,它只针对打小报告这个孩子——这会让老师觉得孩子非常喜欢说别人的坏话,用错误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


四、喜欢“说谎”

没有人喜欢说谎的孩子,这是自然的。

不过这里的说谎加上了双引号,除了有说谎的本意之外,还有就是给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借口。这个借口往往是天马行空让人哭笑不得的!老师可以一眼识破你的借口,却往往不忍心拆穿你。

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借口也是一种“说谎”,会让老师觉得孩子不能自觉,没有担当。


五、瞎凑热闹

老师都喜欢热情、积极的孩子。但是如果老师已经把一件事情交给一个孩子去做,你的孩子此时一定要自己做,是不是就给人一种瞎凑热闹的感觉呢?老师会怎样想?老师此时不能拒绝你,因为会打击积极性;如果换成是你的孩子来做,另一个孩子的内心无法顾及到。

这样会让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过于固执和自我,而且喜欢死缠烂打。


六、跟老师顶嘴

“顶嘴”的释义是言语冲撞,大声地狡辩。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这经常出现在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孩子不满意老师的指责就大声地辩解,这一定是不可取的!

即使是老师批评错了,有内情,孩子觉得委屈,这样的方式也是不对的。用一种较为温柔的方式,或者事后给老师写一个小纸条解释(这招真的特管用),老师会觉得孩子很懂事,沉稳。

说了那么多,家长现在可以跟孩子聊聊了,这里面的情况是否发生过。如果没有发生,奖励孩子一颗糖吧!

如果发生了,我们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商讨一下,下次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老师最不喜欢的四类家长

当哲简老师写完以上部分的时候,我的挚友(一名小学教师)迅速发来了消息,说得知我在写相关的文章,她想作点补充。

先看一段真实的对话:

我:老师作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能不喜欢学生吗?

教师朋友:老师是人,不是神。是人总存在人的主观情感,老师也有好恶。但老师努力让自己的好恶不表露于外。老师最不喜欢的是某类家长,而不是某类学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哲简老师才把上文的立意从“不喜欢的学生”改成了“不喜欢学生做的事情”。)

你 感 到 惊 讶 吗?

彼时,我敏锐的神经立刻捕捉到了各个突破口,从这位教师朋友的口中得知了更多隐藏在教师群体中的一个关于家长的“秘密”。好奇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大概分为以下四类:

一、自以为老师有偏见

每当老师向家长们反映他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你是否激动地“质问”老师:“老师,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是那么完美的,你不能总这么针对我的孩子。”即使你不说,心里是否这么想过?

这位家长,请你冷静,老师只是跟你反映事情,让你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而不是对此一无所知。老师并没有对你孩子有偏见,只是问题出现了后,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以一种沟通、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面对。

这样的家长会妨碍老师与你进行沟通的热情,甚至影响了老师对孩子行为的正确判断,一度以为自己是否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忽视”,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二、给孩子的错找借口

先看这样的事例:

一小男孩比较顽皮,多次出现“看他不爽动手”事件。老师找妈妈反映了这件事,话还没说完,该妈妈立马来一句:“老师,这种行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我儿子就是这样。别人不动他,他是不会动别人的。”

这位家长,孩子既然动手了,无论如何你也得先了解原因,再引导孩子日后遇到这问题该如何处理吧? 而不适合把孩子的过错推脱到别人的身上。

这样的家长会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位“宝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妈宝”。为此,老师不仅要担心孩子如今得不到解决的暴力事件,还要对他的未来忧心忡忡。


三、公然指责、挑衅别的家长

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