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苏州旅游,吃一顿地道的苏帮菜,总是必不可少的。苏州除了有一些规模很大的苏帮菜连锁店之外,在一些知名的美食街上,也藏着不少“独一家”的老牌菜馆。 这些老店,或许没有很豪华的装修,也没有很精美的菜单,但论口味,却是“老道”的。听听邻桌一句句亲切的吴侬软语,就能发现苏州人对它们的喜爱。 本期《寻鲜记》,小i就带大家去探访这样一家低调的老牌菜馆——协和菜馆,尝一尝苏式经典和时令秋味。 协和菜馆位于苏州著名美食街凤凰街上,两扇朱漆斑驳的雕花木门,一块老旧的复古灯牌,掩映在高高的银杏树下,可能一不留神就会错过。 推开大门,几张木制桌椅整齐地排列在大厅,二楼则是包厢。墙壁上挂着不少奖状,展现这间菜馆的历史和荣誉。看到这样的环境,让人莫名有种“值得信任”的好感,心想着菜品的水准应该是可以的。 翻了翻朴实的菜单,点了几道想吃的菜肴。品尝过后,不单舌尖味蕾得到了满足,更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惊喜。 菊花鱼是一道传统名菜,成菜宛如朵朵盛开的菊花,造型逼真,色泽鲜艳,酸甜可口,是秋日的一大时令。 菊花鱼的做法有点类似松鼠桂鱼,但多选用新鲜草鱼来制作。取一整块鱼肉,腌制后剞上菊花形花刀,用蛋清上浆,再裹上生粉,最后放入油锅里油炸。 炸制鱼肉定型后,勾芡调汁,浇上即成。 金黄的菊花鱼泛着油亮的光泽,点缀着煊红的糖醋汁。夹一朵绽放的“菊花”,入口外酥里嫩,酸甜开胃,不一会儿就光了盘,不愧是老少皆宜的名菜。 黄鳝是苏帮菜很重要的一大食材。响油鳝糊、红烧鳝筒等菜肴,都是苏州人招待宾客必上的美味。此外,还有一道酥脆诱人的爆脆鳝,也值得尝一尝鲜。 粗壮的新鲜黄鳝开背去骨,“豁”成鳝背,切上花刀。裹上生粉后,入油锅“爆”至金黄酥脆。“爆”完沥干,锅内调汁后再回锅去炒,直到鳝背脱水发脆,方才完成。 一盘堆成小山的爆脆鳝,点缀着金黄的姜丝。夹一块送入口中慢慢咀嚼,酥脆的口感,鲜美的滋味,还有浓郁的油香,在口中瞬间“爆”开。油炸食物,无疑是最抚人心的。 白什盘是协和菜馆的一大招牌菜,几乎是每桌必点的。 白什盘又名“白什拌”,是一道很老式的苏帮菜肴,曾“销声匿迹”了好一段时间,后又被姑苏城内的复古风潮重新“刮”了回来。 白什盘,顾名思义,就是一盘不用任何调色的白炒什锦菜,原是苏帮大厨偶然间用零星小料创作出来的菜。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滋味,实则融入了十种特色鲜味:虾仁、火腿、腰花、蹄筋、海参、鸭胗、鱼片、干贝、鸡蛋糕,苏州的好货,全在这一盘里了。 白什盘的食材,要按照成熟难易程度依次下锅,火候和时间都要拿捏得很准,很考验厨师的功力。 炒好的白什盘,看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各种食材,有的酥烂,有的筋道,各种鲜味在舌尖“跳跃”,让人欣喜不已。 苏州人很爱吃肥糯的蹄筋。光吃白什盘还不够,还得再来一道以蹄筋为主的菜肴过过瘾。 泡发好的蹄筋,先过水去腥。油锅内下葱姜煸炒出香味,再撒一把虾籽一起翻炒。最后加入蹄筋,炒制入味,勾芡即成。 Q弹的蹄筋,质地爽滑又富有嚼劲。夹一块蹄筋,上面裹满了细密的虾籽,鲜香交融,美得不可方物,细细品味的那一刻,不禁感叹“鱼与熊掌也可兼得呐”! 大鱼大肉后,总要一道苏式汤羹收尾。荠菜肉丝豆腐羹,是苏州人秋冬季的首选。翠绿的荠菜,粉嫩的肉丝,洁白的豆腐,没什么花里胡哨的点缀,吃的就是一碗清简至味。 协和的大厨,把嫩豆腐切成了细丝,一缕缕如丝线般的豆腐漂浮在汤面上,舀一勺,温润丝丝入喉,暖人肺腑。 ![]() 四菜一汤,换来即为满足的一声饱嗝。喝一杯清茶,听一听苏州闲话,看看街上热闹的人来人往,苏州老馆子的魅力,或许就在这些细节处吧!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