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水晶棺:纯度99.9999%,可抗8级地震,至今已无人能再做

 哭笑 2023-01-29 发布于河北

1976年9月9日,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在这天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举国悲痛,全国人民无不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中。

文章图片1

毛主席逝世后,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三个问题:主席后事如何进行,遗体究竟如何处理以及葬礼是否邀请外国首脑前来北京吊唁。

经过紧急的磋商,中央为了让人民群众以及后辈能够瞻仰毛主席遗容,决定长期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而要做到长期保存遗体,急需一副合适的水晶棺。

相关部门对水晶棺提出了具体要求:棺体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还要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还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此外从遗体保存的角度考虑,水晶棺还必须具有隔绝氧气、低温、防止红紫外线照射等特征。

这一任务随即被下达到了相关部门,水晶棺的筹建工作立刻展开,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在水晶棺建成之前,如何保存主席的遗体。

文章图片2

按照中央的安排,在后续9月11日至18日的一周时间内,主席的遗体会接受公众瞻仰,如何在这期间做好遗体的保护工作,成为了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时任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韩伯平接到这个任务时,已经是9月10日了,此时距离主席遗体开放瞻仰的时间只有一天,如何在一天之内找到合适的容器,让韩伯平大为头疼。

韩伯平首先想到的,是苏联在1925年送给孙中山的水晶棺,这具水晶棺当年并没有使用而是被保存在碧云寺,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移到了香山公园,韩伯平一行人立刻赶往香山公园,希望能够用这具水晶棺来解燃眉之急。

但当他打开水晶棺的那一刻,心却凉了半截,这具水晶棺早已经不能使用,这一希望随即破灭。

文章图片3

眼看时间逐渐临近,韩伯平决定紧急制作一个有机玻璃棺,但当时北京有机玻璃厂最长的玻璃板只有1.6米长,而实际需要的是2.2米长的玻璃板。

为了满足需要,韩伯平和该厂的职工一起紧急开工,经过不断的失败和重试,终于在十几个小时后,终于将多块短玻璃板粘接为2.2米的长玻璃板。

9月11日,这具玻璃棺被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随后主席的遗体被暂时移入棺内,随后又经过一些特殊处理,使得棺内成为一个可以保护遗体的封闭环境,保证了后续公众瞻仰的顺利进行。

为了隔绝氧气,韩伯平找到了化工系统的工作人员,经过研究后决定向棺内充入惰性气体,使得棺内的氧气含量逐渐降到能够保存遗体的程度。

其次便是保持棺内低温,这是保存遗体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使棺内的温度变化在可控范围内,成了困扰韩伯平的又一个难题。

文章图片4

首先,由于是在公开场合接受人民瞻仰,每天都有上万的人前来,这些人往往又带着悲伤的情绪,再加上数万人散发的热量,使得会堂内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已经将会堂内的制冷设备开到了最大。

为了解决问题,北京市冷冻机厂和医疗器械厂的技术工人、制冷专家等一大批人被请到了现场,通过采用液体导热等方式,使得棺内的温度逐渐降低,但仍然会发生大范围波动。

为此,半导体专家又紧急带来了半导体制冷降温设备,又经过几次调试,才终于使得棺内温度保持在5℃上下,韩伯平紧绷的神经终于暂时放松了一些。

在为期一周的公众瞻仰期间,韩伯平和一大批专家们时时刻刻守在棺前,生怕会出现一丝一毫的变故,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瞻仰结束。

这只是韩伯平根据回忆讲述的一部分,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多位人员参与到了主席遗体的保存工作中来,比如张炳常、徐静、陈克铨三人负责遗体的防腐工作;北病理科马燕龙为主席做了精细的遗容整理;理发师小周为主席重新梳理好了头发等等……

瞻仰结束后,为了能够在水晶棺建成之前长期保存主席遗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这一计划被称为“769工程”。

在韩伯平的努力下,北京市冷冻机厂和医疗器械厂等厂的技术工人,将用来保存遗体的房间安装好设备,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再经过多轮严格测量,最终使房间达到能够长期保存遗体的标准。

为了防止在此期间发生变故,几位技术工人长期留在这里,随时监测设备的运转情况和温度变化,以保证在水晶棺建成之前,能够将遗体保存完好。

文章图片5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为水晶棺的事宜做着准备,10月8日中央决定在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用以保存主席遗体和供人民瞻仰,计划在1977年9月9日,即毛主席逝世一周年落成,水晶棺则会在这一天之前先行移入纪念堂。

建造水晶棺的任务由北京玻璃总厂承担,这项任务代号为“一号任务”。

9月10日下午,北京玻璃总厂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厂长肖秧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央关于水晶棺制作的要求,随后便成立了“一号任务”工作小组,组长由时任党总支书记王著谦担任。

经过工作小组的连夜奋战,最终决定水晶棺的加工制作由北京六零八厂负责,从接到任务当天起,六零八厂的加工车间就从未停止过运转,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专家每一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誓要为毛主席打造一具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水晶棺。

制作水晶棺对所用的原材料要求十分苛刻,我国的天然水晶矿比较稀少,其中能够达到优质水晶标准的更是只占一成,而且水晶棺所需要的是长达两米有余的整体晶块,可我国的水晶矿产中几乎没有能够满足要求这一要求的。

所以专家们不得不将目光转投到了人造水晶上,人造水晶又名石英玻璃,它是用高纯度的石英砂经过高温熔炼形成的,硬度和光学性能远非普通玻璃能够比拟,但按照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其加工难度之高令人咂舌。

工作小组经过重重磋商,最终决定采用四氯化硅作为原料,熔炼成大型的石英玻璃板材,再经过工人师傅的粘接拼装,最终形成完整的水晶棺。

文章图片6

按照要求,作为原料的四氯化硅纯度要达到“6个9”,即99.9999%,这就意味着从工艺的第一步开始,就不能有一点杂质和气泡,否则熔炼成的石英玻璃板就无法使用。

经过技术工人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终于制作出了符合纯度要求的玻璃板,随后在冶金研究所用工频炉加热后压制成10厘米厚的小尺寸玻璃板,最后便是拼装熔接。

熔接的过程是建造水晶棺所有步骤中的重中之重,即使在场的老师傅们每一个都拥有者超过20年的经验,但对这一前所未有的熔接任务,没有一个人敢保证顺利完成。

火焰烧在什么地方?熔接时该使多大的力?怎么让玻璃板熔接完全不留缝隙?这些都是师傅们要面临的挑战。

为了保证熔接的需要,工作组特地统筹规划,从北京石油化工总厂铺设了长达60余公里的管道,用来输送氢氧气。

熔接车间还要做到防尘,所有的窗户都被封闭,地上还需浇上水,师傅们需要站在水里进行熔接工作,还得时刻注意在过程中不能产生气泡和杂质,其难度可想而知。

熔接过程中,不少老师傅们都挂了彩,眉毛被烤焦、脸被高温烤的脱皮、手臂被灼伤等,就连身上穿的隔热服都被烤的冒了烟,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实在热得不行就到车间的角落里冲一下淋浴,扭头接着干。

文章图片7

曹金瑞是参加熔接工作的一位师傅,他后来回忆说:水晶的熔点超过2000℃,熔接必须在水晶融化的瞬间就得完成,现场的温度非常高,旁边有专人用水桶向我身上淋水,双脚都泡在水里。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最终成功熔接出了符合要求的板材,纯度高达99.9999%。

这块石英玻璃板材的研制成功,在国内当属首次,即使放眼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次突破,受到鼓舞的师傅们紧接着制作出了几块石英玻璃板,最大的一块长度为2.4米,宽90厘米,厚8厘米,重达近百斤。

水晶棺所需要的板材已经准备妥当,随后便是将其拼接称完整的水晶棺,在工人们夜以继日奋战的同时,另一边关于水晶棺的外观设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工艺美院负责设计水晶棺的外观设计,在设计出“梯形样棺”的第一版方案后,相关部门的领导经过审议,对这一梯形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改进后的设计方案为:水晶棺由五块大型石英玻璃板构成,分别是两块侧板、前后两块端板以及一块顶板。

在细节方面,除了顶板外,其他四块板需要向内侧倾斜,但是倾斜的角度是多少?侧板与端板相交的四个角分别是多少度?侧板、端板与顶板相交的角又是多少度?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最后的研磨加工拼接工作就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角度问题,光学专家王大珩和其他专家研究讨论后,决定将倾斜的角度定为60°。

文章图片8

北京玻璃研究所一位名为闻鸥的研究员,借助一本四位数学用表,通过手摇计算机,经过多次计算最终成功计算出了其余所有角的度数,使得下一步工作得以展开。

随后进行的便是石英玻璃板的加工组装工作,为了能使群众瞻仰时不出现反光倒影的问题,王大珩和多为专家建议在板材上镀一层膜。

为此,北京化工设备厂在多方协调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直径四米的真空镀膜机。

镀膜完成后,石英玻璃板材的透光率达到了99%,反射率仅为1%,使得反光倒影的问题得以解决。

王大珩此时提出还需要镀一层防潮膜,这一建议得到了肯定,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化学系研制的一款憎水膜,所有的镀膜工序完成后,便是最后的组装。

组装便是将水晶棺盖和底座组合在一起,底座是铝合金制造而成的,由航空部的112厂进行加工制作,随后派专人护送运至北京。

石英玻璃水晶棺组装在金属材质的底座上,因为金属的热膨胀系数要远大于石英玻璃,所以需要在接触的地方增加过渡,专家采用了四川富顺化工研究院研制的硅胶作为过渡,这种硅胶质地软、弹性大,完美符合需求。

文章图片9

水晶棺五块板材粘接处所使用的粘合剂同样是特制的,由科学院化学所研制,它的折射率和石英玻璃的折射率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使粘接完成后,整体透光良好,看不出粘接痕迹

五块板材拼接在一起,一共有八处接触需要粘接,技术工人经过在样管上的试验,确保做到无气泡无痕迹后才在水晶棺上开始粘接。

经过几个小时的拼装,一座完美无瑕的水晶棺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此时是1977年的8月初,距离既定的期限仅剩一月时间。

这座水晶棺的研制,是全国上百家单位团结合作的结果,是众多专家、技术员、工人师傅们辛勤奋战的结晶,他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凝结着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切爱戴。

8月18日,水晶棺进入纪念堂,替换此前有机玻璃制作的水晶棺,两日后,主席遗体移入纪念堂,经过多次调试后通过中央的最终审查,水晶棺从这一刻起开始了它的光荣使命。

1977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举行的日子,一场万人大会在纪念堂前隆重举行。

文章图片10

典礼完毕后,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开始接待国内外的人民群众前来瞻仰毛主席遗容。

截至今日,毛主席已经逝去47年,水晶棺也运转了46年之久,但它依旧晶莹剔透,光洁如新,人们透过水晶棺瞻仰到的主席遗容,依然栩栩如生,相信水晶棺会陪伴着毛主席走过一个又一个5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