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和集旨要0:前言

 bcd123 2023-01-30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中和集》是论述丹道中派法则的道书,作者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都梁(今湖南武冈县)人,号清庵,又号莹蟾子,本为道家南宗白玉蟾的二传弟子,后加入全真道,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
全书共六卷。卷一《玄门宗旨》载“太极图”、“中和图”、“委顺图”等图式及颂文,主旨论“太极”与“道”;卷二述内丹;卷三问答语录;卷四有《性命论》、《卦象论》、《死生说》、《动静说》等阐述义理;卷五、卷六收诗词、隐语,含蕴性命之说与内丹之旨。
莹蟾子取《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义,认为未发谓静定;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故日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其说以“中和”为宗旨,谓三教性命之学可括于“中和”二字。
作者提出了以“中和”为准则的易学新理念,并据此论述其中派丹法。认为《易》学有“天易”、“圣易”、“心易”、“心易者,易之道也”,“观心易贵在行道”,“深造心易则性命”,故而他倡导“心易”。
全集意蕴丰湛,大致可归纳为:一、三教宗旨尚静定,发而中节是达道;二、知“心易”以通变,知性命以修道;三、用《易》致虚静,明《象》证金丹;四、融通三教玄机,阐发金丹妙道;五、以“道”为体,以“易”为用,以“丹”贯通三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