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赋》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何意?专家:多数人理解错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12-10

最近的热播剧《大秦赋》,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机智、重情重义,也让我们看到了征伐中的诸多无奈。作为一位文化和历史爱好者,在笔者看来,这部剧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历史的高度还原。这种还原既包括对人物经历,更包括对当时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沙场上使用的兵器等。

当然,作为一位诗词迷,让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多次出现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诗秦军普通士兵在唱,将军们也在唱,就连秦昭襄王临终时,也和儿孙们一起唱着,可见它在秦人心里的地位。而且每当这诗被唱起时,不少观众也都觉得颇为感动,可见其魅力。

其实这首诗入选中学课本已经多年了,大家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句“与子同裳”的意思,其实一直都是有争议。我们先来读一读全诗: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被收录在《诗经》里,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先得弄明白它的创作背景。虽然目前共有3种说法,有人说是讽刺秦军好战,有人说是秦人攻逐犬戎时所写,但如今更多专家认为这是秦军出兵救楚时所作。

据《左传》的记载,当时楚国首府被吴国围攻,楚国大臣申包胥跑到秦国来求救。当时秦军为了自保,朝廷上下并不想出兵。申包胥于是在城墙边哭了7天,感动了秦哀公。秦哀公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这就是历史上申包胥哭秦庭事件。

所以按《左传》的说法,这首诗就是一首秦军的动员歌。那它写得如此慷慨激昂,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诗的大意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讲将士们同仇敌忾,意气风发。但是对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到底何意,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法。大多数认为,意思不就是:谁说我们没衣服穿?我将与你同穿那长袍。目前多数诗词鉴赏类书籍,都用的是这一说法。

但我国著名汉语言文字学专家、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李运富先生,则认为:多数人理解错了。他认为,这8个字的意思不是指穿同一件长袍,而是指穿着同样的长袍。他的这一说法很早就提出过了,也得到了不少专家学家、及网友们的支持。

他之所以这么认为,原因有很多,笔者归纳了最重要的两条:

首先,他认为战场上的将士穿同一件长袍,是不太现实 ,也不太符合逻辑的。如果是这样,那还怎么迎敌?而且第二节里“与之同泽”中的“泽”,指的是贴身的里衣,在古代显然这是比较个人的衣物,怎么可能穿同一件呢?

其次,“同”这个词,虽然既有相同的意思,也有同一个的意思。但在古文里,特别是古诗词里,更常见的用法是相同。比如唐代大诗人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就曾有“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里的“同”指的也是同样的,而非同一个。

其实按李教授的理解,确实也是说得过去的。他这样解释后,诗的意思就变成了我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整理好戈与矛,去打败共同的敌人。虽然没有同穿一件衣服那么感人,但也算是有感染力了。所以说,他这以理解,并没有破坏诗的整体意境。

除了这两条理由外,李教授还找到了很多能佐证其观点的例子,他把这些都写成了论文。但目前,除了极少数地方课本中,对这句的意思作了修改后,多数教材仍以“同一件衣服”理解。

诗歌就是这样,1000个人心里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很难说哪种说法就一定是对的。特别是《诗经》里的作品,至今都已经是2000多年了,就更难弄清楚诗人的真实想法了。李教授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没问题的。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也没人能强迫。

但不管如何,这首诗无论是从遣词还是从精神内核上,都是一首经典之作。它在创作之初,给秦军以鼓舞;在流传的2000多年里,也给无数仁人志士以鼓舞。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您觉得“岂曰无衣”是什么意思呢?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