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载君子美德 展史前遗风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3-02-03 发布于河北

《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中国古代有礼玉之制、佩玉之风、葬玉之俗及肖玉之好。玉器彰显了东方的礼乐文化,代表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准。山东古玉别具风格,既有浓厚的时代风貌,又兼具独特的东夷风格。同时,玉文化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玉有君子之德,君子比德于玉。

史前时期,山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玉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时期,玉器以饰玉为主,有少量礼器如玉钺(yuè)、玉琮(cóng)等;龙山文化时期,玉礼器占多数,主要有钺、圭、多孔刀、牙璧、牙璋(zhāng)等。史前玉器古朴而内涵丰富,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孔子博物馆有“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向大家展示种类繁多的史前玉器,展现史前山东的文化风貌。

玉钺

钺形似斧,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玉钺脱离了早期的生产工具及兵器属性,上升为“戎事”,即军事征伐权的象征。《史记·鲁周公世家》说:“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说明钺已是礼器,象征天子的征伐大权。

文章图片1

青玉钺

大汶口文化 孔子博物馆藏

玉圭

玉圭最早见于龙山时期,刃口向上表明其脱离了工具属性,成为礼仪用玉。《周礼·春官·典瑞》列有玉圭多种,皆为“瑞玉”,是社会等级与权力的象征。两城镇玉圭是此类玉器中的代表,上刻有神人兽面纹“神徽”。神人兽面是远古人类崇拜的对象,从良渚至龙山再到商周,“神徽”在玉器中并不乏见,它向今人诉说着远古先民的宗教信仰。

文章图片2

兽面纹玉圭

龙山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

玉串饰

在邹县野店出土的玉串饰,出现了联璧的艺术造型,与红山文化出土的联璧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年代相近,反映出玉器制作在史前中国的跨地域交流。

文章图片3

玉串饰

大汶口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

牙璋

早期的牙璋埋藏于山岭之上,应与山川祭祀有关,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出现之后,牙璋由山东地区辐射各地,影响深远,化身为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记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牙璋通常呈扁薄长条形,柄部有孔,前端有凹弧刃、Y形刃或斜平刃,在璋身与柄部相接处的两侧边缘,有凸起的扉牙。材质上,牙璋多为玉、石制作,少数为金、骨、铜质地。

山东地区目前共发现9件牙璋,其中完整和基本完整者7件,分别出自沂南罗圈峪、临沂大范庄、五莲上万家沟和海阳司马台。

文章图片4

玉牙璋

龙山文化 五莲县博物馆藏

璇玑

璇玑又称“牙璧”,形似齿轮或漩涡,向外突起的扉牙,围绕同一方向旋转,是最早由大汶口文化先民创造的玉礼器。

早期的牙璧主要出土于山东、辽东地区,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珍贵稀见的一类玉器,夏商周时期为贵族所承袭沿用,至东周基本消失不见。

文章图片5

玉璇玑

龙山文化 五莲县博物馆藏

一起来孔子博物馆,观赏“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了解更多玉器知识,感受史前山东的灿烂文明!

来源:孔子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