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公司HR自主操作背调耗时这么久?

 HR圈友会 2023-02-03 发布于广东

背景调查如今已成为每家企业招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大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公司HR开始学习、研究、实操背调。但操作背调绝非一件易事,因为它可能让企业丢失难得的人才……

下面我们直接来看一则案例:

小明(化名)去某互联网公司面试运营岗,面试过程很顺利。但在发offer的同时,该公司HR表示按照公司的规定,小明需要通过公司的背调环节才能顺利入职。可是在等了两个星期后,小明却没收到任何讯息。于是小明以为自己没有通过该公司的背调环节,便只好开始重新找起工作。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就在小明顺利入职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当天接到了该互联网公司HR的电话,HR告知他:“你的背调没有问题,明天可以来公司办入职了。”

这个案例,真的让人无奈又惋惜。但是我们要关注的便是——背调需要一个月时间吗?它究竟调查了什么?

因为公司HR自主背调的交付周期特别长,“背调结果要等很久”已经成为了部分企业招聘过程中的硬伤。

让企业错失了一位优秀人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其实大家可以细想一下,企业HR岗位大多没有精细分工,工作=都比较繁重,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福利、员工关系等等,如果还要花几天时间认真地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的,那“慢工出细活”也就无可厚非了。

更何况背调不只是核查一两项信息,核查项目众多,如基础信息、工作履历各细项、工作评价访谈等,以及针对特定岗位人才的调查项目,才能确保候选人能够和岗位适配。尤其是,企业会将背景调查环节放在涉及敏感、中高层的岗位上,而这些岗位的候选人履历都比较丰富,需要核查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身份信息、教育信息、就业信息、有无违规记录等都需要进行调查与核实。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部分企业一次招聘多名候选人,那么只有一两个HR开展自主背调就很难保证结果“又快又准”了。如果恰好其中的候选人有海外留学或海外工作的经历,要与海外的学校和企业对接,语言、时差、信息渠道等都是HR开展海外背调的巨大阻碍。

对于拟录用人员的,身份信息、学历情况、专业资格证等大多能借由公众渠道验证。HR自主开展,自然是得心应手。但有些信息核查就不是能这么单一操作了,例如任职岗位、周期;薪酬福利细节、重点项目经验、有无重大过失、真实离职原因以及前上级、同事、下属的评价等,这些核查内容不仅拉长了HR自主背调的时间线,更让部分缺乏背调技巧的HR无从下手。此时,企业HR借助专业背景调查机构更加快速、有效。

以上都是企业HR自主操作背调交付周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HR自主做背调,其实还有几个重点需要HR自己去自行衡量:

1. 过多占用时间

这点相信HR都无可厚非。背景调查并不是简单的罗列5~10个问题,拨几通电话,一问一答就完成了。哪怕HR的人际沟通能力再强,也会在寻找合适访问人员的过程中消耗巨量的时间。

2. 专业性不佳

专业机构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职能和级别均有专门的题库及针对性话术。对于收集到的资讯,也能借助软件、数据库进行比对、辩伪和解析。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行业信息、人脉资源、统计数据,而这些信息都是产出有效报告的核心基础。

而相比之下,HR就显得形单影只,一方面无法获取如此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时间、没精力、没工具,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和专业化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