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88年海战,决定英国命运的一场战斗(无敌舰队)书评

 寡人好书 2023-02-04 发布于河南

在英国近五百年的历史上,受到过三次入侵的威胁,一次是1940年德国入侵,一次是1807年拿破仑入侵,还有一次是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

这三次英国人都成功打退了侵略者。可以说,五百年来英国本土都未出一支外国军队。

最近两次我们或多或少在历史书上学过,比较熟悉,1588年这次是怎样的呢?

《无敌舰队》这本书为我们详细揭露了这段历史。

无敌舰队原名是——最幸运的舰队,人们为了向它那可怕的力量致敬,用“无敌”一词取代。这一次入侵,无敌舰队不再无敌,但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

这本书是作者加勒特·马丁利(Garrett Mattingly)写于1959年,一出版便获得普利策奖,并给予极高的称赞。称其为一流的历史作品,同时也是高超的文学作品。

没错,《无敌舰队》这本书对历史的考究非常细致,全是实打实的真实史料记载。无论是英国、西班牙的记载,还是第三方国家的史料,马丁利都在书中引用说明。这是他成为一流历史作品的地方。

高超的文学作品则体现在马丁利对文字的把握,虽是历史正史,但马丁利却把战争描写做到生动形象。这源于他在“二战”期间曾加入美国海军服役,对海战有过宝贵的亲身体验。

他的人物刻画细腻,又具有多面性,篇章安排张弛有度,既体现历史事件的严谨,又让读者追随书中人物或喜或悲。比如对西班牙腓力国王,当他听到信使传递战败的消息时,马丁利在书中这样描写到,“没有一声叹息,脸上也没有半点异色,国王拾起了笔,开始继续写信。”

在故事主线之外,马丁利还对不同史料的记述做了讨论和假设,带来了更全方位的认知。

本书以苏格兰女王玛丽之死开篇,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为我们介绍1588年英西海战的背景。从宗教斗争到国家利益,再到欧洲主要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马丁利在书中都做到详细的描述。真正描写英西海战的部分只占到不足三分之一的内容。

从这些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用辩证法去看待历史事件,读懂多方政治力量的博弈,远比了解战争的过程更有意义。

喜欢古代战争史的读者打开本书可能会觉得有些无聊,因为前几篇完全不涉及战争,而在交待事件的背景。但当你读完这本书再回味时,一定会发现背景的交待真是恰到好处,让我们了解这宏伟的战争背后的缘由。

16世纪下半叶,欧洲经历大航海时代后,殖民地已经遍布全球。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是西班牙帝国,它被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不仅海外殖民地多,在欧洲也想称霸。整个地中海、葡萄牙、意大利、尼德兰等地都在其统治之下。

欧洲各国是宗教信仰与政权结合的国家,不同信仰的人那是水火不容。16世纪时期,欧洲的主流信仰是天主教,包括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但英国却把经过宗教改革的新教定为国教,在天主教众眼中,新教是异端,必须铲除。

于是英国成了西班牙下一个要征服的国家。

但西班牙腓力国王也有顾虑,因为苏格兰女王玛丽。玛丽是天主教信徒,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合法的继承人。如果玛丽继位,英国自然而然回到天主教阵营。但这种局面不是西班牙希望看到的,因为玛丽骨子里是法国人,法国又与西班牙国王所在的哈布斯堡家族是世仇。玛丽继位,英法必定会同盟,那时对西班牙的威胁更大。所以在腓力国王眼中,玛丽绝不能为王。

玛丽因苏格兰叛乱逃到英格兰,由于玛丽背后牵涉的利益集团太多,既有国内苏格兰,又有国外的西班牙,伊丽莎白不敢杀她,一直将她监禁了20年。在1587年2月9日这天,伊丽莎白终于做不住,处决了玛丽。

玛丽死后,腓力国王对武力征服英国毫无顾虑。

无敌舰队航行图

一年后,也就是1588年的5月,西班牙无敌舰队集结完毕从里斯本出发,由西多尼亚公爵率领,130多艘战船浩浩荡荡开向英国。无敌舰队的打算是先开到尼德兰,接上由帕尔马公爵率领的陆军,然后在英格兰登陆,之后无敌舰队负责海上运输和护卫。

1580年的西班牙帝国欧洲部分,浅绿色为尼德兰

在从西班牙到尼德兰这段路途中,无敌舰队与英国舰队发生过几次战斗。

英国舰队依靠着战船速度快、灵活,以及长重炮的优势,始终与西班牙战船保持距离用长重炮轰击,占得优势。

西班牙海军训练有素,只要舰队指挥官一声令下,各船就能听命摆出阵型。这点英国舰队就做不到,英国的船员缺少统一作战训练,有的还是海盗出身。所以无敌舰队在遇到攻击时能够很快支援。而且16世纪时的冶金工业落后,炮弹在远距离下命中率低,即使打中伤害也不高。无敌舰队的损失并不大。

西班牙盖伦帆船的舰首,带有撞角

几天对战下来,双方炮弹消耗都很大。英国舰队可以在自己的港口补给,无敌舰队就没有机会,唯有靠陆军带来补给。

无敌舰队航行到法国加莱附近锚泊,等着陆军前来汇合。

这里离尼德兰还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尼德兰近岸海域全是浅水区,无敌舰队的大战船吃水深,开不进去,帕尔马的陆军需要自行准备用于浅水区的平底快船来运兵。

尼德兰地区并不太平,这里有荷兰人发动的叛乱,英国女王派兵、出钱支持荷兰人。帕尔马公爵负责在这里平叛,虽然节节胜利,但海岸线一直被荷兰人控制着。帕尔马并没有准备好足够多的平底快船,所以一直没能与无敌舰队汇合。

这时,英国人用8艘引火船实施火攻。无敌舰队被避开引火船大乱,引以为傲的阵型被打乱。英国舰队乘势杀过来,双方展开混战。

英国舰队旗舰“复仇”号

由于英国舰队有着火炮优势和充足的炮弹补给,无敌舰队在这次遭遇战中败下阵下。多艘一级战船被击沉或重伤,旗舰“圣马丁”号被炮弹穿了几个大孔。人员伤亡达到五分之一。

战斗结束后,在顺风向下,西班牙人已经向北行驶出英吉利海峡,此时舰队炮弹已经耗尽。西多尼亚公爵决定如果风向逆转,舰队将调转船头向南重新回到海峡,或者夺取一座英国港口。

但最终没有等到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只能向北绕过爱尔兰,再向南回到西班牙。沿途由于储存物资的木桶质量太差,导致淡水发臭,饼干发霉,很多船员都因此病倒。并且海上持续暴风暴雨,受伤的战船又损失一部分。最终回到西班牙的大概只有67艘船。

这次战争西班牙战败后,世界格局因此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新教势力得以保存,荷兰人的叛乱也没有因为失去盟友而走向失败,法国的局势变化则颇有故事性。

在法国有三大家族,国王卡佩家族、吉斯家族、波旁家族,卡佩家族与吉斯家族都是天主教的信徒,波旁信仰新教。但国王势力的卡佩家族并不积极拥护西班牙。西班牙国王希望让吉斯家族掌权,并与吉斯结成神圣同盟,帮助吉斯夺权。

在神圣同盟帮助下,吉斯公爵成功的夺取法国首都巴黎,但国王亨利三世得以逃脱,逃到南方拥护自己的领地。这件事发生在1587年,无敌舰队远征英国之前。

无敌舰队战败之时,由于信息不畅通。欧洲传扬着各种版本的谣言,有的说无敌舰队大获全胜,有的说英国舰队副司令德雷克被捕了。这些谣言让亨利三世差点放弃抵抗,与神圣同盟妥协。

但当战败的真相传回来时,亨利三世决定奋力一博,派人刺杀了吉斯公爵。结果第二年,亨利三世也因报复被刺杀。王位最终落到了波旁公爵手里。国王、吉斯公爵、波旁公爵的名字都叫亨利,这就是著名的三亨利之战。

有的历史学者认为无敌舰队战败是西班牙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无敌舰队》作者马丁利却认为并非如此。英国舰队在1589年企图攻打葡萄牙舰队,结果以失败告终。

西班牙海军也开始改革,逐渐放弃接船白刃战的打法,采用远程火炮轰击船只的战法。1588年之后的15年间,西班牙从世界各地运回的财宝比之前更多,丝毫不受影响。这更像是战败后的重生。

总之,无敌舰队的战败并非一次简单的战役,它对欧洲格局的影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英国来说,这是一次抵抗侵略的战争。对于宗教来说,宗教改革的新教得以立足,向更多人证明新教不是异端,仍然得到上帝的眷顾。对于西班牙来说,则是一次自我改革。

《无敌舰队》从欧洲的政治格局、宗教冲突、战争过程等多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1588年英西海战的前前后后,非常全面的背景补足,值得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