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味温阳祛寒的经典药

 林中雨露 2023-02-04 发布于广西
小编导读




今天是立春,从此阳气生发,气温将逐渐升高。不过寒邪是导致春季疾病的重要邪气之一,此时温阳御寒仍非常重要。对此,使用温煦、温散的药物温散里寒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我们厨房里的一些调料,就是温散里寒的“好手”!

图片
图片
常用温里药
图片
图片
干姜
图片

性温,味辛,入心、肺、脾、胃、肾经,主要作用为温肺化痰,温中回阳

用于肺寒咳嗽,痰稀如白沫,配细辛、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下利、肢厥、脉弱,配党参、白术、甘草;且辅助附子以回阳救逆

如干姜炒至外黑内呈老黄色为炮姜,性大热,味辛苦,有温中、止泻、止血作用。用于虚寒之便血、崩漏,配艾叶、地榆炭、茜草炭;用于腹泻,配防风、砂仁。

生姜性温味辛,温中止呕,用于外感风寒助荆芥、防风,以奏解表散寒之功;用于胃中寒饮,以起散寒止痛作用。

但是干姜、炮姜、生姜,其作用各有专主,故古人称:“生姜走而不守,炮姜守而不走,干姜能走能守。

图片

图片
肉桂
图片

性大热,味辛、甘,入肝、肾、脾经,主要作用为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用于命火衰微之早泄、阳痿、尿频等,配熟地黄、山萸肉、锁阳、枸杞;用于脾阳虚弱之下利、腹痛等,配白术、补骨脂、山药、胡芦巴;用于脘腹冷痛,配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用于寒痹腰痛,配杜仲、川断、狗脊、桑寄生、独活;用于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配当归、川芎、白芍、艾叶;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之症,配党参、当归、白术、熟地黄;用于阴疽内陷,配炮姜、熟地黄、麻黄、白芥子、鹿角胶、生甘草。此外,肉桂配黄柏、知母,以助气化而治下焦湿热,口不渴、小便不通等症。

图片
川椒
图片

性大热,味辛,有毒,入脾、胃、肺、肾经,主要作用为温中、止痛、杀虫

用于心痛彻背,配附子、半夏;用于脘腹冷痛,配党参、干姜、饴糖;用于寒湿泄泻,配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如以本品炒热布裹温熨痛处,可用于脘腹冷痛,即奏止痛之效;用于虫积腹痛,配使君子;用于吐蛔,配乌梅、黄连。

图片
小茴香
图片

性温,味辛,入肝、肾、脾、胃经,主要作用为散寒止痛,理气温中

用于脘腹冷痛配吴茱萸;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配橘核、荔枝核;用于胃寒呕吐食少配木香、法半夏、陈皮。此外,在临床上,小茴香常同柴胡、青皮、乌药一起治疗少腹气滞腹胀而痛等。

图片

图片
丁香
图片

性温,味辛,入肺、胃、脾、肾经,主要作用为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用于胃寒呃逆配柿蒂;用于胃寒呕吐配半夏;用于阳痿带下配附子、肉桂、炒小茴香、巴戟肉、仙灵脾。此外,丁香配肉桂等分为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用于阴疽、跌打损伤等。

图片
吴茱萸
图片

性大热,味辛苦,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主要作用为温中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用于脘腹冷痛,配干姜、木香;用于寒疝少腹痛,配乌药、小茴香、川椒;用于脚气疼痛,配木瓜;用于腹痛、五更泄泻,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用于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配桂枝、当归、川芎。此外,吴茱萸助黄连以治肝火胁痛、呕吐吞酸,助黄连、白芍以治下利腹痛

图片
图片
用药案例
图片

姜某,女,39岁,干部。1991年5月9日初诊。患者于8年前因工作劳累而出现经常左下腹痛,大便稀烂,日行多次,早上为甚。稍吃生冷或瓜菜则症状加重,伴腹冷感,喜热敷,疲倦乏力,肠鸣肢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近日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大肠器质性病变,钡餐示小肠蠕动加快。

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属下焦虚寒,脾失温煦。治以暖肝温肾,升发清阳。

处方:黄芪、党参各30g,补骨脂、益智仁、台乌药、白术、云苓等各15g,干姜、五味子各10g,吴茱萸、小茴香、肉豆蔻各6g,肉桂3g(焗服)。

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5剂,左下腹冷痛缓解,大便成形,日1~2次,精神体力好转。继续用暖肝煎合四神丸加减调治。

图片
图片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