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孝敬父母——舒生读《论语》第22

 liuhuirong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经常听到一句骂别人逢迎拍马的话:像对待亲爹一样对待领导。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如果谁真像对待亲爹一样对待领导,多半会被领导“弄死”。仔细反思一下咱们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父母的,对这个结论估计能接受。有段时间网上有个短文《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亲》,让无数人深有感触,咱们对待领导向来谨小慎微、毕恭毕敬,而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很多时候貌似跟“恭”“敬”还相去甚远。但父母却因深爱着我们而默默承受,从来不曾计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四句话都是孔子在讲孝。在孔子所构建的儒家社会伦理体系中,孝文化处于基础地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没有亲亲,后面就走不下去了。因此,儒家社会也被浓浓的亲情所包裹,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如此这般、生生不息。在农耕时代,这是和谐朴素的真理,也演绎了多少人间真情。不信你看中国有那么多地名中都有个“孝”字,孝感、孝昌、孝义,北京的孝顺胡同、贤孝牌胡同、孝女台、双孝村,南京的明孝陵、孝陵卫,合肥有个三孝口,浙江也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孝”地名:一是曹娥江,又名孝女江,二是慈溪市等等。 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段孝老爱亲的感人往事和传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这个民族对孝的推崇超乎寻常,这一点与拉丁文化比较相近,所以电影《寻梦环游记》深得国人喜爱。

    四句话是孝的四个境界,从最基本的“无违”,到高层次的“色难”,这四句话认识清楚了,对孔子所说的孝道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舒生以为,孔子所提倡的孝总的原则是:父父子子,也就是父母像父母,孩子像孩子,彼此之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但相互之间又有着各自的角色要求。

    “无违”。这是孟懿子问孔子的,孔子就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不违逆。孟懿子没有继续问下去,孔子意犹未尽。他把自己的回答告诉了樊迟,但樊迟天生愚钝,并不了解老师的意思。孔子进一步阐述:父母在世时,当以礼侍奉,父母去世了,要以礼葬、以礼祭。所以,孝是什么呢?是礼,要求父与子之间都能够各安其分,各尽其职。这是孝的最基础的层次,以礼相待,也是最形式化、表象化的要求。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果连基本的礼仪、礼节都不讲究,孝又何曾谈起。

    “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要担心父母的身体,担心父母的疾病。有的说是让父母只用担心你的疾病。第二种说法似乎更为妥当。这句话要设身处地的切切体会,方能感受到孔子的深意,以及父母至于子女的那种无所不至的深切关爱。无论多大的人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孩子,生活工作家庭的方方面面父母无不放在心上。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让父母很放心,父母只用忧虑我们不要身体上有什么意外,这样的状态当然能称为孝了。反思一下,我们做到了吗?

    “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今天的小子,说能衣食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犬马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再进一步,不仅不要让父母担心,还要对父母尽到“养”和“敬”的义务。“养”很好理解,在现在的大部分农村,这种子女“养”父母的情况仍然存在,养儿防老依然是养老的主要形式。但只养不敬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老人晚年的幸福指数与这个“敬”字密切相关,只给口饭吃,那和养个犬马又有何区别呢?那这样的儿女与犬马又有何区别呢?另外,舒生一直认为,孔子倡导的“孝”应该理解为“孝敬”,而不是“孝顺”。在《论语》中讲孝的时候,孔子也没有用过“顺”字,“敬”字能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内心应有之状态,而彼此之间却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事事都顺着父母,变成了依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反而是对孝的误读。

    “色难”。这是孝的高层次了,不仅礼上做到了、不让父母担忧了、也很恭敬了,还要和颜悦色。说的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太难太难了。有些人对身边的人都能彬彬有礼,但一回到家,面对父母总是绷着个脸,稍说几句就不耐烦。特别是工作一天,回来很累的时候,父母在身边唠叨几句,忍不住就会发通火。这样的事每天都在我们什么身边上演,父母俨然受气包。孔子在2500多年前都说了,几千年的人性和人心没有太多的变化。其实,色难实为心难。语言和表情是内心感情的反映,真正的孝要有一颗柔软仁爱之心善待父母。南怀瑾先生曾有一副对联: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百善孝当先,原心不原迹,原迹寒门无孝子。有“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四个境界是对孔子所倡导的孝的全景展示,但和我们经常的讲的儒家的孝有很大区别。所以舒生常说,孔子是儒家的奠基者,但孔子不能和儒家划等号。儒家的很多观点和理论,在后世的发展演绎中,有了很多变化。孝道也是一样,汉朝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个“孝”字。但提倡什么,什么就被异化。汉朝移孝作忠,借孔子之口,炮制了一本《孝经》,把孝极端化、绝对化、意识形态化,面目全非。后世倡导的“二十四孝”,更是有不少做法让人毛骨悚然。还把孝与选人用人挂钩,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更是把孝推向虚伪的深渊。

    看来今天谈孝,还是无违。真心诚意,孝敬父母,无违孝道本来,无违做人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