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写了两千年的书——《黄帝内经》成书始末

 tjboyue 2023-02-05 发布于四川

前一篇文章回顾了中医三焦之谜。这一期我们继续,从《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看中国传统医学。

文章图片1

今本《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的第一本医书。“现存”两个字的意思是之前有过很多更早的医书,但都散失了,今人能看到的最古的医书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应该不是黄帝本人写的。黄帝本身就是一个神话而已。“世俗之人喜欢尊崇古代而看不起今天,所以著书立说都要托神农黄帝之口。”(“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刘安著)

“黄帝内经”四个字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班固写《艺文志》参照了刘歆的《七略》。据班固说,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从民间搜集了很多书籍。医学相关的书籍有七本(医家七经),其中就有一本叫《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汉书·艺文志》

刘向刘歆之前没人提到过《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是刘向刘歆父子所定的。汉代以前的书籍的名字都不是作者自己起的,而是后人根据作者的名字起的。比如《某某子》。如果不知道作者,就看书的要旨起名字。有些书有很多版本,书名也不一样。刘向校书的时候就斟酌一下给这本书起一个统一的名字。(“古书书名,本非作者所自题。后人既为之编次成书,知其为某家之学,则题其氏若名以为识别;无名氏者,乃约书中之意义以为之名。所传之本多寡不一,编次者亦不一,则其书名不能尽同。刘向校书之时,乃斟酌义例以题其书。”——《古书通例·汉志著录之书名异同及别本单行》)

奇怪的事情来了。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最有名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当中没有提及过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医家七经”之中的任何一部。张仲景生活年代,仅仅在二刘校书之后100多年。

汉代很注重书籍的保存和整理,怎么才过了100多年“医家七经”集体消失了?以张仲景的学术能力和政治地位他不可能看不到“医家七经”。在被《艺文志》提起过一次之后就消失不见了,后世再也没人提起过。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2

《中国历代名医·张仲景》蒋兆和绘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序言当中说自己“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

虽然《伤寒杂病论》没有提到“医家七经”,但提到了《素问》和《九卷》(《灵枢》旧称,又称《针经》、《九针》)。晋代医学家皇甫谧认为所谓《素问》和《针经》就是《黄帝内经》(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针灸甲乙经·皇甫序》)。医家七经其实并没有散失,而是被整理进了其他书籍当中了。《素问》和《针经》是对医家七经汇编而成的新书。这种看法成为后世的主流观点。

刘歆、班固读到的《黄帝内经》只是一本小书。随着东汉造纸术的改进,书籍开始由竹简、帛转为纸质。当时的人用纸来转录简帛书。转录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对书的整理,改编,汇编。医家七经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成了有十几万字的巨著——《黄帝内经》。

这里要强调一个概念:《黄帝内经》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黄帝内经》指的是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构成的,有162篇的,书名叫做《黄帝内经》的这本书;而广义的《黄帝内经》指的是在汇总前的各篇文章。

广义的《黄帝内经》从商代就开始有只言片语了,一直到春秋战国丰富了起来。战国时期的秦国在扁鹊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医书的集结,这是《黄帝内经》的雏形。今天很多人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就是基于此。

狭义的《黄帝内经》不会早于东汉。《黄帝内经》开篇第一句: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养,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句话和《史记·五帝本纪》一模一样。后世大部分学者认为是《黄帝内经》抄《史记》,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成书时间肯定晚于司马迁。

《素问》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灵枢》有“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之句,可断定某些篇章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0)颁布太初历之后;《素问》中一些篇章用干支纪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之后的事了。这都证明狭义的《黄帝内经》不早于东汉。

今天的《黄帝内经》就是东汉的版本吗?答案是否定的。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东汉末年刀兵四起,到西晋南迁,南北朝,再到隋统一中国。中国经历了长达近400年的大分裂。南北朝时期全元起为《素问》做注解(《内经训解》),成为第一个注解《黄帝内经》的人。然而,书籍这种脆弱的东西在动荡的时代很难保存。

到了唐朝,天下既定,国家又重新开始注重书籍了。但发现《黄帝内经》很多篇章已经散失了。《素问》的第七卷没了,整部《灵枢》没了,全元起的《内经训解》也没了。唐人很心痛,于是开展了《黄帝内经》的补失和注解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唐朝王冰版本的《素问》

王冰是唐朝道士,道号启玄子,也是医学家。他说他在自己的老师家发现了《素问》秘不示人的孤本(张公秘本),里面有《素问》第七卷。他花了12年时间整理和注解。原文用黑色墨写,注解用红墨写,形成了王冰版《素问》,今天传世版的《素问》就是以此为蓝本。传到宋代墨水已经分不清颜色了,《素问》原文和王冰的注释,都混在一起了。

文章图片3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注于宝应元年(762年)

王冰补失的《素问》第七卷有七篇大论,洋洋洒洒5万多字,占《素问》三分之一篇幅,不成比例的长。后世认为这种“鲁壁出书”式的传奇故事可信度不高,补失的七篇大论应该是王冰结合当时最新的的医学思想自己写的。

黄帝内经的上半部分《素问》有了,但是下半部分还没找到。下部历史上有好几个名字:《九卷》、《九针》、《九灵》、《九墟》、《针经》。王冰觉得名字太多太杂了,统一起了一个名字叫《灵枢》。

《灵枢》的散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整个唐朝都没有找到《灵枢》。直到宋朝才出现了转机。宋仁宗听闻高丽国有《黄帝针经》一部,于是要求高丽给大宋一本。高丽开出条件,要以《资治通鉴》和《册府元龟》交换。

文章图片4

《资治通鉴》和《册府元龟》

都是北宋时期编成的大部头书,极具价值

为了这个事苏轼曾几次上书反对。

苏轼认为《资治通鉴》是一整套花了10多年编就的新书,而《针经》是一本不知真假的小册子。这就好比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换《如来神掌》一样不划算。最后双方妥协,北宋朝廷以《册府元龟》换来《针经》。后经史崧校勘,形成了传世的史崧本《灵枢》。

这样,《素问》、《灵枢》都齐全了。故事说到这算讲完了。下图为《黄帝内经》成书过程示意图,请横屏观看。

文章图片5

正如元代刘骃说:“《内经》有十八卷,《素问》之外的九卷已经没了,暂且不说。姑且说《素问》,程颐、邵雍两位夫子认为是《素问》是成书于战国。但是从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已经和战国时期不一样了。唐代王冰的红黑《素问》也和《甲乙经》不一样。今天所传的版本又和王冰版的不一样。”('夫《内经》十八卷,《素问》外九卷不经见,且勿论。姑以《素问》言,则程、邵两夫子皆以为战国出矣。然自《甲乙》以来,则又非战国之旧矣。自朱墨以来,则又非《甲乙》之旧矣。而今之所传,则又非朱墨之旧矣。'——《静修先生文集)

元末明初的医学家吕复总结的最好:“《黄帝内经·素问》世上都说是黄帝和岐伯对话而成的书。但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它不是出自一时,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我们之前介绍过顾洁刚的古史层累说。套用这个理论,可以说黄帝内经也是层累写就的。从商朝到宋朝,一代代的医学家,一本本的医书汇入《黄帝内经》,造就了今天我看到的样子。

这真是一本写了两千年的书。

文章图片6

张维波,高也陶,李宏彦.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解析. 中华医史杂志, 2017,(3)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问世时间之争成因,《中国中医药报》

俞世伟.《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考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03)

俞世伟.《灵枢》成书新识:《黄帝内经》等医经合编成《灵枢》的考证[J].中医文献杂志,1994

蒋重母,邓海霞.《黄帝内经·素问》成书年代考证[J].求索,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