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释法:“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以法为剑 2023-03-10 发布于云南

      点击上方关注后了解更多内容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法典》明确使用了公序良俗这一概念。公共秩序,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秩序和根本理念。善良风俗,是指基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习俗,也称为社会公共道德,是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最高院指导案例89号《“北雁云依”诉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燕山派出所公安行政登记案》,本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相应法律解释,对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从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是否有利于维护中华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裁判说理充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对于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此类案件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在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原则”如何准确适用?

一、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是一项民事活动的原则,因此适用于全部民事活动领域。

      该原则适用于弥补强行性和禁止性规定的不足,以禁止现行法上未作禁止规定的事项。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公序良俗不再仅仅是人们内心道德评判标准,而成为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将道德伦理引入法律规范适用,成为有效弥补法律漏洞的价值依据。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应更加慎重,仅在法律存在缺陷、缺乏相应具体法律规则、规则之间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或适用不合理规则可能会带来利益上的明显失衡时才能适用,并且应做到充分论证说理。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标准 

      公序良俗原则,因其本身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地域性,通常需要司法实践逐渐通过类型化方式确定其内涵。公共秩序既体现为宪法和法律的公共秩序,也体现为社会共同体规范意义的公共秩序,即人们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公共生活秩序;善良风俗,除了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或良好习俗、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有时也包括较高层次的社会公德,明确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体目的追求加以规定。

1、公序良俗原则的主观判断标准。

     在主观方面,无需考虑行为人知悉与否,不需要在主观上认识到自己实施的法律行为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只要造成了违背公序良俗的客观事实即可判定无效;其中行为动机应作为判断的考虑因素之一。

2、公序良俗原则的客观判断标准:

     对于违背公序良俗的客观判别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定:法律行为的有害性和契约的无效性。法律行为的有害性是指,该行为悖反人伦,损害公平正义,剥夺或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和其他有害于社会安定秩序的行为;而契约的无效性是指建立的契约行为明显违背道德准则和善良原则,有损于良好的社会风气。

      公序良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政治国家公序;(二)公民的社会善良风俗习惯;(三)他人人格尊严;(四)家庭道德关系准则;(五)其他公序良俗

三、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步骤

      在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主张适用习惯或者法院依职权适用习惯法时,事先应当接受公序良俗的检验,受其约束,违背公序良俗的,一律排除适用。

      法院在判断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时,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是确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相应的公序良俗,也即查明公序良俗的内容;其次是认定争议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通过对行为的内容进行公序良俗的判断,是否违背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若内容有明显的反社会性,则可判定该行为违反公序良俗。

四、违反公序良俗原则法律后果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产生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给予否定性评价。

     依据民法典规定,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为无效。这种无效是绝对的当然的自始无效。对于故意违背公序良俗造成他人损害的,还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结语

     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高标准的法律。维护公序良俗原则,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追求更高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也有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我们自身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