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产业集群申报怎么搞?

 古韵新风 2023-02-11 发布于北京
  Image

【特色产业集群】

项目申报怎么搞?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要立足省域,聚焦一个优势特色品种并突出重点县市,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散”转变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期评估和认定后,再视情况安排奖补资金。可结合实际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每个约为1亿元。

Image

ONE

申报要点解析

一、申报时间

3月底前,申报材料发送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指定部门(详参文件)。

二、资金额度

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规模生产基地标准化、商品化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物流设施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等新基建建设,市场品牌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壮大等方面。

截至2021年6月,中央112.5亿元扶持全国10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金额为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奖补约1个亿。其中,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支持福建省建设武夷岩茶、食用菌两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并且,针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陕西、河北、四川、贵州、湖北、江西、重庆等多省市出台了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政策,财政投入和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00亿元,拿出超过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产业融合发展,超过1000个科研团队和技术专家服务集群建设。

三、申报流程

部级下达申报指标>>省级编报建设方案>>部级差额考评确定>>部级公开公示名单

四、申报部门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产业发展司。

五、申报条件

所选产业应是省级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已列入省级“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优先支持范围。主导产业省内全产业链产值应达到100亿元及以上,新疆、西藏可放宽至50亿元。全省范围内应有多家从事主导产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总体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农办计财〔2020〕7号)相关要求执行。

  

(详参文件,具体以国家及各省市正式发文为准)

TWO

谁会关注?谁来申报?

一、申报主体

政府(省部级),或企业+政府一起打造。

二、利益相关

优势特色产业产业集群重点支持三大端点:

1.生产端。提升原有规模生产基地标准化、商品化生产水平,但不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持重点。

2.加工营销端。大力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有条件的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建立顺畅的营销体系,确保产业增值增效。

3.主体端。引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建立联合体,大力发展订单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THREE

具体怎么报?

Image

一、内蒙古向日葵产业集群——1+1+1>3的聚变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联合临河区、杭锦后旗、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组建了内蒙古河套向日葵产业集群。

Image

1、集群主体

五原县向日葵联合体吸纳了38家企业、5家科研院所、1家农资市场、1家电商产业园、2家金融保险机构、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行业龙头企业负责研发、培育、推广优良向日葵品种,各大农药、化肥、农机具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提供高新技术,逐步打响品牌,拓展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纽带作用,负责组织农民培训。并利用中国五原农资大市场提供的便利购买平台,组织农民进行种子、化肥、农药等批发团购,统筹安排农业机械调配服务。

专业种植大户发挥基础作用,负责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向企业提供绿色优质安全的食葵商品。联合体内的葵花籽外贸出口、深加工企业依据市场行情,优先收购联合体成员的商品,解决农户出售问题。除此之外,向日葵带来的文化旅游,也带动民宿、餐饮等企业的发展。

Image

2、模式路径 

联合体以做强龙头企业为抓手,构建向日葵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葵花籽炒货、剥仁、农机具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订单种植业务实施“种植、服务、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打造向日葵生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种植收益。

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机械化水平提升。向日葵联合收获机、提升机、瓜籽烘干机、原味瓜籽自动炒锅等一系列高效、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生产,向日葵种植、加工机械化程度快速提升。

此外,龙头企业每年培训农民,将种植、田间管理和插盘晾晒收获等技术教授给种植户,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葵农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在农忙时还可以下地帮忙,得到双重收入。

3、利益共享

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避免了小型农村经营主体各自为政造成的资源和投入的浪费。联合体内12家食葵加工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炒货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升值。

联合体还实施“向日葵+”发展模式,将向日葵种植与生态观光、农民培训等结合起来,建立农业观光园,鼓励游客逛花海、品美食,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品种观摩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可以说,五原县向日葵产业联合体让成员间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上互利共享,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1+1+1>3”的效果。

Image

二、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吃出来的大产业

2020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833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达733万亩,产业链综合产值更是有923亿元。

Image

1、集群产区

湖北小龙虾特色产业集群的7个地区,与湖北省渔业主产区高度重合。水网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优势独特,为小龙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位于长江、汉江和洪湖交汇之地,高铁、高速交错,区位优势明显,为小龙虾产业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提供便利条件,是湖北小龙虾的核心养殖基地和物流集散地。

2、模式路径

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小龙虾转型升级。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二产,用312的产业发展路径打通产业链,带动地方的规模效应。以品牌战略为驱动,通过溯源、认证、智慧农业等打通文脉与商脉,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下的平台经济,推动小龙虾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打造小龙虾的特色生产基地和城镇化示范基地。

Image

3、产业研判

(1)政策环境

小龙虾稻田养殖,将受到国家对稻渔综合种养政策的影响,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2)养殖生产

小龙虾稻田养殖规模以平稳为主,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商业化育种、品质改良体系将逐步建立健全。对养殖病害的防控将更加注重疫病监测、苗种产地检疫和养殖环节生产管理。

(3)加工流通

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将成为增加小龙虾附加值的主要方向,小龙虾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加工品类更加丰富。电商凭借“物流+电商”的复合功能优势,在流通环节的占比将进一步加大。

(4)市场消费和价格

小龙虾的社交属性,以及集中供应期与夏季夜市消费旺季重合的特点,以小龙虾为主体的品牌餐饮店和大排档将继续作为消费主渠道。同时,随着外卖商业模式的更加多样化和便捷性,线上外卖在消费中的占比将迅速增加。

三、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从无到有的发展

厚重的第一产业支撑起寿光坚实的发展根基,培育壮大一产并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和关联,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Image

1、产业重点

在产业集群建设中进一步聚焦重点区域、优势品类和关键环节,确定单品类重点基地、区域性育苗中心、蔬菜全程机械化基地、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等不同的建设重点。

2、模式路径

(1)“小种苗”长成“大产业”

在链条最前端,种子行业为寿光农业转型的首选阵地。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种子年总销量达6万公斤,农民年购买力达3亿元,全市从事种子经营业户发展到429家,先后有瑞士先正达、荷兰安莎等30多家国外著名种子公司在寿光设立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寿光已逐渐成为蔬菜种子集散地。

(2)“菜篮子”和“菜园子”

全国的“菜篮子”,寿光当之无愧。但并不局限于此,逐步探索从“蔬菜批发市场”向“农产品物流园”的迈进。总投资20亿元,占地3000多亩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一期已经投用,二期已投入建设。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整合蔬菜流通资源,寿光率先建起了网上蔬菜呼叫中心,使网上“叫卖”变为现实,

推动了寿光从“蔬菜工厂”到“蔬菜商场”的转变。

(3)“菜”能生“财”

寿光的“菜”不仅上餐桌,还能进展厅、登舞台。在菜博会巨大效应的启示下,寿光以“菜”为媒介,开始了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林海生态博览园、农业生态观光园、弥河滨河湿地景观区等一大批独具“菜乡”风味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争相登场。

Image

3、总结借鉴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寿光市深谙其道,建有1处蔬菜研究所、2处科技推广中心,乡镇成立了科普学校和植物医院,发展民办科研机构31个,组建各种科技协会、研究会24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全市先后大面积推广粮食高产开发、冬暖式大棚蔬菜、果品嫁接换头技术,开发推广大棚洋香瓜、大棚桃、大棚螺旋藻、大棚黄豆芽、大棚滴灌、梭子蟹人工育苗及养殖、地下卤水养虾等新技术,引进推广中华绒毛蟹、樱桃西红柿、五彩椒、金皮西葫芦等名优品种。 

四、河北滦平燕山药花谷——产业转型升级典例

燕山药花谷位于中国知名道地药材集聚区滦平县,以京津冀中草药大会为契机,整合30个沟域村庄,打造燕山药花谷产业集群示范片区。规划定位为京津冀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园区、中国北方中药材主题休闲观光旅游区、京津翼中药材产业公园、农旅融合型特色产业集群。

Image

1、总体规划

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带、多村、多园区”的农旅结合空间结构,在产业融合上,以“旅游+中药材”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的旅游综合体。照“全面提升、压茬推进”的总原则,重点打造以“满乡旗园”为定位的小白旗村,以“农乡蜜意”为定位的北山根村,以“泰极甸居”为定位的西甸子村和以“百草山庄”为定位的老米沟村,同步改造提升县城至五道营子乡老米沟村公路沿线外立面。

2、模式路径

滦平县在药花谷片区采取“产业+园区+小镇”的IGT模式,建设东方百草特色小镇。同时,与中药材企业成立平台公司,通过多种金融模式盘活片区内中草药产业园区,打造中草药产业龙头项目,促进中草药产业品牌化发展。其中,结合“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元素,构建三大旅游产品,打造体现中药、满族等特色风情的民宿产品。以景区标准运营。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累计投入1亿元,政府负责村庄景区化打造,企业负责项目建设,打造热河中药花海小镇。

Image

3、落地成果

累计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多亩,燕山道地中药材博物馆、药王庙、黄芩谷、黄芪坡、观光亭、药膳坊、采摘果园等附属设施已经完备,累计吸引游客1300余批次,30万余人到此处赏花海、品药茶、听古曲、尝药膳。

规划成立农宅合作社,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农家院、精品民宿248家,并建设体现文化创意的旅游产品。小白旗村建设的满族风情小吃街、老米沟村建设的国医养生堂,让游客既能了解文化又能愉快消费,建设展示中药养生、满乡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打造中医文化馆、满族工艺坊、水景观、活态博物馆等公共展示区共22处。使省道353沿线焕发独有的中药文化特色。


FIVE

特色产业集群申报首选机构

读道文旅

读道文旅丨山水读道是一家为政府、企业提供规划设计、投资招商、工程建设、管理运营四轮驱动的乡村振兴集成服务商,是中国乡村振兴行业的领军企业,着力拓展乡村振兴板块全产业链业务,主动布局乡村振兴与未来发展战略相关项目,全程参与到国家乡村振兴重大项目申报与落地实施建设中,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公司拥有城市规划、旅游规划、EPC工程全套资质,针对中国市场开展乡村振兴、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四轮驱动业务。作为IEPCO模式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先进的文旅农自始体矩阵的运营者,集团以百号万群千万粉丝矩阵实现对乡村振兴用户全覆盖及行业大数据精准研判,依托1600人精英团队,23个分支机构,以“不落地、不创意”的理念和“不辜负每块士地及每位客户的期望”的宗旨为己任,已为3500多家政府及企业提供了从创意到落地全程服务,成功落地众多经典项目。

一、最专业的规划团队

1、创·创意规划设计

2、投·农旅投资项目

3、建·项目建设落地

4、管·项目管理运营

二、最有价值的全程服务

1、超预期申报服务:特色产业集群IEPCO的一站式服务

2、互联网传播助力:百号,千企,万群,千万粉丝

中国文旅农领域领先的自媒体阵营+社群阵营+流量服务商

3、多渠道市场对接:联盟平台,融资渠道,定制服务

解读最新政策、精准定位、挖掘本土IP、产业培育

顶层设计、项目评审、项目评估、项目运营

行业峰会、定制培训、招商会议、资本对接

三、风靡业界的申报特色产业集群“六脉神剑”

1、特色产业集群报批全程服务

2、特色产业集群规划设计一站式服务(可研、概规、总规、修规)

3、特色产业集群峰会培训定制服务(地方定制培训、峰会论坛)

4、特色产业集群IEPCO一站式服务(品牌、规划、招商、建设、运营)

5、农特产品包装设计销售渠道搭建(IP创意、包装设计、营销推广、渠道搭建)

7、 政府培训+论坛+招商专项对接会(招商引资、咨询对接)

四、火爆全网的乡村产业项目申报指南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