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的流动与故事的生长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2-11 发布于上海

作者:程波

对文学的兴趣是以阅读而非写作开始,这很自然,但阅读和最初的写作之间在我这里隔开了较远的时间,这却和大多数写作者不同。漫长的少年时代似乎没有清晰的文学启蒙,除了“作文”,我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小说却看了不少。

我记得,我写的第一篇小说习作是大学四年级临近毕业时,那时我已经从复旦管理学院的理科专业考上了复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而之所以会决定由理到文跨专业读中文系研究生,也不是因为小说写作,而是因为此前三四年的时间懵懂的诗歌写作经历让我产生了研究诗歌的热情。在复旦中文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五六年间,最初的学术训练与初步相对集中的小说写作是同一个时间过程,而两者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甚至需要的生活状态上又很不一样,所以我一直需要有一个“开关”进行切换。

那时的校园生活很简单,很难说有什么丰富的生命经验,阅读经验多大程度上能较为自然地进入小说的写作实践中,也是一个问题。但是,有意思的是,当时对于欧美现代主义诗歌乃至中国白话新诗的大量阅读和粗浅研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我提供了一些小说写作的素材和启发。往前追溯,对先锋派小说家诸如马原、残雪、余华、苏童等人的小说阅读较多,进而又由他们读了一些所谓“后现代主义”作家诸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雷蒙德·卡佛、戴文·坡等人的作品,所以写作中就有了《马拉美的婚礼》《青年主人公》《达利的一天》等这些“刻意”的模仿。在那个时期,似乎叙事比故事本身更让人兴奋,语言的流动也似乎更想去追求一些所谓的诗意。

读博士研究生时,中国当代先锋文艺思潮是我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其中“底层叙事”和“边缘文化”又从理论层面影响到我的小说写作实践,《寻找李眉》《左肾》《呼喊》《玻璃》《痊愈》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作品:有了更现实的底层场景、更生活化的故事逻辑,但又想在其中找到一些相对新鲜的表达。另一个角度上,带有一定青年性和都市感的日常生活也成为故事生长的路径,诸如《面试》《别人的房子》《醉酒带来歌唱》里面有我比较熟悉的生活和人物。当然,在选择性回忆中,故事离生活似乎更近了,这样的带有法国“新小说”味道的策略,也可能因为我自己小说叙事能力的欠缺,反而离真实更远了。

我的小说写得原本就不是很勤,而且只写中短篇,从未写过长篇。小说写作的快感,在我看来,就是那种“语言的流动和故事的生长”的美妙,让我着迷。

近几年来,诗歌写作在中断了若干年后又成了我的习惯,剧本和小说也都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是显然的,却在我这里又有着一定的公约数和兼容性:创新、诗意、语言流动而具有的美感,故事生长中的生活质感,乃至形式与内容、创意与手艺的关系之类的问题,是我能意识到、但未必能真正解决好的事情。希望这本由16个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的出版,能够多少鼓励和刺激我在小说写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毅力韧性,未见得能“输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求一来别让读到我这些“语言”和“故事”的人太过失望,二来让那些一直打动我的“流动”和“生长”能够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