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杰 职业院校美术学科创新教育的途径探析

 昵称15221501 2023-02-12 发布于湖北

知网《基础教育参考》23年2月刊

职业院校美术学科创新教育的途径探析

扎兰屯职业学院  王文杰   邮编:16265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已经在职业院校内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态势,即兼备了普通院校美术教学的普及型和深化型,也融合了职业院校职业校提高职业素养的需求。美育效果的优化需要职业院校从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综合方面考量自身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并不断通过创新的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学科;创新教育;有效途径

一、引言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在就读初期就有较明确的就读目标,即将在校期间学习的职业技能转化为就业手段,实现个人从学生到就业者的身份转换。美术学科因其与职业技能没有直接性的联系,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在职业院校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更加重视求职者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和学生需要革新自身的观点,将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提高到一定认知高度,从而通过美育手段获得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赢得企业的认可获得工作机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本文对职业院校美术学科创新教育的途径分析研究,并进行阐述: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担负着培养职业技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任务,其与我国其它阶段的教育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1]。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在全面素质教育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不断吸收正确的、优质的美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在综合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美术教学所具备的美育功能,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美育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技巧,提高赏析水平,也要不断提升美育功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美术教学与职业院校的其它学科相同,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知识点讲解、实际案例引入、赏析作品等多个环节中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学校在整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也要起到积极配合的作用,在校内围绕美术教学开展系列的校园活动,如“最美校园摄影大赛”“绘画艺术周”“现代艺术作品赏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职业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追求和意愿。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开展与实践与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在实践中经过学生自身感受到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自我意愿得到提升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在美术学科学习中直接有所体现,而且能够转化为能力的提升。这一点是能够得到大量教学实践印证的。

四、美术学科内容要兼容专业教学以及实际需求

在职业学校主要职业技能中,很大一部分是能够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专业技能与美术学科的融合首先要体现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学校可以定期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打破各科老时间的知识壁垒,有教师间主动寻找到专业课与美术学科结合的知识点。并将此融入到课程的整体设计当中,以起到互相辅助的作用。其次,要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现今社会的信息快速传递,学生获取美术知识的途径和提升审美观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通过课题设计,能够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断适应学生和实际教学的需求,但是同样需要反观教学效果,一旦在教学中出现不适状况,就要及时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发挥美术学科的创新教学效果。最后,需要其它专业教师的配合。美育效果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作用于专业技能学科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同样,美术学科的提升也需要其它专业的配合和支持。在专业教学中很多具体涉及到美学的知识,专业课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知识的同时,也产生美术学科学习的意愿。

五、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创新与开发

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并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开发外部美术学科教学资源,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同其它阶段的美术教学资源一样,职业院校的美术学科资源也分可分为课上、校内、校外三个区域。

1. 课上的美术学科资源,是指教材、课件、临摹资源等。在课上美术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是,教师要深耕教材;围绕教材做好美术学科知识拖延和延伸,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可能的学习获得足够的美术知识储备。而这也是吸引学生乐于参与美术学习的关键。另外,教师要保证课件的创新性;很多教师一直长期沿用一套课件,长年不进行更新,在课件中选用的图片或赏析内容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严重违背美术教学的初衷。在课件的制作中,教师一定要融入创新的思维意识,新鲜且权威的美术学科资料,以保证得到学生的关注何人可,甚至是成为学生一段时间内热议的焦点。如此才能切实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2. 校内的美术学科资源。校内的图书馆、展览馆、美术教室甚至是校内的长廊,都应该是最有效的美术学科资源。美术因为其传播美感,是人对于美好实物的一种展现形式。对于美好的事物,人都是有所期待的。学校可以利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特征,利用校内的公共资源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激励学生能够参加,并在公共场合进行展览,调动校园内全体师生对于美术学科的积极性。

3. 校外的美术学科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层面举办的艺术类展览、艺术类讲座等互动逐渐增多,学校和教师可利用这样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和累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总结综上所述,美术学科的创新教学对于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而且还可以学习到本地传统的文化艺术知识以及人文艺术特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积极进行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职业学院美术学科的创新教育充分的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隽.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简论[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6(002):51-53.

[2] 李雅楠. 浅谈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法[J]. 大观周刊, 2012(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