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笔记(用兵有言)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曾经的兵家总结“我不轻易主动进犯,而采取客守;不轻易前进一步,宁可选择后退一尺”这叫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举臂膀;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手握兵器。灾祸没有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几尽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对抗时哀兵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主客是主动、被动,战斗中主客是相互转化的,所以说“不敢为”,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待机而动“为无为”;进退的分寸,进是泄力,退是蓄势,蓄势而发必会全力一击,一击即胜,不该进一点也不能动,就是倒退也是可以,进退有序,以退为进,合乎实时的变化。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从“为无为”的道延伸到战争中;“行不行”依据战场的变化,知己知彼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从《三略》摘一段《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兵法中“声东击西、欲情故纵、虚兵骄兵、缓兵之计”等等,都是最好的阐释,所以兵家源自道家,就此更加深刻。

中国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三略”等都是历代兵家的理论思想精华,且现今依旧为兵家必学,治国必参的理论思想。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从本章“用兵”立旨,老子有反战的思想,但强调“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孙子兵法“兵者国之重器,不可不察”。经文中讲兵的有“30、31、57、67、68、76、80”,其中“30、31、69”全章讲用兵以战的策略及原则。

轻敌,从“战争和战略”两个角度而言。从战争中忽视轻视,关羽败走麦城:吕蒙知道关羽傲慢骄矜,因襄樊之战关羽留兵驻守荆州,吕蒙称病后又佯装不会攻击,最终关羽中计调兵,大意失荆州,败死麦城。

从战略上轻视忽视。中国近代史,满清“闭关锁国”,轻视漠视西方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爆发,惨败而终,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史,被迫与60多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2000余份,割地、赔款任其宰割,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之不国、民不聊生,这是令人悲愤羞辱的历史,也是鞭策国人的明鉴。老子两千多年前的忠告,在眼前令人震撼且悲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抗,如对抗是个体,充满悲愤心情的人,从身体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如用于战斗战场,受压迫而拥有正义的战争,必然受到支持拥戴。抗日战争就是中国“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的历史证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