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未始有物 原文: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白话文义:上古的人,知识达到了极点,什么样的极点?有人指出宇宙未出现之前没有万物存在,至此就是极点,万有的尽头,无法增加丝毫。其次,认为宇宙开始与万物,但初始状态没有区分;再其次,认为万物有区分,但初始无有是非,是非彰显,因此偏离大道;偏离大道的原因,因为爱恶的区别所造成。真的有成功和失败吗?真的没有成功和失败吗?有成功和失败,如昭氏弹琴奏乐,没有成功和失败,如昭氏不弹琴奏乐。 想法:庄子所言“未始有物,尽矣、无以复加”,指出宇宙没有形成前,是空无一物,这就是尽头、开端,不增不减;这是认知的终极,也是万物的极点,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是未始有物的观点论述,佛学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言之这个极点,表述不同,其指相同;庄子从“未始有物、未始有封、未始有是非、是非之彰”产生演化流变,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类似意境;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宇宙之始,两仪是阴阳,四象是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八卦(乾坤坎离艮震巽兑),更全面的说明宇宙的根本之源,以及万物推演生生不息;依此也可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宇宙不是上帝所造,不是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综合现代宇宙大爆炸,弦论说也在揭示“万物从无到有”,这些现代假说,借助科学研究,同道家、佛家的哲学概念愈发接近。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本句从两个角度理解,第一昭氏鼓琴,古琴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弹奏中拨弄的琴弦是有,未拨弄的是无,所以鼓琴本身有成有亏;鼓琴前后没有音乐,天地寂静,唯有鼓琴中有声乐彰显,所以鼓之为成,未鼓为亏;第二昭氏鼓琴用音乐表达,鼓琴中“有成与亏”,不鼓琴“无成与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