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人间世》笔记之七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4.7颜阖将傅

原文: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jué];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tǐngqí],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shèn]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白话:颜阖(鲁国)准备去给卫灵公太子(蒯kuǎi聩kùi)当老师,行前求问蘧伯玉说:“有一个人,秉性残虐,顺着他去做事,就会危害到我的国家,如果引导教育他做事,就会危害到自身,他的聪明只看到他人的过失,而不知道自己存在过错,对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处理?”蘧伯玉说:“问得好啊!要小心谨慎,先端正自身,外在随和迁就,内心保持宽和,虽然如此,这两者存在后患,外在迁就不能无度,内心宽和不能显露,外在迁就无度,就是颠倒灭亡,崩溃失败。内心的宽和显露,就是为善为名声,会导致灾祸。他如果像婴儿,你就同样效仿婴儿,他如果没有界限方向,你也同样效仿没界限方向,他如果没有拘束,你也效仿无拘束,通达圆融,所作所为没有瑕疵。

你知不知道螳螂?举起两个臂膀阻挡车轮,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这是它自不量力自视过高。小心谨慎啊!自以为是的指正他的过失,危险啊!

你知不知道养虎的人?不敢用活的动物喂养,害怕老虎捕杀后养成嗔怒之性,不敢给完整的动物来喂养,为了断绝老虎撕扯的怒气,掌握饥饿饱食的时间,懂得老虎的喜怒之性。老虎和人不是同类,但谄媚饲养的人,是因为顺着老虎的兽性,伤害饲养的人,是违逆老虎的兽性。

爱马的人,用筐子装马粪,用大贝壳装马尿,遇到蚊虻叮咬马时,立即拍打,马受惊咬断口勒,挣脱笼头,毁损辔带,本意是爱马却适得其反,怎么不可谨慎呢!”

体会:人的秉性,看人之短易,看人之长难;如何为“师”,端正己身,小心敬慎,外圆内方,因势利导,量力而行。

这段的人性之弊,让颜阖深感难做,而庄子给出的方式,都是从自身自心去做,人心人性所受浸染,不能用主观意见去决断,需顺应中找到结合切入点,万事万物都在演化,始终处在动态中,所有呆定的方式存有不合时宜的弊端,顺势而为,方能把准时机,获得效果。

三个故事,三个警示。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养虎顺则活,逆则杀;爱马之人“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恩里生害,爱里生祸。本段,重复的强调“戒之,慎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