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之 桂枝汤方证

 花无缺3myj1j3d 2023-02-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上次我们对太阳病,即表阳证的治则进行了整理,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桂枝汤方证。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太阳病的治则。

太阳病是病位在表的症状反应为阳性的一类证候,也就是表阳证。是人体受到邪气侵犯后,正邪斗争的过程中,大量的体液集中于上半身机体表面,欲借助发汗机转以解除表邪,而未得以解除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治疗方法当用汗法,发汗解表,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出体外。又根据津液相对不足或充实,以是否“汗出”为提示分为中风和伤寒两种证型。虽两者都用汗法,但由于有汗无汗、津液虚实有别,故论治亦不同,中风证主用桂枝汤,伤寒证主用麻黄汤。

我们先来看一下《伤寒论》中对桂枝汤方剂组成和用法的内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曳,歡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是太阳病发热汗出的主治方,为了说明其药物组成的道理,需要对发热汗出为证的病理知识有所理解。《素问》中有一段关于阴阳交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个问题的理解。

图片

图、发热汗出病理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大概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出汗,都是来自饮食,但是饮食并不能直接转化成汗,必须经过胃肠的消化,转化成人体的精气津液,然后才能有汗出。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而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大概得意思是说:当下正邪之气交争于骨肉,说明病当为表证时,是机体想借助出汗的作用,把病邪祛出于体外,这样也集中体现了精气力量与病邪交争于体表骨肉间的病理过程。

若机体得到汗出,一般说来是精气战胜了病邪。精气化生于胃,若精气真胜,胃气必然旺盛,则其人当能食。病邪使人发热,若病邪真被祛出,则其人当不在发热。今汗出而发热,发热是病邪仍然留在体内,而汗出是精气亡失于体外,这是病邪战胜了精气。若其人更不能食,则胃气已衰,断了精气化生之源,精气竭而病独留,这时候人将有生命危险。

这段文字并非说的桂枝汤证,不过对于桂枝汤证的发热,汗自出,亦有上述汗出而复发热同样的精却邪留的症候反应。

精气本为逐邪而作汗,今邪不与汗并出,当然是精气的质量有所不足的关系。故此时为治,首宜振奋胃气,加强精气。病在表,不发汗不行,精气虚,大发汗更不行。桂枝汤就是在面对这样的现实而组成的方剂。

我们看桂枝汤会如何组方?其中桂枝和生姜都是辛温发汗药,但桂枝治气上逆,生姜治疗呕逆,可见两者均有下达之性,则升发的力量不强,不至于发大汗,并且而要均有健胃作用,尤其桂枝还有些许的亢奋强壮的作用,佐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更足以亢进胃气于中,滋益精液于外。芍药味苦微寒,即用以制约桂枝生姜的辛散,又有助于大枣、甘草的滋津,尤其服药后辅助以使用一些稀粥,更有益于益精祛邪的妙用。

因此桂枝汤方既是发汗解表祛热之剂,又是健胃滋液之方,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表不固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

今天的笔记就写到此,下次再见,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图片



“中医药同学计划”是中医学习者自发组织的研究式学习实践活动,参加同学计划的每个学习者都将按照蒙曼学习法的原则,自主设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学习,并通过多次的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向其他的学习者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以完成对中医药学的总结、提炼和升华,熟练掌握中医药知识,打造中医药知识的影响力。

是名笔记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