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炸灌肠的演变

 北京的骑士 2023-02-1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老北京的小吃当然是北京风味,但细考源,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来它们来源极杂,大多是从少数民族的食品演化而来的。例如火烧、油饼、油(炸)果等原是回族食品;面茶是蒙古族食品;灌肠、豆面糕等是满族食品等等。只有豆汁儿不是来自少数民族的,是地道北京风味。北京的豆汁儿历史很短,是麻豆腐作坊在乾隆年间发明的。

       今天咱们说说“灌肠”,灌肠其实是关东鹿尾的变体。满族学者西林觉罗氏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一书中谈到黑龙江物产时说到黑龙江产马鹿,其尾比吉林长白山区的梅花鹿尾大,但其味不如梅花鹿尾味美,所以不为北京人(指北京的满族人而言)所喜食。满族自其先世古肃慎氏即以渔猎为业,兽肉是常吃的食品,尤以狍、鹿等的肉最常吃。近年,民族研究者对鄂温克和鄂伦春进行深入调查,报告中指出其猎获物中以鹿类(等)最多,鹿类肉是猎人的日常食品。鄂伦春和鄂温克皆肃慎之裔,其先人于建州女真兴起而缔构满族共同体时有不少人编入了八旗,成为八旗满洲的成员;那时未编入旗的,就是现在的鄂温克和鄂伦春的先人。鹿肉是日常的食物,人们尤喜食鹿尾。

       满人入关前居于故土狩猎为生,吃鹿肉是很平常的,入关后满人仍吃鹿肉和鹿尾。清代例于冬季自关外运来狍、鹿、山鸡(野鸡)、沙鸡、野兔、松花江银鱼、鲟鳇鱼、哈什蚂、拉蛄及其他多种野味,到北京供食用。购食它们的以满人为主,满人除夕祭祖的供品中必有松花江银鱼和鹿肉,还有山鸡肉丝和肉丁炒酱黄瓜和酱包瓜。读《红楼梦》发现多处食野味的记叙,如宝玉就着野鸡瓜子草草地吃了两口饭,贾母说野鸡汤“不对稀饭”,最好是干炸野鸡肉才好吃稀饭。芦雪亭咏雪时大嚼烤鹿肉等等。这是清代满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清代满人称这类野禽兽肉为“关东货”,腊月必到齐。《红楼梦》中黑山庄头乌进孝交租时带来的礼品中,尽是关东货。那时关内满族人在关外有田庄的,每到腊月皆收到狍鹿野鸡之属。

  鹿尾是关东名味,其烹调法有数种,油炸鹿尾是最平常的吃法,因为制作简单,而且味道鲜美。北京沙锅居的“烧碟”多至七十二种,其实全是油炸下水,只是炸法不同。烧碟中有“炸鹿尾”一味。到清代后期,炸鹿尾已非炸真的鹿尾,而是在肠皮内灌肉末,用油炸。清代中期前,北京满人日常多食油炸真鹿尾。油炸灌肠是炸鹿尾的变体。由此而产生北京的风味小吃之一——灌肠。自清末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北京有两家专售灌肠的地方,分别位于后门桥(地安门桥)东和桥西。这两家以卖灌肠出名,那时称为炸灌肠,还沿用当初炸鹿尾的字。后因关东货来京者日见稀少,加以满人生活日艰,真鹿尾吃不起了,所以改吃炸肉末灌肠。后门桥这两家除在肠内灌肉末外,还加灌猪血,和以淀粉,在形、色两方面模拟真鹿尾。因为真鹿尾实即鲜血一包,经油炸后,鹿血凝成块,切片食之。猪肉末加猪血灌入肠皮,油炸后切片,倒也能乱真。

  后来北京满人生活条件日益下降,炸猪血肉末灌肠也吃不起了,于是小贩别出心裁,改用淀粉灌在肠衣内,用油炸而售之。但因食客多为内城旗人,看惯了真鹿尾和猪血肉末灌肠的血红色,一旦改灌淀粉,其色灰白,看都看不惯,怎肯吃它。聪明的小贩为投食客喜好,略施小计,在淀粉里稍加红颜料。这招儿真灵,于是庙会上和街头的灌肠摊儿的生意兴隆起来。后来这种淀粉(加红颜料)的灌肠在北京普遍传开,人们以为灌肠理当如此,早已不知真鹿尾和猪血肉末灌肠的模样了。近年来偶有卖油炸灌肠的,全是淀粉坨子,外无肠皮(肠衣),仍旧称为,实际上不灌。至于颜色呢,因为早年见过血红色灌肠的人已剩无几,所以不加红颜料也谈不到看得惯和看不惯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四牌楼隆福寺街东口内路南还有一家炸灌肠铺,炸的是黑色的(大概是薯类淀粉做的)粉坨子,用油一炸,多加蒜水,颇引食欲,权当灌肠食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