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十九季 学无止境|听郑桂华教授报告有感

 冯二马的小悟 2023-02-17 发布于山东

2018年5月29日至30日,271教育集团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齐聚山东省昌乐二中,在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语文课程整合的培训。两天的主要活动是:听集团语文示范课、郑教授培训、老师们分组研究课程整合方案、分组轮流展示、郑教授指导和培训。本该早点写这篇反思,但回到学校就没停下来过,各种常规材料检查忙的晕头转向,再不写,估计自己就忘记了,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写自己的感受。

一、优秀源于用心和执着

1.点石成金的专业素养

听完郑桂华教授的报告,深深地折服于郑教授深厚的学识修养。我原来认为教授都是高高在上的,没有一线教学的经验,有的只是高远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我们这些小老师来说很多时候是纸上谈兵,没有办法真正落地。但是郑教授让我刮目相看。

在指导课程整合文本时,每提到任何一篇教材中的文章,郑教授马上能流畅的说出相关的句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比如一组汇报完鲁迅先生专题整合(《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郑教授指出活动一“阿长其人”的设计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查找上,只是在分析阿长的地位、性格等特点。没有思维的深入,三篇文章在表面上是整合在一起,可是活动的设计依然是一篇一篇的分析,没有从内容深度上整合在一起。

她提出了下建议,她说藤野先生、阿长、寿镜吾先生这三个人,都在鲁迅先生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给他们作传,在鲁迅先生的心中他肯定的人性的是什么,让同学们对比藤野先生、阿长、寿镜吾先生中个性中的共性。郑教授的这个建议一下子点醒了我整合意义的理解“整合”不仅仅是“合”,更重要的是“整”出异同,写人散文要整出写人散文的异同,郑教授的这个建议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比阅读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人性的善良

郑教授设计的问题即有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有对学生必备品格的熏陶。这种点石成金的本领源于郑教授深厚的专业素养,各种文体,各类版本,各个作家,郑教授都做到了烂熟于心,熟能生巧的地步。

反思自己,不说初中三年的教材,单就经典篇目也没有做到精准专业的研究,更没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对于诗歌教学、散文教学更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名义上自己虽身为语文老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是深深地感觉自己太业余。看到郑教授才知道什么是专业,对每一篇文章不仅能张口背诵出来,更能说出哪个版本的保留几句话,哪个教材删减了几个词,保留和删减各有什么好处。这种深厚的专业素养让人佩服,更值得每个语文老师学习。

2.过目不忘的高超本领(学习力)

感觉郑教授的大脑就像是语文的百科全书,要什么有什么,这种深厚的专业素养,源于她过目不忘的学习力。每一个组汇报时,我都听听的晕晕的,听不出核心,但是教授在点评时,从头到尾对整合方案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能分析的特别到位。

为什么我听不出,教授可以。我认为源于她高超的的领悟力和认真的专注度。这就像在课上,同样是听老师讲,有的同学听懂了,有的同学听不懂,慢慢的听懂的和听不懂就会拉开差距。每个人的领悟力和专注度不同,导致了学习结果的不同。

郑教授为何有过目不忘的高超的学习力,源于教授的勤奋和用心。她说平时阅读中会反复阅读并批注。她告诉我们了三个阅读的方法:一思维导图来梳理架构或者对比阅读,二阅读笔记来批注,三阅读论文或感悟来写读后感。不仅有方法,更有实践。比如《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她读了五遍,都是批注着读的。她说完这句话,我立马在脑海里思索,我读过两遍的书寥寥无几,我之所以读两遍一是准备发言稿,一是写文章需要。而发言和写文章又不是经常,所以读过两遍的书答案是没有的。没有大量的阅读量,即使有大量的阅读量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的思维训练,更没有广度的思维对比,这就是我平庸的原因。

教授过目不忘的高超本领,一定源于平时大量地阅读、深度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总结。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提取,需要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由理论到生活实际的结合,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由甲事物到乙现象的概括,需要一个善于发现和学习的人。只有在日常中反复学习、用心思考的人可以做到过目不忘,教授如是。

3.温和包容的待人风格。

郑教授从始至终都在用一种温和的微笑面对大家,微笑里有谦卑、有包容、有鼓励,有柔软,更有善良。她见过的高山比我们走过的平地还多,她在鼓励着、引领着我们去做课程整合。没有咄咄逼人和高高在上,更多的是包容和鼓励。郑教授践行着自己:“对上不媚,对下不欺。处顺不骄,处逆不馁”的人生信条。

二、关于课程整合。

关于课程整合,教授给了一下建议:

1.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

一个专题的整合指向标,要围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设计。要明确提高学生的哪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授举了自己在上海整合的教材,比如第一专题侧重训练朗读,要教会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判断重音(如何找句子中的核心词来判断重音)如何连读等;第二专题侧重训练默读,如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等;第三专题侧重训练速读,如何抓关键句段等;下一个专题侧重训练写作……由于记不清是哪个专题,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记忆举例,不对的地方见谅。

听完教授这段讲话,我才有点明白部编版初一语文教材第一单元设计朗读指导的意义,后面的单元以此有默读、速读等训练,这些朗读能力真的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只是当作一个课外小知识处理了,更多地放在了对写作技巧的处理上,当学生连读都不会读,怎么可能会写作技巧,我真是本末倒置。

今后一定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阅读: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写作表达,交际)和必备品格(光辉的人性)。前提是自己要先学会这些能力。

2.整合形式

1)单篇文章要关注文本的细部,要注意语感、语理、语境,走向思维深处。少记性理解类,多分析评价类。(对关键词句和神来之笔的赏析)

语理:语言的条理、严谨、话题转换后的智慧。例子:日常话题转换和《故乡》

她说人说话要注意语理。比如有人说:教授今天穿的裙子不好看。(这个人不知道这是我刚买的裙子,我特意穿上的,我不想说下去,就转换话题)。我说:今天这天气不错。语理好的人就会立马转换过去了。

语境:例子《故乡》。

当《故乡》中的“我”问闰土怎么样时,原文这样写:“这好极!他——怎么样?……”“他?……他境况也很不如意……”五种标点符合交替使用,母亲回答时一定经过了百转千回的纠结,说实话怕儿子伤心,不说实话更不合适,不想让儿子伤心,接下来迅速转换话题的善良。母亲不想讲究不讲,语感语理好的人不再追求这一话题,可以很快理跟上讲话人转换的话题。接下来和宏儿的谈话“我”心不在焉,为何?因为此时的语境不同,“我”知道了闰土的状况,心中难受,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宏儿聊着。鲁迅先生把语境、语理体现的淋淋尽致。

(郑教授结合《故乡》分析语理语境)

语境分为普适性的语言环境和特殊性的语言环境。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写出了普遍的景象,各地的春,都有这一景象。而老舍《济南的冬天》只能是特殊环境下的景象。

为何要考虑语境、语理,因为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都会有一定的语境,说话更要有语理。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比如同是演演,听众不同,也就是语境不同,演讲内容也要不同。面对同学们竞选班委的演讲,期中面对家长时的演讲,期末述职演讲,这三种境地的演讲听众不同,所以演讲内容也要有所侧重。

语言文字的表达还要体谅别人,体贴别人。如何准确、恰当的表达这也是语文的关键能力。

(2)多篇文章的整合:共性和个性、连续性、整体性。

这些文章整合在一起,不能再一篇一篇的分析,要思考异同点。更要考虑这些文章整合后放在哪个学段学,要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要思考文本与学生的共振点,课标的关键点。

三、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提升专业素养。

1)加强朗读指导的学习:文气很盛的文章,重音、音调训练。如《长江之歌》

做到:一自然流畅;二用声音传情达意,比如:今天星期二(平生读表平淡),今天星期二(上扬声调表惊叹)!

2)对我来说语境、语感、语理一个全新的领域,要关注这方面的公众号和文章。

3)加强不同类型作品的语言品味。(议论文、散文、史传、诗歌等)体会不同语境、不同语调,不同表达方式的语言特点。

2.研究语文的核心价值和规律(核心素养)。

1)关注语文学科价值,任何一个设计都要思考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语文的关键能力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包含:朗读、默读、速度、精读、略读等,写作更要与超强的语感和语理,更要看语境。

3.用心生活,热爱生活,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语文学习要生活化,创设真实的情境。文本的每一种境况试着与生活连接起来,这需要下功夫读懂文本,提升专业素养,用生活中的情境学语文。比如给菜肴命名,用唐诗命名、用宋词命名、用诗经命名、用楚辞命名,等等。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教育契机。

4.课程研究与课堂实践。

1)整合:单篇侧重深处的文本价值,与多篇侧重点整体性的共性与个性,少记忆理解类,多对比分析类,让思维走向深入、走向广度,不能浮在表面。

(3)任务情境: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有坡度、空间,做到保底促优。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学习一般的学生也不至于感觉太难,这才真的体现老师对学情何教材的把握。

5)学无止境……

从郑教授身上,真的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让学习和研究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优秀源于执着和用心!

学无止境!

(郑教授推荐书目和高考题出题方向分析)

备注:因为过了好几天才写,有些记不太清,笔记记得比较凌乱,再加上我浅薄的理解力,所以写的不对的地方或者是和郑教授讲的偏离的地方,请包涵。因为我领悟力有限,抱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