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蛙”需要“小鸟”

 艺之芳华 2023-02-19 发布于湖南

这是昨晚王荣平老师在结束共读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作为青年教师,确实应当如此。多读经典根本书籍,才能更好地理解专业书籍。我是一只知识背景薄弱的“青蛙”,需要一只经过经典根本书籍浸润的“小鸟”。

昨日难得一个周六,感觉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反而闲散了下来,没有六点准时起床记单词,一觉睡到了八点多。上午洗了几件羽绒服,下午陪小女儿楼下玩。临近晚饭时才在荔枝朗读打卡(《坐井观天》的教学与教师的出“井”,是今晚共读的章节)。随后吃完晚饭,和女儿们看新闻联播,听她们讲故事。奶奶带她们去洗澡的时间,我梳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之《播种幸福:教师的存在价值》章节。把小女儿哄睡后,九点准时参加本次共读陈大伟教授书籍的最后一次会议。我还是一只执行力不够的“青蛙”,需要一个同在共行的“小鸟”团队。

《坐井观天》最早见于《庄子.秋水》,寓言故事中的对话者为“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也有《坐井观天》的故事。陈大伟教授和赵雪琴老师以这个故事为点,讨论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师专业成长。在“小鸟”飞来之前,“青蛙”并没有意识到“天的大小问题”,认为自己天天看井口,不会出错,因此也不会对“天的大小”的审视与比较。“小鸟”带来了不一样的认识——“天无边无际”,这和“青蛙”认识不一样,这可能引发“青蛙”的比较和求索。从这种意义上,“青蛙跳出井口”需要“小鸟”。

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正是因为遇见“新网师”这个学习共同体(也是小鸟),我才想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教育世界。还有哪些事物可以做为引领自己看外面教育世界的“小鸟”呢?书籍、同事、学生、家人、自己皆可。《教学勇气》中提到:“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我是一只无知的“青蛙”,需要一只又一只“小鸟”才能帮助自己朝向完整。

附:

跳出井口的“青蛙”如何生活?

1.要选择有利于修养的工作环境

2.要研究和适应环境

3.积极参与学校环境的改善和改变

4.学以致用,改变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