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嘉琳妇科医案

 caimin133 2023-02-20 发布于福建
何嘉琳,女,1944年生,汉族。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浙江省中医妇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中医妇科世家,伯父何子淮、父亲何少山均为国家级名中医。幼承庭训,深得家传。1986年经上海中医学院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师资进修班结业。对妇科疑难疾病如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习惯性流产等的诊治均有独到的见解及良好的疗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常委,浙江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一、滋肾疏肝、养血活血法治愈卵巢早衰闭经不孕病一例
杜某,女,33岁,离异再婚。初诊:2002年10月24日。主诉及病史:两年来月事紊乱,经来量少。经汛后期甚至闭止不行。伴胸闷乳胀,郁郁寡欢,五心烦热,头晕失眠,神疲乏力,腰酸如折。末次月经2002年7月20日,量少色淡红,3天净。患者再婚后2年未孕,要求生育。诊查:刻诊停经已3月余,尿妊免试验(—),带下量少。查血E2 31pmol/L,LH 74.2IU/L,FSH 63.8IU/L。脉细弦,舌红苔薄。西医诊断:卵巢早衰。
辨证:肝郁肾亏,阴血不足。
治法:滋肾疏肝,养血活血。
处方:熟地12g 菟丝子30g 柴胡9g 香附12g 生麦芽30g 赤芍10g  淮小麦30g 葛根30g 虎杖30g  麦冬12g  泽兰10g 鸡血藤30g  益母草30g  川牛膝30g  当归15g  川芎10g,4剂
二诊:2002年10月30日。服药3剂后月经来潮,量稍增多,色转红,五心烦热及胸闷乳胀好转,腰酸减轻。再拟前意化裁:处方:熟地12g 菟丝子30g 杞子12g 紫河车6g 仙灵脾15g 川断15g 葛根30g 香附12g 郁金10g 当归15g 川芎9g 牛膝15g, 7剂。上方加减前后治疗共2个月,月经连续2个月准期来潮,量增多,诸症消除;复查血LH及FSH均恢复正常。末次月经:2003年1月2日,2月19日查血HCG>5IU/L,B超提示'宫内早孕”。
【按语】本例患者病起于再婚后盼子心切而不得,肝气怫郁于心,情志失畅,故胸闷乳胀,郁郁寡欢;肝郁日久暗耗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五心烦热,头晕失眠;病久必伤肾,经水本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益以干枯,故逐渐发展至闭经不孕,伴腰酸,神疲乏力。治疗用滋肾疏肝,养血活血法;药用菟丝子、熟地、枸杞子、紫河车滋肾水养肾阴;柴胡、香附、生麦芽疏肝气解郁闷,鸡血藤、益母草、牛膝、泽兰、虎杖既养血又活血。综观全方以滋水涵木,养血活血为宗旨;肾水旺则肝木得养,肝气疏泄条达则郁闷自除,血海充盈则月事恢复正常,摄精成孕亦顺理成章耳。
二、滋肾健脾、化痰活血法治愈子宫腺肌症不孕一例
黄某,女,32岁。
初诊:2002年7月10日。
主诉及病史:4年前人流1次,之后每逢经行腹痛,逐月加剧,来潮量多,伴下大血块,周期尚准。末次月经2002年7月4日,腹痛较剧;平素常有小腹隐痛,腰酸,带下量多色黄;结婚后不避孕已3年未孕。
诊查:刻诊适值月经刚净,下腹隐痛不舒,神疲乏力,纳谷不馨,形体丰满。脉沉细,舌淡红,苔薄。B超提示:'子宫腺肌症'。
辨证:脾肾两虚,痰瘀交阻。
治法:滋肾健脾,化痰消瘤。
处方:鹿角片10g 仙灵脾15g 菟丝子30g 川断15g 巴戟天10g 茯苓15g 薏米仁30g  黄芪15g  穿山甲10g  泽泻10g  焦山楂30g  石菖蒲9g  姜半夏10g 山药15g  红藤30g 败酱草30g,10剂
二诊:2002年7月22日。服药后腹痛已除,腰酸减轻,带下量减少色转白,纳谷转香,再拟前方加减:
处方:鹿角片10g 菟丝子30g 仙灵脾15g 茯苓15g 米仁 30g
山药15g  皂角刺9g  穿山甲10g 三棱10g 莪术10g 石菖蒲9g 猫爪草15g  半支莲30g  路路通15g 海藻20g,5剂
三诊:2002年7月28日。月经将届,小腹隐痛坠胀,腰酸,脉沉细,舌淡红,苔薄,拟温肾养血:
处方:乌药6g 片姜黄10g 鹿角片10g  川芎9g  香附12g  仙灵脾15g 当归10g  炙甘草5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小茴香5g 泽兰10g  泽泻10g  元胡12g,7剂
四诊:2002年8月5日。昨日经来,腹痛未作,经量中等,腰酸减轻,再拟温经化瘀止痛:
处方:当归12g  川芎9g  仙灵脾15g  牛膝15g  香附12g 元胡12g  益母草30g  小茴香5g  泽泻10g  泽兰10g  陈皮5g  赤芍10g  炙甘草5g,5剂
上法连续治疗4个月,痛经消失,经量减少,末次月经2002年12月18日,2003年1月20 日查血HCG:2.852IU/L,10天后B超提示宫内'早孕。'
【按语】子宫腺肌症中医辨证属“癥瘕”范围,病在血分,瘀结而成。张景岳《妇人规》:“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明代李梃《医学入门》:“血滞瘀积于中,与日生新血相搏,则为疼痛”。治疗当以活血消癥为大法。但细究其病因,该患者病起于人流术后,胞脉受损,肾气已衰,故平时常有腰酸;经水本赖肾气鼓舞运行,肾虚运行不畅,经血瘀滞于胞中,则经来腹痛,伴下血块。加之患者形丰,责之于脾,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津液内停,则痰瘀交结。该患者病机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而致病之因则为脾肾两虚。故初诊先用鹿角片、菟丝子、仙灵脾温补肾阳;茯苓、薏米仁、山药健脾渗湿;穿山甲、红藤、败酱草化瘀消癥;待脾阳稍振,脾胃渐醒,水谷精微得化。二诊时加三棱、莪术、皂角刺、猫爪草、半支莲等活血消癥之品。三诊时月经将届,用温肾养血鼓舞来潮法,药用乌药、片姜黄、小茴香、鹿角片、菟丝子、当归等,一俟月经来潮则温经化瘀,畅通胞脉,药用益母草、当归、川芎、牛膝、小茴香、香附。如此标本兼治4月余,诸症消失,继而怀孕。

三、清热化瘀、补肾调经法治愈输卵管炎症梗阻及宫腔粘连不孕一例
徐某,女,32岁,已婚。初诊:2002年8月7日。
主诉及病史:去年3月曾孕45天难免流产经清宫术,恶露淋漓10余天。1年来未避孕一直未孕;平时常感下腹隐痛,带下量多色黄,腰酸乏力。上月在本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两侧输卵管炎症梗阻,宫腔粘连'。末次月经7月13日。诊查:刻诊月经将届,下腹作痛,腰膝酸软,带多色黄,脉细,舌红苔薄。
辨证:瘀血阻滞,胞脉闭塞,肾气已衰。
治法:清热活血化瘀。处方:生黄芪15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三棱10g 莪术10g 皂角刺10g 路路通15g  茯苓12g 赤芍10g  桃仁6g 泽泻10g  薏苡仁30g  当归12g  穿山甲10g 鹿角片10g  蚤休10g,7剂
二诊:8月15日。服药1剂后经转,量中等,6天净,腹痛已除,腰酸减轻。脉细,舌红苔薄。治拟滋肾活血化瘀,配合中药妇外4号保留灌肠。处方:熟地12g 黄精20g 玉竹20g 鹿角片10g 菟丝子30g 川断15g 生黄芪15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赤芍10g 仙灵脾15g 路路通15g 蚤休10g 穿山甲10g 皂角刺10g,7剂
三诊:8月22日。经间期带下量中色转白,腹痛未作,略感腰酸,脉细,舌红苔薄。再拟补肾活血调冲。处方:河车粉6g 鹿角片10g 菟丝子30g  仙灵脾15g 巴戟天15g 丹参12g 赤芍10g 当归12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皂角刺10g 路路通15g 穿山甲10g  生黄芪15g  蚤休10g  生甘草5g,7剂
四诊:8月29日。服药后腹痛腰酸已除,带下量少色白,末次月经8月8日。脉细,舌红苔薄。黄体期治拟温肾活血调冲。处方:仙灵脾15g 菟丝子30g 鹿角片10g 巴戟天15g 甜苁蓉12g 石菖蒲9g 路路通15g 皂角刺9g 穿山甲10g 三棱10g 莪术10g 生黄芪15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丹皮10g 甘草5g,7剂。如此调理4个月,末次月经12月9日,次年1月17日查尿B-HCG(+)。改为滋肾安胎中药口服观察,孕2月时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
【按语】本例不孕症患者病起于输卵管梗阻,宫腔粘连。现代医学认为此类病人自然受孕的几率极少,大都需做试管婴儿。但试管婴儿昂贵的费用和低的成功率亦使患者颇为踌躇。中医辨证属瘀血内阻,肾气已虚,胞络闭塞。治疗分为经期、月经后期、经间期及月经前期等不同。经期盆腔充血,瘀血易于凝滞,故予清热化瘀之红藤、败酱草、生黄芪、蚤休等活血化瘀,畅通胞脉;经后期则在清热化瘀的基础上用熟地、黄精、菟丝子、仙灵脾、川断等滋肾填精调经;经间期即排卵期加河车粉、巴戟天、丹参、当归等补冲任活血促排卵;经前期即西医所谓黄体期,予仙灵脾、巴戟天、甜苁蓉、菟丝子等温肾助阳,温熙胞宫,为胞宫受孕打好物质基础。并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用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三棱、莪术等峻下通透之品疏通输卵管,配合化瘀通络之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如此综合治疗终使瘀邪去、胞络通而喜得子矣。

四、健脾肾、固冲任法治愈青春期功血一例
李某,女,20岁,未婚。
初诊:2002年6月7日。
主诉及病史:13岁月经初潮,周期紊乱,先后不定,经期延长,性激素检测提示'青春期无排卵功血'。末次月经2002年5月31日,量多如崩,血色鲜红,夹大血块。
诊查:刻诊正值经期第8天,经量尚多,色鲜红,伴头晕乏力,面色欠华,右下腹隐痛,大便溏烂。查血红蛋白80g/L。脉细,舌红苔薄。
辨证:脾虚气弱,冲任失固。
治法:先拟益气健脾固冲。处方:生黄芪15g 党参15g 升麻炭6g 龟板10g 白术10g 茜草炭6g 生地炭12g 马齿苋 20g  鹿衔草30g 白芍15g 地锦草15g 生甘草5g 制军炭6g 血见愁15g 阿胶珠12g 附子炭5g 4剂
二诊:2002年6月11日。服药后血止,仍感头晕,面色少华,腰酸。去血过多,气阴两亏,脉细,舌红苔薄。拟益气养阴,滋肾调冲。处方:生黄芪15g 太子参15g 五味子5g 龟板10g 鹿角霜15g  丹皮白芍10g  生地10g 桑寄生15g 杞子12g 菟丝子30g 甘草5g,7剂
三诊:2002年6月18日。经间期,带下量少,头晕乏力好转,腰酸减轻,面色转华,脉细舌红苔薄。再拟前方出入。处方:生黄芪15g 生地10g 鹿角霜15g 赤白芍各10g 太子参 15g 龟板10g 败酱草30g 马齿苋20g 蚤休10g 地锦草15g 丹皮10g 红藤30g,7剂
四诊:2002年6月26日。
月经将届,带下量中色白,腰膝酸软,咽干,脉细,舌红苔薄。拟滋肾养阴。处方:菟丝子30g 仙灵脾15g 杞子15g 龟板10g 覆盆子15g 生地12g 金樱子15g 鹿角霜15g 旱莲草12g 五味子5g,7剂
五诊:2002年7月6日。末次月经6月28日,期准量中,7天净,脉细,舌红苔薄。再拟健脾肾固冲任。处方:炙黄芪15g 党参15g 白术10g 鹿角霜15g 龟板10g 金樱子15g  当归10g 白芍10g 川断15g 乌贼骨15g  覆盆子12g 菟丝子30g 黄柏6g 芡实15g  椿根皮10g 甘草5g,10剂。之后上药调治及随访3个月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基础体温双相,复查血红蛋白上升至120g/L。
【按语】青春期功血属于中医“崩漏”范畴,《诸病源候论》中立有“崩中漏下候”,指出:“冲任之脉虚损,不能约制其经血,故血非时而下。'古代及近代许多医家对崩漏的诊治大多推崇三部法,即塞流、澄源、复旧。但何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这三部法虽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亦不能墨守成规。认为在塞流的同时应结合澄源,分清病因则更能提高疗效。何师说:功血虽然只是子宫出血,但与全身脏腑、气血、经络皆有密切联系。青春期少女功血大都责之于脾肾两脏及冲任两脉的虚损;脾肾两虚,冲任损伤,统摄无权,封藏失司,则见暴崩下血。该病人诊治时下血仍多而血红蛋白已掉至80g/L,故急拟益气健脾固冲为主: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生地炭、升麻炭、茜草炭、地锦草、附子炭、鹿衔草、血见愁、马齿苋等大剂止血固冲。二诊时血止而呈肾虚气阴两伤之征候,故予滋肾益气养阴,药用鹿角霜、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枸杞子、五味子等;之后数诊虽药物有所出入,但宗旨则一,不离健脾肾固冲任之意。如此调理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而血红蛋白素亦上升至正常水平。

五、养阴清肝法治愈围绝经期综合征一例
杨某,女,53岁,已婚。初诊:2003年1月20日。
主诉及病史:大产1胎,人流2次,自2年前绝经之后,常感烘热汗出,头目昏眩,夜寐难以入眠,伴心烦易怒、胁下疼痛。有“高血压”、“胆囊炎史”。诊查:刻诊烘热汗出阵作,头昏目眩,心悸不寐,右胁下疼痛。测血压:150/90mmHg。脉细弦,舌红苔薄。
辨证:阴虚肝旺。
治法:养阴清肝。处方:生地10g 淮小麦30g 泽泻10g 丹参15g 葛根30g 龟板10g 天冬12g 金钱草30g 蒲公英30g 生石决明18g 赤芍10g 天麻10g 杞子15g 钩藤5g 黄药子6g 郁金10g,10剂
二诊:2003年2月10日。服上药后烘热汗出明显减轻,仍感头昏乏力,夜寐欠宁,右胁下隐痛已除,测血压140/85mmHg。脉细弦,舌红苔薄,再拟养阴滋肾清肝。处方:生地12g 葛根30g 龟板10g 天冬12g 赤芍10g 天麻10g丹皮参各15g 合欢皮10g 杞子15g 龙齿30g 生白芍15g 怀牛膝15g 生石决明18g 夜交藤15g 甘草5g,10剂
三诊:2003年3月3日。药后烘热汗出、头目昏眩已愈,夜寐转安,测血压140/80mmHg。药已见效,再宗前意以善其后。处方:生地12g 天冬10g 龟板10g 葛根30g 黄芪15g 丹皮参各15g 赤芍10g 杞子15g 龙齿30g 生白芍10g 怀牛膝15g 合欢皮10g 淮小麦30g 夜交藤15g 甘草5g,10剂
【按语】该患者经历了妊娠生育流产及数十年的经血损耗,原本就阴血不足;加之肾气渐衰,天癸已绝,肾之阴液亏损而不能涵养肝木,使机体处于阴血不足而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状态。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治疗应以滋阴补肾为主,保存体内不足的阴液,达到调和阴阳、平肝潜阳的目的。药用生地、天冬、葛根、杞子、龟板等养阴滋肾,其中葛根为养阴清热之佳品。现代药理证明葛根有雌激素样作用,能增加未成熟小鼠子宫的重量,适合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低下的妇女应用;龟板除了养阴之外还兼能平肝潜阳,取其一药两用之意。斟加生石决明、生白芍、天麻、泽泻、钩藤清肝泻火,降低血压;兼有胆囊炎用金钱草、黄药子、郁金疏肝利胆。二诊右胁下隐痛已除,而夜寐仍不宁,故原方去金钱草、黄药子、郁金改用龙齿、合欢皮、夜交藤重镇安神。三诊药已见效,故守原方出入而收全功。

六、扶正祛邪配合外治法治愈慢性盆腔炎一例
闵某,女,46岁,已婚。初诊:2002年4月23日。
主诉及病史:2年来下腹疼痛反复发作,伴白带增多,腰酸乏力,曾在浙医二院查血CA-125为128U/ml,明显增高。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予抗生素治疗无效。
诊查:刻诊下腹疼痛又发一周,隐痛为主,痛处拒按,带下绵绵,色黄腥臭,腰酸如折,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解尿不舒,脉细,舌红苔黄腻。妇检: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压痛(±),双侧附件均增厚,压痛(+)。尿检无殊,B超提示:子宫直肠窝积液。
辨证:正气已虚,湿热瘀结。
治法:扶正清热化瘀。
处方:生黄芪20g 白术10g 制苍术10g 丹皮10g 黄柏6g 熟军10g 狗脊12g 赤芍10g 炒川楝子10g 茯苓12g 白芍10g 丹参10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蚤休10g 车前草10g 甘草5g,14剂。配合中药自制制剂妇外4号,每日保留灌肠,温灸贴每日1剂贴于肚脐正中(保留灌肠在经期暂停,其余时间均可应用)。
二诊:2002年5月8日。服药后腰腹痛稍减轻,带下略减少,小便已畅,大便偏溏,末次月经4月22日,量中5天净。脉细,舌红苔黄腻。再拟扶正清湿化瘀。处方:生黄芪20g 白术10g 黄柏6g 蒲公英30g 藿香6g 佩兰6g 米仁30g 茯苓10g 平地木15g 广木香5g 乳香5g 没药5g 制苍术10g 炒川楝子10g 红藤30g 甘草5g,14剂
三诊:2002年5月29日。末次月经5月24日,期准、量中5天净。腹痛腰酸明显减轻,带下量减少色转白;食欲转馨,两便如常,5月8日在浙医二院复查血CA-125为2.7U/ml,已恢复正常。脉细,舌红苔薄。再宗前治以善后。处方:生黄芪15g 制苍术10g 白术10g 蒲公英30g 丹皮10g 丹参10g 黄柏6g 赤芍10g 红藤30g 炒川楝子10g 白芍10g 甘草5g 10剂。之后上方加减配合外治法调理3个月,随访3个月盆腔炎未发作。
【按语】盆腔炎在中医学古典医籍中并无专论,其症状散见关于'带下病'、'少腹痛'、'热入血室'等论述中。如《傅青主女科》云:'带下而色黄者,其气腥秽,乃任脉之湿。'《秘传证治要诀妇人门》谓:“经事来而腹痛,不来亦腹痛,皆血不调故也。”本例患者湿热瘀邪胶结之证候明显,故下腹疼痛反复发作,带下量多色黄腥秽,舌红苔黄腻;但病程日久,病势缠绵,正气已衰,故伴见腰酸乏力,神疲纳呆;湿热瘀邪胶着不去则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治疗当标本兼治,扶正祛邪。首诊先予扶正清热化瘀:药用生黄芪、白术、狗脊等扶助人体正气,红藤、败酱草、蚤休、黄柏等清热解毒;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车前草、茯苓化湿通淋。二诊热邪稍减而湿邪未去,故在扶正清热化瘀的基础上酌加化湿之藿香、佩兰、平地木、米仁等。三诊药已见效,故守方扶正祛邪法,使其正气逐渐恢复,湿热瘀之邪亦逐渐消退矣。而实践证明盆腔炎配合外治法如保留灌肠、腹部理疗等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保留灌肠使清热解毒之药液通过直肠静脉丛直接吸收入盆腔,理疗则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度,并有止痛作用。该患者由于不能每天来院理疗,故改用与理疗有相同作用的温灸贴,如此内外合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益气温阳法治愈产后自汗、盗汗一例
於某,女,25岁,已婚。初诊:2002年12月11日。
主诉及病史:产后2月,恶露尚未全净,昨去理发店洗头时理发师误用冷水冲其头,当即感畏寒身冷,头痛不舒;去某医院就诊,予服泰诺片,静滴参麦针。当晚不论醒寐均大汗淋漓,手足冰冷,身寒不温。诊查:刻诊时值冬季,面部及全身大汗淋漓不断,毛巾拭之即出,片刻毛巾及内衣湿透。伴精神恍惚,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脉沉细,舌淡红,苔薄。
辨证:气虚阳弱,复感寒邪,营卫失和。
治法:益气温阳,调和营卫。处方:黄芪30g 党参30g 麦冬10g 五味子6g 桂枝6g 白芍12g 附子炭6g 酸枣仁12g 远志6g 当归12g 川芎6g 益母草30g 龙骨15g 甘草5g,1剂
二诊:12月12日。家属前来转方,诉服药后汗出明显减少,形寒畏冷好转,精神转佳,药已见效,再宗前意化裁:处方:黄芪30g 山萸肉6g 党参30g 麦冬10g 五味子6g 生地12g 附子炭5g 龙骨15g 白芍10g 桂枝5g 阿胶珠10g 酸枣仁12g 远志6g 白术10g 陈皮5g,3剂
三诊:12月15日。形寒畏冷已除,盗汗、自汗亦愈,恶露已净,再以前方加减以善后。
【按语】该患者新产后本已气血两虚;复受寒邪,伤及腠理,卫阳不固,腠理不实,故见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伤及阴血,阴虚内热,迫汗外泄则夜寐盗汗。治疗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党参、桂枝、附子炭益气温阳,散寒解表,麦冬、五味子、白芍养阴敛汗,补虚和营,酸枣仁、远志、龙骨宁心安神。气血得补,营卫调和则寒邪自出。自汗、盗汗何患不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