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筋膜的概述 筋膜是机体中最普遍的一类组织。它无处不有,是机体的基础结构。 筋膜不仅给予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形状,也为体内的循环、神经和淋巴系统等系统提供支架结构。 因此,筋膜被认为是软组织的“骨架”。 ![]() 筋膜分为浅层筋膜和深层筋膜。 浅层筋膜位于皮肤下的最浅层。 ![]() 肌肉分为肌纤维,肌束和肌腹,肌纤维外的筋膜是属于肌肉的深层,是肌内膜;肌束上是肌束膜。肌腹上是肌外膜,属于浅筋膜。 肌外膜与肌腱上的腱膜连接在一起共同附着在骨头的骨膜上,即所说的起止点。 ![]() 二、筋膜的微观构成 筋膜由成纤维细胞和周围的细胞外基质构成。 成纤维细胞负责合成构成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纤维。 虽然成纤维细胞只占总体的小部分,但却构建了总体的大部分,就像蚂蚁跟蚁山的关系一样。 ![]() 筋膜像是一个装满果冻的气球外皮,它具有:
筋膜如同人的身体里面又穿了一件紧身衣,紧紧包裹着身体,起保护作用,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筋膜挛缩,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三、筋膜的“张拉整体”模型 筋膜不仅保证了身体有知觉,还撑起了人体的内部架构,让组织器官得以保持位置与形态的稳定。这就是筋膜学家们所说的“张拉整体”模型。 ![]() 我们的骨骼并不像传统人体解剖骨架那样直接相连,而是在结缔组织间“漂浮着”,通过筋膜整体的弹性张力,防止骨骼间相互碰撞。 这也正是筋膜系统的神奇与美妙之处。 ![]() 四、筋膜的弹性 筋膜本身弹性较差,且与温度、运动和水合运动有关。 而肌肉弹性较好,可缩短或拉长至长度的50% -150%左右,所以一般肌肉损伤是由于筋膜的弹力变差而导致肌纤维的紧绷带形成。 所以也有很多人说,在治疗肌肉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治疗到筋膜,从而放松肌肉。筋膜弹性可在高温、多水和运动的情况下变高。 ![]() 筋膜本身的弹性也会受到训练和年龄的影响。
筋膜的弹性会变差,就导致肌肉的更进一步损伤。所以从筋膜角度上来说,筋膜的紧张是导致肌肉损伤的重要原因。 ![]() 根据2006年的研究结果,训练的筋膜可以更有弹性与肌肉互相配合的更好。 下面是肌肉和筋膜在不同状态下的收缩和负荷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训练方向: ![]() 图中红色活塞形状表示肌肉纤维的放松和收缩状态,绿色弹簧形状表示筋膜放松和负载状态:
其中D状态对筋膜的刺激最深,而D状态可以通过主动发力对抗小负荷或中等负荷来达到。 五、筋膜的功能 1.组成和支持作用 使机体和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形状,并将各部分固定在一定的部位。 2.限制作用 通过提供牢固的界限,增加肌肉的强度,移出筋膜的肌肉明显变弱。 ![]() 3.引导和塑性作用 剥去骨膜的损伤的骨在相称的界限内不会愈合。 4.包容和分隔作用 筋膜包容并引导体液,有利于防止感染的扩散。 5.为分支的系统提供内部结构 支撑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管道和毛细管,同时支撑神经系统繁多的分支。 6.使结缔组织再生 筋膜含结缔组织细胞,专门满足增厚结缔组织的需要。帮助修复腱、韧带,并形成疤痕组织。 ![]() 六、运动是保持筋膜健康的关键 德国筋膜学家Robert Schleip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健康的胳膊打上石膏,然后观察三周后胳膊内组织的变化。 结果发现,与打石膏前健康的胳膊相比,石膏中手臂的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功能失常。这也直接证实了运动对筋膜健康的重大意义。 ![]() 1.用运动“拯救”筋膜 Langevin通过小鼠实验发现: 有同样创伤的两组小鼠,两天拉伸一次的小鼠炎症消失的比不拉伸的小鼠快。这也证明了运动拉伸对筋膜健康的益处。 2.运动拉伸的“秘密” 拉伸时成纤维细胞也被拉长了两倍,同时被拉长的细胞还会发送化学信号让组织放松。 ![]() 3.筋膜也有“感情” 筋膜不仅能独立于肌肉和神经刺激对信息素产生反应,独立收缩,甚至还可以对人的情绪做出反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情绪压力会引发身体的紧张和疼痛。 ![]() 七、筋膜与背痛的关系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筋膜学家Helene Langevin曾对背痛的源头感到困惑,终于她从筋膜里找到了答案。 通过超声波检测,Langevin发现筋膜在人体内分层排列,并且层级间会相互滑动。 而背痛患者背部筋膜间的滑动能力大约只有健康水平的67%。 ![]() 八、为什么肌肉出现异常时还要治疗筋膜? 肌纤维的功能是主动缩短,或者收缩以带动骨骼运动,而它的拉长则是被动的。 肌肉被包裹着它的筋膜所约束,肌肉长期收缩,相应筋膜收缩,被压缩的筋膜所形成的软外壳限制了肌肉纤维的扩展,因此而使被压缩的肌肉保持了被压缩的原有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