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刘松年与他的青绿山水图

 泊木沐 2023-02-24 发布于辽宁


李唐开启的新画风,为刘松年等人所继承,成为南宋山水、人物的主要画派和院派画风的典范之一。

刘松年在李唐死后多年才崭露头角,是李唐艺术的重要承袭者。有关他的生平情况史料很少,从有限的文字记载中仅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住于清波门外而被人称为“刘清波”或“暗门刘”(清波门俗称暗门),由此可推断他大概原是一位职业画家,并在群众中有一定声望和影响,因此被选入画院,成为宫廷画师。他在孝宗时期(1163一1190)是画院学生,光宗绍熙(1190一1194)升任待诏,宁宗时(1195一1224)因进《耕织图》承旨获得赐金带的奖掖。在画院供职的时间约略有半个世纪之久。

刘松年在绘画上山水、人物兼长,水墨、青绿都能,笔墨工致严谨,画风细腻典雅,创造了不少优美动人的画幅刘松年作品伟世者颜为稀少,从前代著录中可知他的山水画多表现江南特别是西湖园林的优美景色,并穿插以文人贵族的闲适生活,少数还图绘了仙山楼阁的神仙世界,正适应着那一时代上层社会的情趣。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四景山水图卷》是他传世山水画中的代表性名作,成功地画出西湖贵族庭园别量的四时景色。《四景山水图卷》以精工的笔墨,分别画出了湖山的幽情美趣:春踏青,桃柳争妍山峦叠翠:夏乘凉,水阁临湖绿柳荷风:秋看山,虚堂广厦高爽宜人:冬踏雪,苍松劲秀大地银装,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刘松年极擅长处理穿插在山水间的点景人物,虽小而神气精妙,在刻画西湖优美风韵的同时,也鲜明地描绘了贵族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他还擅作界画,将画中的楼阁台榭等人工建筑与天然的山水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在画面上留出相当的空白表现远水遥山,虚实对比,既扩展了画面空间,又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明显地继承了李唐的构图方法。

刘松年山水国画合集目录:

补纳图

蚕事图

嫦娥月宫图

春山图卷

宫女图

宫女图2

关山行旅图

关山行旅图卷

海珍图卷(残)

荷亭消夏图

江乡清夏图卷

罗汉图

罗汉图之二

罗汉图之三

罗汉图之四

罗汉图之一

罗汉轴

麻姑采芝仙图

茗园赌市图

撵茶图

青绿山水图页

青绿山水长卷 (TIF)

秋窗读易图

人物故事图卷

人物图

人物图双页

三生图

山馆读书图页

山水卷

山亭高会图卷(残)

山庄读书图页

十八学士图

摔琴谢知音图

丝纶图轴

四景山水图 (JPG&TIF)

松荫鸣琴图

宋元人真迹册山水界画

唐五学士图

天保九如图

天女献花图

万仙朝真图卷

渭水飞熊图 (TIF)

西园雅集图

溪山雪意图(大)

携客访友图页

新年接喜图

养正图卷

瑶池献寿图

瑶台献寿图

醉僧图

167.jpg

168.jpg

170.jpg

171-1.jpg

171-2.jpg

171-3.jpg

刘松年简介:

李唐开启的新画风,为刘松年等人所继承,成为南宋山水、人物的主要画派和院派画风的典范之一。

刘松年在李唐死后多年才崭露头角,是李唐艺术的重要承袭者。有关他的生平情况史料很少,从有限的文字记载中仅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住于清波门外而被人称为“刘清波”或“暗门刘”(清波门俗称暗门),由此可推断他大概原是一位职业画家,并在群众中有一定声望和影响,因此被选入画院,成为宫廷画师。他在孝宗时期(1163一1190)是画院学生,光宗绍熙(1190一1194)升任待诏,宁宗时(1195一1224)因进《耕织图》承旨获得赐金带的奖掖。在画院供职的时间约略有半个世纪之久。

刘松年在绘画上山水、人物兼长,水墨、青绿都能,笔墨工致严谨,画风细腻典雅,创造了不少优美动人的画幅刘松年作品伟世者颜为稀少,从前代著录中可知他的山水画多表现江南特别是西湖园林的优美景色,并穿插以文人贵族的闲适生活,少数还图绘了仙山楼阁的神仙世界,正适应着那一时代上层社会的情趣。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四景山水图卷》是他传世山水画中的代表性名作,成功地画出西湖贵族庭园别量的四时景色。《四景山水图卷》以精工的笔墨,分别画出了湖山的幽情美趣:春踏青,桃柳争妍山峦叠翠:夏乘凉,水阁临湖绿柳荷风:秋看山,虚堂广厦高爽宜人:冬踏雪,苍松劲秀大地银装,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刘松年极擅长处理穿插在山水间的点景人物,虽小而神气精妙,在刻画西湖优美风韵的同时,也鲜明地描绘了贵族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他还擅作界画,将画中的楼阁台榭等人工建筑与天然的山水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在画面上留出相当的空白表现远水遥山,虚实对比,既扩展了画面空间,又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明显地继承了李唐的构图方法。

在中国绘画史上,富有创造精神的“南宋四大家”一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同属官廷画师,或来自民间,或为画师世家,大多同时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他们部分人物画的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其山水画在南米偏安杭州的新形势下,发展了荆浩、关同、范宽等雄肆刚健的风格,达到更为成熟、丰富的境她。如画山石里多荐的“斧劈皴”和构图的简洁奇变、对比强烈等,四人又各有特色。胡、清的文人画家大多推崇董源和“元四家”偏于柔逸的格调,贬抑“院体画”,以为不“雅”、没有“士气”等。但也有不少文人画家看到“南宋四大家的精品,也不得不衷心赞佩;如文征明、詹景凤的推崇李唐,吴其贞、王世贞、王毅祥等的称誉马、夏。四家中的刘松年,明代的张丑把他的成就和地位排在李唐之上,当然很不恰当。而刘松年在人物画、山水画两方面继承了李唐的杰出成就且有新的发挥,的确值得重视和研究。

据《画史会要》:“刘松年,钱塘人,居清波门外,俗呼'暗门刘'。淳熙(孝宗朝年号,1174一1189年)画院'学生’,绍熙(光宗朝年号,1190一1194年)年'待诏’。山水、人物师张敦礼而神气过之。宁宗朝(1195一1224年)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这是在许多文献资料中关于刘松年生平的较金面的记载。另外《绘事备考》记有:“刘松年居清波门外,因呼为'刘清波’。”我们从“暗门刘”和“刘清波”这两个当时流行的称呼,可看出他早年应是为人民所熟悉并有广泛的声誉。可是被选人画院还只能当“学生”⑦(这并不一定说明他当时很年青),到他作《耕织图》被赐金带的时候,已经是供奉三朝的老画家。因为我们对于他入画院究竟是在淳熙初年还是后期、以及作《耕织图》在宁宗朝三十年间的确切年月都无从知晓,从这些有限的资料,只能说明他活跃在1170~1224年这一段时期,估计他的生卒年代约在1135~1225年之间。

刘松年和李唐一样,兼长山水和人物画。根据文献记载,他的人物画有不少和李唐的画题相同或近似;较有意义的如《胡笳十八拍》(李、刘)、《雪天运粮图》(李)和《风雪运粮图》(刘)、《春社醉归图》(李)和《春社图卷》(刘)等。由于这些画大多失传,我们很难断定其真伪,比较它们的内容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不过至少可以说明刈松年深受李唐的影响,而这些同画题的作品,其内容主题应该是比较接近的;更说明这一类题材,在刘松年的时代(李唐已去世四、五十年以后),还是同样受人欢迎的。

关于《风雪运粮图》,据《南宋院画录》转载的朱彝尊和龚祥麟题刘松年《风雪运粮图》的几首诗中,可以看出所描绘的内容是:遥峰隐隐,山原积雪,显得野阔天沉,并有无叶的老树和瘦竹,有茅屋和水唯;四匹黄牛拉的大车正满载粮食疾驰下坡,奔向大路…。这样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景象,更表现了南宋人民不畏艰苦和大自然搏斗的精神。

一些文献还记录了刘松年画过另一些反映当时人民生活或生产劳动的题材,我们知道除了得到“赐金带”的《耕织图》以外,还有《丝纶图》、《田园乐图》等。清代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说刘松年所作《春社图卷》,画了一水瀠回,平分两岸。对岸有桃、柳、鸡、犬、桑、麻,牛背夕阳和历历可数的鸟篷船。近岸有茅屋、林峦,黄童、白叟,纺妇、蚕娘,或并坐猜拳,或倚肩递盏,或竞奏丝竹,或枕藉舟中;有人已经醉了还要勉强再喝一杯,有的困倦得要闭眼睛还在支撑着做出恭敬的姿态。…画中人物共约六十。并说这幅画是“妙笔传神”,“画中有诗”。画上还有刘松年名款,纪年是“嘉定丁酉”。“嘉定”是宁宗赵扩的年号,自一二○八至一二二四年。但在这十上年中并没有“丁酉”年,可见款不可靠,画也可能是伪本。

《南宋院画录》载有卓尔堪咏刘松年《海岛图》诗。说明这并不是-一幅山水画,而是描写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幅风俗画。

可惜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性作品,不能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一类的画和刘松年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绝不是毫无根据的。它们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有的更反映了当时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活动或经济活动。从这些画的内容丰富、规模庞大来看,作者应为在张择端之后的又一位很值得注意的风俗画家。

在历史故事画和肖像画方面,关于《胡笳十八拍》⑧,据一些文献记载,李唐即已画过⑨。刘松年生活年代的改治局面己和李唐的时代不完全一样,但只要国土一天未复,盼望亲人归来这样的主题在人民群众中还是有作用的;所以和刘松年差不多同时的陈居中也画有《文姬归汉图》。《中兴四将像》®歌颂的是抗金名将刘錡、张浚、韩世忠和岳飞,很明显在当时是有积极的政治意义的。虽也有可能是奉命而作,但不管当时封建统治者意图如何,这样具有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一致的。

文献还记有他画的《昭君出塞图》⑩和《便桥会盟图》®。这一类描写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关系的历史故事画在当时流行绝不是偶然的。王昭君嫁给单于,远离祖国,献身给两族人民的和平事业。《便桥会盟图》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不穿戴甲胄,亲自去和突厥的军队会盟,使突厥人敬服的故事。对于南宋统治者来说,这是鲜明的对比和讽刺(从好处说是鼓

励和刺激)明代汪珂玉的《珊瑚网画录》载有赵孟顯和文壁®的两篇关于刘松年《便桥图》的跋文:

“…此卷为宋刘松年所作。便桥流水,六龙千骑,山川烟树,种种精妙,非刘松年不能为也!…”一一一赵孟類。

“此刘松年《便桥图》,丹青焕赫,布置闲雅;輦车、旌旗、旃裘、戎屋、尘沙、云树,具见当时景象,良工苦心哉!……”

一文壁。

从这两位距离刘松年的时代不太远,并且精于鉴赏的大画家的赞美,这幅画是刘松年的真迹应问题不大。从他们的描写也使我们体会到画的场面很大,环境表现得很具体,构图很完美,用重彩,色调明丽,是一幅精采动人的作品。可见刘松年在人物画方面,继承了李唐的传统,创作了不少内容丰富并具有爱国思想或时代意义的历史故事画、肖像画和风俗画。

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国内外现存的刘松年人物画真迹极少,所以文献资料中关于他的人物画、山水画的技法评论也可供研究。如《画史会要》中说:刘松年“师张敦礼而神气过之”。宋时张敦礼有二人,一位是英宗时祁国长公主的驸马,官职也很高。另一位活跃在光宗时,原名敦礼,因避光宗讳®改为训礼。工山水、人物,据说是“学于李唐”,为刘松年之师。张数礼传世的作品很少,在《故官周刊》第21卷480期有一幅无款的绢本小幅《松壑层楼图》,被认为是他的作品。楼阁画得很严整,山石倾向于李思训派青绿山水的画法,以钩线为主,间用小斧劈皴。和李唐、刘松年的技法有联系,又不完全一样。从这一幅画我们当然不能肯定这一位张敦礼技法风格的全貌,但根据它的一些特征,作为传授李唐的技法给刘松年的桥梁是完全可能的。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四景山水》是刘松年的真迹。绢本,水墨浅设色。高41.3厘米,宽各幅不等,约68一69厘米左右。画后有明代李东阳跋:“刘松年画考之小说®,平生不满十幅,人亦难得。此图四幅,写作数年酒成。今观笔力细密,用心精巧,可谓画之圣者。”所谓“四景”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但各幅中房屋建筑的规模都不小,并放在较近处,显然占有主要的地位。这和刘松年长于界画可能有关,也表现了作者的立意不仅是描写四季的自然风光,而主题在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画中的主角还是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在享受自然。当然背景都有山有水,并在位置安排上利用不同的方位和堤、桥、树、石的遮掩或联系,使画面不感到雷同,创造了适合表现四季不同特征的境界。

第一幅,堤边屋外已柳绿桃红,远山下晨雾迷檬,长是上有人牵马前来,一所精舍的门口童仆们在忙碌,预示此屋的主人将要骑马春游。而楼上垂簾未捲,似乎有人春睡未足,也不知是老是少,是男是女?让读画者自己去想象。第二幅是水榭虚堂。水上荷叶田田,堂前花柳繁茂;一位妇女坐椅上纳凉,一仆侍立。既是夏景,又令人感到清静凉爽,仿佛也置身画内。第三幅秋景,室外有红树青山,室内一人闲坐,长几上放着书籍古玩。第四幅,雪景中主人正离开他舒适的住所,去驴背寻诗。从这些精致的建筑可以看出都是贵族或官僚、士大夫们的山庄、别墅;他们选择了山州佳胜的地点,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建造了精美的亭台楼阁,享受着所谓“人间请福”。作者运用了精练的艺术技巧,刻划了他们在不同季节的享乐生活,也是当时社会生活一个侧面的生动反映。

画面建筑物具体而精致的描绘,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和其他景物的配合安排,可以体会到画家的匠心,有夸张也有剪裁,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特别是疏密的对比,近景和中景的屋、树、山石都很集中、繁密,而远景颇为单纯、开朗,这种表现手法和李唐是接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