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一件事做好,有多难?教科书级答案!

 北美可阅 2023-02-27 发布于江苏

坚持把一件事做好,真的那么难吗真的!

一件事做得好不好,和既定的理想有很大关系。目标定在哪,那么这件事一般就会做到哪,如果这个人本身就充满了抱负、人生理想很高远,那么做起事来就会下很大功夫,即便如此,但还是难免会碰壁。

价值越高的事难度越高,碰壁挫败难免。

对此,我们维基工作法运营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企业管理服务这个行业对ToB的从业人员有着极大的要求,尤其是运营岗,不仅要有足够的策略性思考战略的部署,还要以此做个快速的落地,相对C端运营,颇有挑战。

单就从推广的角度来说,B端的门槛要比C高很多,很多C端产品的推广更多就是抓住了一个趋势,一个热点,占据媒体曝光量,没有什么太大的门槛。但B端产品逻辑性很强,它有固定的打法,可能要从它的产品逻辑入手倒推它的市场逻辑。

文章图片1

这总是让团队年轻人很挫败,甚至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怎么办?举个例子,当你在一个黑山洞里面走路的时候,你看不见光明,自然会很恐惧。但突然眼前一亮,就有了信心,有了方向,那个光源就是理想愿景

文章图片2

愿景并不虚

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

提及愿景,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反驳,太理想化了,难以实现的愿景太虚!而现实永远在追求理想、接近理想,但永远不是理想。

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和毅力,而没有现实的话,人就会变得容易满足,也会丧失动力,关键是要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如何才能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呢?先要有一个描绘理想的框图,比如说,你们企业高层规划的企业5年、3年后是什么样子,能画成什么模样,跟企业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

先来看看什么是理想的“企业战略框图”

文章图片3

上图,是我们WikiWorks在多年的企业战略管理落地服务实践中,根据体会和认知总结整理的战略框架,包含了战略的层次和各层的要素

未划线部分和具体企业的具体实践有极大相关性,任何企业做战略规划基本都不会忽略这些部分,因为它们完全因业务而异,制定和推演也相对程序化,因此在我们维基工作法的战略思维系列文章中经常被略过。

黄线标注的部分则是在战略思维中极为关键,却又很容易思考不足、形成盲点或误区的部分,思考方式和案例也比较精彩有趣,因此,我们决定在后续战略思维系列文章中再为大家重点介绍这部分内容。

现实中,如果每个人每天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点,愿景变化成本就降低一点,然后再继续努力,如此循环。

文章图片4

韧性很重要

循环的过程本身就很难熬

追逐愿景的过程就像马拉松长跑,只有开头和结尾有掌声,中间都在匀速而无聊地慢跑,而在这无聊的慢跑中,很多人都会在中途退出…

如何才能坚持下来?事实上,如果我们有足够韧劲去坚持、去努力的话,那么能做到的事,就会比想象多得多。

一个人能做多少事,不试过都不会知道。比如,跳高运动员,他们如果没有每天的训练和奋斗,会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吗?毅力就是区别人才普通和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足够长的话,才更有可能超越别人。比如说,我们To B互联网企业,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做企业战略管理落地服务的,产出和价值尤为重要,不懂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管理领域的知识是肯定不行的。

  • 首先,结果导向制。比如,做一个宣传策划,首先要考虑能给客户甚至行业传递什么信息,带来什么价值。
  • 其次,精准打击的问题。To B行业面向的只有公司客户,相对更加聚焦——如何“精准打击”?针对这些特定的人群创造价值,这个就是很高的门槛和专业性的要求。

To B服务,说没有压力是假的,但我觉得任何领域的任何工作,只要想做好都有压力,我们要摆平心态和姿态,无论资历高低,都要和同事保持相互合作和学习的关系。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们WikiWorks年轻人关注的爆款和热点,我都会关注,基本上他们看什么我就看什么,而且我也会问他们现在在关注什么,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一些心得感悟,比如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

达成目标的路上注定充满坎坷,希望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家的行动,然后通过行动达成我们各自预期的目标

WikiWorks,企业战略目标落地,通过反复的知行互动,最终实现从个人到团队再到企业预期目标。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写在最后

再难的事都有破解的方法

朱熹有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找到方法,才能把事情做成。如果前面的心态问题解决了,再难的事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我们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为什么那么难?主要的问题无非以下四类:

  • 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目标执行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有些成员就开始质疑,松动了一开始的坚定信念。
  • 项目效果未达预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落地质量不高,导致未达成预期的整体目标,由此开始怀疑方向和团队的努力程度。
  • 绩效管理形同虚设。可以同苦没能共甘的《中国合伙人》电影折射出利益分配的重要性,然而除了利益分配均衡之外,更重要的是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驱动力。
  • 思维固化发展滞后。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未来持续成功,创新的窘境告诉我们创新者进入一种思维固化的模式反而成为他们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

为了解决以上四个现实的问题,实现企业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方向一致和上下齐心的基础上,参与机制、项目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四大机制,可以有效确保战略目标落地的顺利实现。

文章图片7

在四大机制保驾护航的基础上,再从全局的高度为企业勾勒出“创造高效能组织”的清晰路径图,让人与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定期检视战略目标落地指数和组织健康状态,在使战略目标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