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场关闭100天

 坤德拉 2023-02-27 发布于江苏

菜市场关闭已经100多天,可能还会多一点,它在2022年的11月份某天被关闭,停业,如今依然继续关闭着。

西南角的通道被铁皮焊丝堵住,回门朝西的两个通道也同样被铁皮封了起来。从外面看的时候,那个被封住大门,在两个大棚之间,门上有一把锁,在大门边上是一个醒目的标识。

若非亲眼看到,想必多数人不会想到,那些人为了封闭市场,硬是生搬硬套的在西侧入口处弄了个大门。

大门后面就是一条东西向的通道,东侧可以直接通往村里,如今那头也被铁门和铁皮挡住,一把铁锁扣在上面。那道铁门,锈迹斑斑,我倒是有点印象,颇具年代,但一直以为是个摆设,从来没见关上过,没想到居然有这般用途。


靠近天虹大道一侧的绿铁皮上,间或覆盖一层压花的浅绿色绒布,几行丢三落四的标语,不知道有没有变,至少我上次看到的时候,不伦不类。这其实也不能责怪谁,任谁解释起来,都会说是无心之失,就是读起来,有点滑稽。

死气沉沉的一片空地,替代了热热闹闹的菜场,整齐划一的封闭,取代了四通八达的小道,从外面看,确实比以前安静清爽。

若非那些确实无处可去,又不得不在那里讨生活的零星小贩,仍然坚守,人们或许会已经开始习惯路口路边没有菜场,没有买卖的样子。

不过,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现实也不是总让人失望。


菜场关闭,里面无法营业了,那些因生意牵绊,短时间内无法下决心离开的摊主,不得不另寻他法,比如,在东西路上,附近找个可以临时铺子营业,但也仅有零星几家,找到合适的位置,继续开张。

所谓的东西路主要是两条路,一条是新城东街,一条是劳动服务公司北侧的那条路,而且看到灵活的户主,沿着马路新开了两个门脸,做成门面。

有路子的人,通过说服主家或者其他原先租用铺子的老板,匀一间半间过来接着营业,对于实在无法匀出单独一间的,就同原摊主争取看看,能不能共用一部分空间,时间错开,先把生意延续下来再说。

这也是东西路上的铺子,比以往紧凑一些的原因。

是的,这样的话,或许还能看出来一点原先菜市场正常营业时的影子,但也只是看出来一点而已。

对于散户来说,感觉异常明显,更不用说原先习惯在菜场里采购的大户,根本无法接受一上午要跑两个市场才可以买齐厨子列在清单上的所有食材原料。

对于那些仍然坚守的摊主来说,生意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但总比直接关门和没有生意要好一些,他们私下里说。新市场有宽敞明亮的棚子,一家一户的固定摊位,看起来亮亮堂堂,不过,那些肉眼可见的日光灯,似乎只照在冷冰冰的柜台上,没有多一些温暖,还没有真正吸引到他们。

至于本来就没有固定摊位的流动小贩而言,留下来是迫不得已,不离开自然有各种原因,但其实最主要是实在没有什么精力和力气,再到一个新地方重新开始,而且那边一切都是未知的,尽管距离这里仅有两公里。如果没在县城生活过,显然一时很难弄清楚,那里的两公里意味着什么。


身强力壮的年轻摊主,自然无法忍受营收腰斩,为了维持必要的收入,有时不得不两地作战。什么叫两地作战,就是在新市场租一个摊位,然后用三轮车运货到新城东街上,接着打游击,临时营业,但那种场景,是不是只在春节期间才有,我不得而知。

现在,就更不清楚了,由于假期已过有日,那些兢兢业业的值班人员已正式上岗。

在值班人员眼皮子底下卖货,路南是不可能摆的了,路北呢?路北好一些,毕竟还有住户门面在,不像路南,是小区外围,马路边上,连个靠头都没有。

不过,有门面也不是可以安心卖货,因为时有那个声音在,“铺子不能超过路牙石,上面不能搭棚子。”

不过,如此一来,那条路完全就成为一个人为打造一个露天的营业场所,外面稍微多一点出来,就可能迎来多人围观。那些值班人员显然经过专业培训,不会动手,只默默的围在货物周围,像是那些食材请来的保镖。是的,不能让任何人动它们一下,效果出奇的好。

我想不出来,有哪个地方,会以那样的方式服务市场。不过呢,那里到底不再是菜场,不是市场,所以,看起来似乎也情有可原。

不过,它确实存在,可能还是一个市场,到底还有十几家,几十家铺子在,就在新城东街。

值班人准点上班,定期巡逻。每日早上刚到街上时,他们习惯仪式性的踱着四方步子,从东到西走个来回,挨家挨户,叨叨一圈,不过叨来叨去,大约就两句话。

不要超过路牙石!不要超过路牙石!
明天文明城市大检查!明天文明城市大检查!

负责检查的人,上午值班时间,到中饭前时结束,下午四点或者五点之后再来。

他们是常年在这里值班,很清楚小贩们的营业时间,兴致来了,也会拿着大喇叭喊几嗓子,喊完几圈之后,若觉得还不够,就再伸伸胳膊动动腿,继续走动走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