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斗”

 flyingeagle54 2023-03-01 发布于山西
在中国人的星空中,北斗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星座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星空中的显赫地位:北斗邻近北天极,在整个北中国地区终年可见,是拱极圈最大、最容易辨认的星座;另一方面则是它在观象授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柄巨大的“勺子”,牵连着周天的龙、虎乃至二十八宿,人们可以从它的位置和方向,判断出地平线下看不见的那些星宿的位置;同时,北斗又仿佛一个巨大时钟的指针,指示出时节的流转。在中国传统历法中,除了纪日法之外,纪年、纪月和纪时,都与北斗的运行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所以司马迁说北斗“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勾连空间与时间,地位至关重要。

图片

图1   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摄影:苏晨)

“斗”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斗形的星座在星空中也不止一个,除了位于北天极附近、格外煊赫巨大的这一只“斗”,也就是“北斗”之外,紫微垣中,以如今的北极星“勾陈一”为首,构成现行小熊星座后半身的也是一只“斗”,俗名“小北斗”,又称“勾斗”。在黄道与银河交界处,还有另一只较小的“斗”,亦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又称“南斗”。甚至在天市垣中,还有作为市场中量具的“斗”星座。但在这诸多的“斗”中,地位最高、意义最重要的,还是最大、最明显、也最早为古人所熟知的北斗。

皆系于斗

北斗的斗柄,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指向不同的方位。如果在每天入夜的同一时刻观察,又会发现它的斗柄在一年中的不同月份,也指向不同的方位。人们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变化,把周天等分成了12份,对应到地平方位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十二地支”,子、午、卯、酉分别对应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

一天里的十二时辰,对应的正是太阳的周天运行。在一天里,太阳绕着周天运行一周,正午时在正南方,所以正午是午时;半夜时在正北方(地平线下),所以半夜是子时。从一年中斗柄的指向变化,又可以将一年均分成十二个月。冬至时斗柄指北,是子月,以下以此类推,每个月对应一个地支。这里的月份与月相无关,是均分周天而来的“节气月”,以二十四气中的十二个节气,也就是现行公历中每个月月初的那一气作为分界点。传统上“本命年”以立春作为起点,就是节气月的残余。

图片

图2  春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斗柄向远处延伸,与牧夫座的大角星、室女座的角宿一构成春季大弧线。(绘图:曹军)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脱胎于更古老的“岁星纪年法”。岁星也就是木星,大约11.86年运行一周,在星空中每年的移动距离大致是周天的十二分之一。把周天等分成十二份,按木星在星空中的位置来纪年,这就是岁星纪年。然而岁星纪年有两个缺点,一是木星的运行方向和北斗的旋转方向相反,跟干支系统整合不到一块儿去;二是木星的运行周期毕竟不是恰好十二年,误差积攒得久了就会差出一年来,木星的真实位置跑到了历法前面去,这叫“岁星超辰”。解决第一个缺点的办法是创造一个虚拟的天体“太岁”,让太岁和真实的岁星以同样的速度反向运行,于是太岁就沿着十二地支的顺序经行周天,与北斗的指向对应起来;解决第二个缺点的办法就是脱离与真实天象的对应,严格按照干支排列来纪年。所以说,中国传统历法中,除了干支纪日法是纯粹的组合循环之外,年、月、时都与北斗的运转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杀伐生死

可能正是因为与时间联系得如此紧密,北斗很早就沾染上了与生死相关的神秘色彩。本刊2020年第3期《说“参”》一文(超链接:探秘参宿四专题之六|说“参”)介绍过濮阳西水坡的仰韶文化遗址古墓,蚌塑的龙、虎、斗三个星宿围绕着墓主身周,呈现出墓主人死后踏着北斗升上星空,与龙虎为伴的图景。古代大墓里,墓主人头部往往朝向北方,这是“魂归北斗”的遗俗。直到近代,我国许多地方的丧葬习俗,还保留着在棺中放七枚铜钱的习惯。民间传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也有远古魂归北斗的痕迹。

图片

图3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布局图。(来源:《中国天文考古学》)

 “魂归北斗”的古代信仰,还体现在北斗的名字上。北斗的头部常被称为“斗魁”,魁字就是“斗”加了一个鬼字旁。东汉王逸说北斗还有个名字叫“九鬿(qí)”,鬿是鬼字旁加了一个“斤”。斤是斧的本字,指的就是最初的石斧,恰好符合北斗在星空中的形状。《汉书·律历志》说“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所以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与四时和四方联系最为紧密的“斤”,莫过于天上的北斗。 

除了鬼气森森的这一面之外,北斗还有杀气腾腾的一面。这也是由于四时流转不可逆转,让人们有了北斗“击打周天”,催动时序运行的错觉。《淮南子·天文训》说“北斗所击,不可与敌”,《石氏星经》里记载北斗的古名,其中第四星和第五星直接就叫“伐星”和“杀星”。北斗七星一说是九星,勺柄延伸出玄戈和招摇两颗星,《史记·天官书》说它们一是矛,一是盾,也都是武器。

斗为帝车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传统,以北天极-拱极星-周天恒星划分星空,北天极和天赤道是星空体系的基本点和基本圈,这与西方的传统大不相同。北天极代表居于中央的天帝,北斗围绕其运转,“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星空的运行对应着人世的秩序,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星空与人间互相映射。星空中,在岁差的作用下逐次离北天极最近的那些恒星“接力”了帝、太乙、天乙、天皇大帝等代表天帝的名字,围绕在北天极周围的恒星构成了天帝的居所紫微垣。北斗位于紫微垣外,象征天子的车驾,“斗为帝车”,随着四时的流转“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图片

图4  在中国古代的星空中,北斗位于紫微垣外,象征天子的车驾,“斗为帝车”。(绘图:曹军)

在紫微垣的另一侧,南斗与北斗遥遥相对。汉代的长安城被称为“斗城”,古书《三辅黄图》记载说它“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有学者就认为建造者是有意“复刻”了星空中的景象,以天子居住的未央宫作为紫微垣,让南斗和北斗拱卫着它。虽然长安城的城墙曲折,根据考古发现更可能是由于地形和宫室位置的限制所致,但这样的曲折被解释为天象,也证明了古人对“象天法地”原则的推崇。

责任编辑     张长喜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文爱好者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