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斯贝尔斯唤醒教育的解读

 置身于宁静 2023-03-01 发布于浙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探究教育的本质,始终绕不开是《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阐述的唤醒教育。唤醒作为雅氏对教育信奉的核心,强调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有被唤醒的灵魂;而唤醒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由和自我;在教育的方式上表现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解读雅斯贝尔斯的唤醒教育对我们当代教育本真的探寻仍然十分重要。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唤醒教育;灵魂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91-02
  西方的“存在主义”大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在面对着沉睡的国民,德国大学的衰微,教育的危机,他发出了“什么是教育”这一记沉重的叩问。而后他以其生存哲学为基点,在《什么是教育》给我们展示了他对教育的理解。核心概念如灵魂、存在、交往、生成、爱、自由等贯穿全文,虽然在系统性、逻辑内在的关联性乍一看显得不那么紧凑,但若是仔细品读,会发现这书几乎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且思想深奥,颇有“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之感。
  一、教育的本质:唤醒人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在论述教育的时候首先区别开教育与照料、控制的含义。他认为假如把人类在追寻生命原初意义所留下的经验知识沦为机械的“做”的时候,那便意味着生命体会“枯萎、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1]就好比教育者与教书匠的区别,虽然都是从事教育行业,前者是不断丰富自身的同时丰富学生,后者沦入执迷不悟地机械重复。他所认为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2]由此可以看出,雅氏所认为的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作为诱发的因素,使得教育者内心自我唤醒有所顿悟,从而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亦是说教育即生成,人的回归才是教育的根本。
  雅氏用非常诗意的句子很好阐释了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他的诠释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注重的是灵魂的交流,强调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唤醒,而不是一级对另一级的控制、长者对幼者的训斥和控制、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无论是其所谓的“摇动”、“推动”、“唤醒”,这些词语都透露出他对教育的态度,用一句中国诗句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说教育作为一门是唤醒的艺术,是忽如一夜的春风,面对尚未出土的种子铺洒阳光和雨露但却不留痕迹,而不是高执起教鞭高在上地驱赶着受教育者。几乎与雅氏同时代的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3]将教育的本质归结到唤醒是有其思想渊源,因为教育的词源拉丁文“Educate”中,前缀“E”就是“引出、导出”之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状态,这与传统中所谓的由外而内的教化规训截然相反。
  二、唤醒教育的内容
  人是自由而可能的存在,人无法穷尽自身,关键在于教育所能唤醒的范围和所施展的作用。纵观全书,笔者总结认为,本真教育所要唤醒的内容是:自由和自我。
  (一)自由
  “自由”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但基本解释都囊括了“自己做主,不受限制,不受约束”的意味。德国拥有深厚悠久的人文传统,与之相对的是历史短暂、兼容开放的美国。深受德国文化浸染的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自由是灵魂的自由,不仅是人类社会希望追求到的理想,同时也是教育所需要的一则旨趣。雅氏是抨击杜威所宣扬的实用主义,认为只是追求实用性、职业性,看似可以缓解社会饥荒,却不能填充学生心灵的空虚,只能导致精神的失落,而这在他看来意味着社会即使现在正在进步,但是也不会久远。“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4]唤醒自由,其实就是唤醒自身对自由的渴望,重拾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由和责任,能够独立抉择独立思考,才能确定真实的自身,对虚无感说不。
  更进一层,雅氏用其独特的生存哲学视角指出,阻碍自由觉醒的是教育计划的范围。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一项人类社会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不能没有预先的计划性,然而,人们又往往执着于计划而忽略了灵活自如。[5]教育的计划的狭窄限制了个人自由的选择和自然的生成,有计划的“造就”使自由割裂,不能让自身在连续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本质。一方面,教育需要唤醒自由,跳出计划的拘泥,点燃内部动机自主地、有选择地去学习。倘若没有自由,本真教育便难以实现,连同教育本身存在的意义也荡然无存。雅氏强调自由的唤醒,是因为只有自由才能让人感到自己的有限性,感受到无法逾越,那么在这种境况下才能潜心专注于对生命本源的追寻,在自由的精神下超越现实的局限。另一方面,雅氏的自由并不是放任无边界,不需要权威,他并没有否认毫无边界的自由会给教育带来混乱无序,而是强调灵魂应该永远自由不受限制,教育权威不等同于强权,反对“指导制定计划的错误意识倾向,以及反对那种把不可知的一切拉入计划之中的作法”。[6]
  (二)自我
  雅氏认为的本真教育是以自我唤醒为目的,笔者认为其自我唤醒的内容是自我认识。首先,他这样提出是跟当时的德国现状分离不开的,当时政府重视国防而轻视教育。雅氏并不是否定军事力量和科学技术给予国家安全保障的作用,而是希望大众认识并重视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道德、精神、理性。自我认识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自我阐明、自我批评、自我控制之中保持开放可以使整个民族的自我认识提升一个层次,这种认识也意味着能保持这个民族的历史存在感。其次,面对不合理的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通过巨大的政治变革来消解,这种境遇下只能通过唤醒自我,唤醒人本身潜在的本质和能力,由内而外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来实现认识自我,使人意识到人是多维度的统一的存在。   自我也意味着自主的趋向。雅氏对外在的强迫嗤之以鼻,“他认为外在强迫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过分地引向对有用性、世俗性的追求之中。相反,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只有那些被学生的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才能更好地对教育产生效用。”[7]唤醒了自我,意识到了自我便会驱使着自我学习,自主学习,把追求真理当作是一种内在需要。教师的职责是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寻求真知,而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可以自我教育来提高自我认识。
  三、唤醒教育的方式
  (一)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三类: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在雅氏看来,经院式和师徒式教育都是刻板的、对学生来说不利于自由的生成和自我的认识,过分的权威使得教师与学生陷入一种不能交往和对话的境遇,从而阻断了真知的探寻。用雅氏自己的话说就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8]他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这种教育,笔者认为可以用几个词语进行归纳:平等、对话、交往。
  苏格拉底的方法中,师生是处于人格上的平等地位,权威和中心并不存在,师生都是平等自由地交流。雅氏在形容教育主体的时候用“一朵云”和“另一朵云”;“一棵树”和“另一颗树”;“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也是暗示着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运用“精神助产”的方法来点拨,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这一个原则顺应了人灵魂的需要,唤醒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寻求自我的教育。同时,苏格拉底擅长用“反讽”,注重用对话的形式来唤醒对方的无知,促使对方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觉醒。雅氏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能让师生共同探寻真知解决问题,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了解各自的情感需要,因此,平等是师生交往的前提。
  苏格拉底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就是灵魂交往的过程。雅氏在书中认为,交往中双方都是自由的个体,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只有在同其他个人交往中,并于其自由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实现火花的碰撞,自我有了新的领悟。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才能学会理解他人,辨别历史,反过来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当今才能发现问题解决存疑。而如果没有交往,“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9]
  (二)自我教育
  教育的终极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10]自我教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在顿悟中意识到自我发展的界限和可能性,其目的是促进灵魂的转向,形成自我唤醒的行为机制。同时,自我教育是一种责任教育,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真正的教育要能够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使人在教育的境域中实现自我的连续不断的生成,使人意识到人是多维度的统一的存在。[11]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自我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该掌握真知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并且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并且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唤醒学生的自我认识;对于学生来说,在进入全新的知识领域需要反躬自省,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责任观念。
  雅氏看来,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练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自我进行敞亮的过程。自我教育倡导独立自主地学习,这与雅氏所谈及的师生交往并不冲突。平等的对话与交往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领悟和学习。当与自身知识产生矛盾的时候,或是发现自己知识储备欠缺的时候,也就是需要自我教育的时候,所以教育的最终还是引到自我教育来。自我教育是作为顿悟艺术的教育,顿悟并不是通过别人给予的,而是自我实现的,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12]因此自我教育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四、结语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3]尽管人类的肉身相似,但是灵魂的差别铸造不同的特性。教育,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是一种唤醒的艺术,而这种唤醒不需要强制的灌输,不需要知识的堆积,它仅仅是触及灵魂,升华灵魂。也许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过于乌托邦式,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放慢脚步反思教育的本真。雅斯贝尔斯认为的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存在,是“生命”到“生长”再到“超越”,从物质外围到精神内化的陶冶过程,仔细品读可以发现教育最本质的真谛。期待着人的回归,盼望着精神的觉醒,呼唤教育的本真,唤醒沉睡的灵魂,让教育不再迷茫。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参考文献:
  [1][2][4][6][8][9][1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3;3;45;2;7;28;14.
  [3]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03):12.
  [5]余小茅.试论多维视野中的本真教育――基于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的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15(02):107.
  [7]易素红,汪慧蕙,饶异伦.雅斯贝尔斯“教育之本真思想”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01):29.
  [10]李峻,刘玉杰.教育的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04):17.
  [11]黄英杰,崔延强.自我唤醒与教育救赎――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思想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10(01):52.
  [1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1/view-11309756.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