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如果觉得不错 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哦 血栓,这个听起来就吓人的问题,其实离我们非常近! 临床数据显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三位院士也共同呼吁:
那么,这么凶险的疾病,有没有什么先兆或者预防方法呢?今天,名家名方就来告诉大家,在血栓发生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识破疾病发来的暗号,把突然的疾病遏制在萌芽之中! 1.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 发病前 5~10 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 200/120mmHg 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 血压突然降至 80/50mmHg 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临床观察发现,清晨是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突发中风的多发时刻,70~80%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 6~10 点。 其中,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我们刚刚睡醒的一刹那! 可以说,防住了早上血栓的突袭,就能避免绝大多数的意外!预防的重点,有以下几个~ 1、稳压最重要 血压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都会直接导致血栓的脱落或者形成,所以说稳定血压最重要。稳定血压,有这么几件事效果又好又简单! 2、天气一变,赶快拉响防栓警报器 老年人对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一定要随时注意天气冷暖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3、早上:别着急起床穿衣服 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再者,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遇事:别着急别生气 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血栓这类疾病更是和吃密不可分。平时饮食上注意点,比啥药都管用一万倍! 1、保证充足饮水,喝点茶更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 张湖德表示,
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如果有喝茶的习惯,对预防血栓是很有效的。 2、一手心坚果,软血管护心脏 很多人把坚果当零食,认为可有可无。但是无数调查研究证明,明天吃坚果的人,血管更干净、血栓风险更小,而且大脑更年期,很多疾病、癌症的风险也更小。 选坚果一定注意,选没有调味的、尽量少的做开口处理的坚果,这样的坚果,味道好、营养保存好、保质期也长,更不会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负担的成分,比如盐、香精等。每天也别吃多,一手心的果仁刚刚好。 3、吃点三七丹参,能防能治效果好 运动的好处千千万,对心脑血管病、血栓的预防效果,对三高的逆转效果尤其突出! 1、十秒钟,预防血栓形成 ![]()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 + 年龄 = 170。例如:50 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 120 次。 (身体极好者可达到 190 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 150 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