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捂”提阳气,防病又养生!

 deliahonic 2023-03-03 发布于湖南

从雨水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但冷空气与暖空气仍会频繁较量,所以雨水节气常出现“倒春寒”。

此时气温变化无常,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感冒、发烧。因此,雨水节气仍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春捂应当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

图片

同时,雨水时节养生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阳气是生命之本,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力体制,阳气不足,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变差。只有当阳气生发起来,人才能有很好的身体保护能力。

生发阳气,推荐大家多做以下几件事:

推荐1:按摩腹部

每日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

可强壮脾、胃、肠,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又可排除脾胃湿毒,腹部保暖,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

推荐2:拍一拍背

背部属阳,适当拍打按摩背部可以提升阳气。

拍打手法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沿着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复几遍;然后双手搓热,温捂腰部,每天1次。

推荐3:多吃助阳的食物

比如韭菜、葱、姜、蒜等。韭菜性味甘辛温,具有温肾助阳、益肝健脾、行气止痛、止汗固涩等功效,春季多吃韭菜正合适。

日常的菜肴也可以多用葱、姜、蒜等调味,也有助于提振阳气。

图片

推荐食谱:五辛盘

做法:将蒜、葱、韭菜、香菜、茼蒿等辛散蔬菜洗净切好,下锅炒成一盘菜即可。

作用:此道菜有助阳气生发、驱寒杀菌、健脾宽胃的作用。

雨水

谨防湿寒入体,重点祛湿

到了雨水节气,大自然的降雨量开始增加,湿气过重时,人会感觉头痛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食欲、皮肤起疹,甚至出现肠胃炎等问题。

因此,雨水节气的第2个养生要点,在于谨防湿寒邪气入侵体内。比如潮湿下雨天要减少外出,淋雨了要马上换下弄湿的衣物等。

还有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洗头问题,不是说洗头不好,而是说洗完头一定要及时吹干,因为湿发不干容易造成湿气入体,从而引发头痛或者肩颈疼痛。

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或洗澡,这样做会让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脚、关节,易引发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图片

想要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湿重

可以靠自我感觉:

  • 中医里讲“湿重如裹”,如果你睡眠时间很充分了,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倦、乏力、头沉,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

  • 第2个方法是观察大便,如果每次排大便都黏腻不爽快,冲马桶总冲不干净,总有一些黏在马桶壁上,那么也说明体内可能有湿。

这时可以艾灸「委中穴」和「丰隆穴」帮助排湿。

委中穴在腘窝(也就是膝盖后方凹陷处)的中心点上,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排污口。

图片

丰隆穴在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相对鼓起的位置,它也是一个祛湿大穴配合委中穴能起到健脾、化痰、利湿的效果。

图片

雨水

饮食调理,养护脾脏

雨水时节,我国北方阴寒未尽,尚未入春;南方多数地区虽春意盎然,但早晚依旧湿寒。地湿之气渐升,寒湿易伤脾脏,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祛风除湿。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雨水饮食宜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小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

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同时宜少食生冷油腻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春月宜喝粥,建议用百合、芡实、莲子、山药煮粥以健脾利湿;还要多吃绿叶菜、甘蔗等多汁蔬果来润养胃气。

护脾祛湿推荐:芡实莲子薏苡汤

用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共同入锅煲汤即可。

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能够醒脾行气开胃。

平补脾胃推荐:山药丸子

先把山药洗净上锅蒸熟,去皮;切小块后,放入保鲜袋中,用擀面杖压成泥;放盐、胡椒粉、熟糯米粉拌匀,揉成球状即可。

可搭配西兰花、红椒丝一块吃。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可多食用一些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对脾胃虚弱的老人、儿童,可以把糯米与莲子、山药共熬成稀粥,不仅营养丰富、有益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可补养胃气,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之说。

糯米不但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而且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不过糯米冷用或质稠时黏滞难化,反而影响脾胃,故而在元宵节时,像汤圆这种质稠的糯米制品,就不要多吃了。

图片

同时,气候环境变化和饮食失节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因此雨水时节要适量饮食,吃七分饱为好。

健脾就要艾灸「中脘穴」和「足三里穴」。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调理。

图片

足三里穴,是胃腑问题和人体强壮要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长期艾灸,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适合各种脾胃调理。

图片

每逢季节交替,人们都容易昏昏欲睡。尤其过年期间长期宅家,作息时间容易不规律。

其实,睡眠时间过长和过短都对健康不利。春季养生应当克服季节变化对睡眠的影响,注意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另外,雨水时天气逐渐转暖,早晚温差较大,风邪渐增,风多物燥,人体易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