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隐性暴力:「做癞皮狗」是我维持婚姻的唯一办法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3-04 发布于上海
来访者灵犀 | 作者
Lilith | 编辑

亲爱的陌生人,你好,我叫灵犀。

曾经,我无比自卑。

最喜欢讨好他人。

从小到大,这种自卑感和讨好时刻跟随着我,不仅扰乱我的内心,也决定了周围人对待我的方式。

但如今,我却变成了一个不怕得罪别人,一个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取合理诉求的人。

而这一切,都开始于我当初做的决定——预约心理咨询。

今天,我想和你讲述我的故事,借此告诉你:

别怕,只有打开灯,魔鬼才会消失。

01

无法逃离

名为“讨好”的诅咒

我的咨询师是名男性,个子比较高,很随和,像一个亲切的邻家大叔。

一开始咨询,我总会有意无意地讨好他,一遍一遍说感谢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他面前客气而拘谨。

没想到咨询师的反馈却是:“你一遍遍地感谢我,我觉得更像是在攻击我。”

看到我表情一愣,他继续解释:

“其实你更想表达的是攻击,而不是感谢。但是出于习惯性的讨好,你压抑了这种攻击。”

听到这句话后,我放声大哭。

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在那一刻,通过眼泪流出来了。

我确实是因为想要讨好咨询师,所以不敢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为咨询师这番话,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倾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讨好他人到可怜可悲的程度。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我总会极力地讨好对方。

做他喜欢吃的东西、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意他的一言一行,买什么东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就算是给自己买的东西,也要询问他的喜好。

这种小心翼翼讨好的态度,让我变得特别敏感,不能接受一点点的忽视。

如果对方的注意力稍微没在我身上,我就会生闷气。

我会时刻检验他是否还在爱我。这种检验,细节到他回我微信的速度,跟我说话是否专心,看手机时在跟谁聊天,微信动态有没有什么异样。

这种状态让我很崩溃,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不时都会情绪崩溃,会大哭。

而且他在我这种讨好卑微的态度下,离我越来越远,似乎这份讨好让他更不舒服。

职场上也是。

还记得有一次,部门领导说想跟我一起去上一节瑜伽课,让我准时下班,先帮她占位置。

结果,课都上了一大半,领导才来。并且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去接她。我说她来的太晚了,保留的位置只能挪到最后一排,进去之后直接走到最后面就可以看到。

她听完点点头,但令人惊讶的是,她进门后径直走到了我的瑜伽垫,并将东西放在旁边,开始投入练习。

那一刻我很懵,站在旁边一会儿,她笑着说:“你的垫子在后面,你快去练习啊!”

就像我刚刚什么都没跟她说过。

我特别生气,却没有表现出来,全部压在心里。被老师点了几次名,说练习不标准,请将注意力集中。但我真的没法集中,内心已经被愤怒灼烧,却不敢怒、不敢言。

无数这样的事一点一滴地堆积在我的心头,有时午夜梦回,白天那些自卑和讨好的样子总是在眼前重复播放。

每一次我都选择压抑,每一次胸口都更沉,直至沉到我喘不过气。我越来越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内心痛苦万分。

“我真的承受不了,你能帮帮我吗?帮我解脱出来吧...”我哽咽着。

咨询师将纸巾递给我,但他并没有帮助我停止哭泣,而是相反——鼓励我进入得更深,将此时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他:“时刻注意别人的感受很难吧?讨好别人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我:“真的很累,讨好别人之后,内心不是喜悦,而是有点愤怒。”

而且每次讨好,我的愤怒和委屈并不会消失,反倒逐渐累积。

累积到最后,将自己淹没,最后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彻底爆发出来。比如,我会突然地发脾气,那种爆炸般的情绪,不仅吓到对方,也会吓到自己。

咨询师:“讨好的人其实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当你想去讨好别人的时候,觉察下这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然后直接向对方表达。”

我说:“我不敢,我觉得不好意思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

咨询师:“别着急,先回去觉察下讨好背后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我开始把每一次想要讨好的、不舒服的场合,当作一次绝佳的“了解自己的机会”。

02

从“害怕被拒绝”的痛苦中

解放自己

这种自我监察的收获是巨大的。

每次我想去讨好老公,讨好身边人时,就会发现:

我讨好别人,是希望别人多关注我,多爱我,回馈我,因为我的内心太匮乏了。

有一次咨询的过程中,我竟然对咨询师发脾气了,可能是咨询环境让我感到安全,一些情绪得以释放。

咨询师并没有被吓到,而是说了一句话:“愤怒的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很正常。刚刚你为什么会感到愤怒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本来想送他一份礼物,觉得他一直帮助我,很辛苦,我想讨好他。但是他拒绝了,我就很愤怒。

我将这些告诉了咨询师,说完自己都很惊讶。我从来没有向别人这么坦诚过内心感受。

咨询师:“你这一次讨好,背后需求是什么?”

我:“我希望你能对我比别人更用心点,我希望我在这的咨询效果更好一点。”

咨询师:“嗯,直接说出需求的感受如何?”

我:“好像要轻松一点,没有讨好后那么愤怒。我主要担心表达需求后,对方会拒绝我,我害怕。”

咨询师:“直接表达需求不一定会被拒绝啊!讨好别人后就一定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吗?

听完咨询师说完,我心里舒坦了许多。

咨询师又问:“这种愤怒的感受还在什么时候有过?”

我告诉她,在讨好老公时有过。并且,当他的回应不是我所期待时,我也会愤怒,但我当时不会表现出来,而是将这种情绪压着,过后再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

咨询师:“与父母之间呢?”

其实,我还有一个哥哥,哥哥很聪明,父母比较重男轻女,会一直拿我们做比较,每一次比较都是哥哥胜出。

每当我犯一点错误,父母就会大发脾气,并且语言上不断贬低做错事的我。

慢慢的,为了避免被父母讽刺挖苦,或者被父母骂,我会卖力讨好他们,在学校拼命学习,在家当乖乖女,尽力帮父母做家务。

尤其对我爸,他不怎么在家,一旦在家就经常发脾气,没有耐心,总责备我。每次被我爸骂,我就很伤心,觉得自己很差劲,又很委屈,为什么总让他不开心。

所以他每次回家时,我总是会帮忙拿东西、倒水,反正会干很多事来讨好他。

即使遇到父母偏心,也会默默忍受,这种相处方式造就了我如今的人际互动模式。

我:“我一开始看到你时,觉得很熟悉,因为你跟我爸年纪相当,我也会试着讨好你来获得更多关注。”

咨询师:“小时候,如果我们和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后,总体会到挫败和拒绝,慢慢地就会隐藏自己的需求,给自己带上厚厚的面具。这些旧有的经验会一直跟随着我们。”

我:“那怎样才能改变呢?”

咨询师:“你现在正在改变啊!做心理咨询就是一种改变的方式。

“比如,你在咨询中,与咨询师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这个关系不再需要通过讨好来维持与咨询师的关系,咨询师会给你提供稳定的抱持性环境,渐渐的你会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不需要讨好别人,也可以跟别人建立很好的关系。

即使你提出的需求遭到别人的拒绝,也不会让你一下子陷入到习得性无助。你会有一种弹性,就是他拒绝我提出的需求,并不是因为他不爱我,是他暂时无法满足我。

那我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满足自己呢?这种新的经验,可以帮助你在现实生活中不再讨好,对关系更自信和从容。”

咨询师说完的那刻,我的一团空心好似被稳稳当当地塞满棉絮,柔软又充实。

原来,当主动迈出求助的第一步,我就置身改变之中了。

03

原来,所谓“宿命”

是可以被修改的

连续咨询了一段时间,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咨询中,我总有很多话要说,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我也从未如此安全十足地吐露那么多心里话。

生活中也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完全放在其他人身上,而是收回一部分放在自己身上。

我可以直接说出一部分自己的需求了,即使别人拒绝,我也不会那么沮丧。

比如有一次来月经,我身体特别累,不想做任何事,就告诉老公:

“你今天带小朋友出去玩吧,中午买点吃的,我不舒服,只想休息!”

我说出这话的时候,其实还不是很自信,有点唯唯诺诺,心里想着老公会不会拒绝。

没想到他立刻答应了,那瞬间我特别开心。如果是以前,我会咬牙自己坚持,明明不舒服了,还会问老公中午想吃什么,会做他喜欢吃的,然后开始生闷气。

之后,每天开心的时间越来越多,焦虑的时间越来越少。

老公也看到了我的变化,笑着说:“你最近不太粘我了,越来越独立了,每天心情也很好,不过我觉得轻松了很多。”

我只是笑了笑。

可以说,心理咨询不光帮我走出黑暗,恢复健康,更重塑了我的人格。

然而,很多人一提到心理咨询,会觉得是不是只有生病、确诊才能看,其实不是这样的。

它更像是一种心理疏导保健,身体不舒服有医生,心理不舒服也可以有咨询师,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如今想来,我的人生得以摆脱“讨好”“自我否定”的宿命,重写属于自己的剧本,

都取决于我那一步——走进了那间安静的房间,让一切改变得以开启。

所以,给心理咨询一次机会吧,也是给你自己一次机会。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