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Marriott's 分析法)

 wolfl76 2023-03-05 发布于北京

 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有Brugada四步法、aVR导联四步法、RWPT算法、肢体导联QRS波反向法、室速积分法等多种方法,本文为”宽QRS心动过速Marriot's诊断与鉴别诊断五步法”,包括是否规律、了解临床状况、识别P波与心室率的关系、RS形态学及QRS波群形态学等。

在评估宽QRS心动过速(WCT)中必须考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室性心动过速(VT)、希浦系统异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室起搏、心电图伪影以及药物效应或电解质异常等原因。

01

第一步:规律还是不规律?

      在详细分析各种心电图之前,人们通常首先注意到的是节律的规律性。心室颤动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是不规则的,而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是规则的。QRS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时的规律节律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室性心动过速(VT)在起始时可能有些不规律;如果高度不规律,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规律的WCT通常是合并束支阻滞的房颤或房扑。

图片

02


第二步:了解临床状况

      虽然心电图特征对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其它原因引起的WCT非常有帮助,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样具有预测性,应该是分析规律性WCT的第一步。通常,WCT中80%是VT,有心脏基础疾病,如心功能受损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VT的可能性增加到90%以上。虽然误差很小,但准确的诊断是必要的。在实际为VT,但按照SVT治疗的一项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治疗不准确的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后果,主要是由于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03

第三步:识别P波及其与心室节律的关系

房室分离

      根据室性心动过速的定义,室速起源于心室,而且可以逆行至心房;心房也可以与心室完全分离(参见房室分离原因分析),心房波通常是窦性心律。当心室的频率更快且与心房的节律分离时,心室的节律几乎总是室速。

图片

间歇的不规律性—融合和夺获

      当VT的形态每一跳都持续不变时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当恰好在间歇的部位有一个窄QRS波群,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如果心房传下来的激动(常为窦性激动)落在心室的反应期发生了心室夺获;心室夺获意味着整个QRS波群均由一个竞争的心房激动下传心室。如果在心房激动下传时,室性异位激动又几乎同时激动心室的另一部分,则产生室性融合波。如果证明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几乎可以肯定为室性心动过速。然而,VT中很少看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且通常在较慢的VT中存在(<160bpm)。有报道33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只有3例出现了融合或/和夺获。

图片

房室有因果关系—室房逆传

      当心房和心室有因果关系(室房逆传)时,存在一个特定的心室与心房的比率,比如1:1、2:1或3:2等。下图A中VT中1:1室房逆传被室性早搏(箭头)终止,或者被异常的室性早搏或房性夺获。图B中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期间最初时为可变的室房逆行传导,随后,VT重整,发生了1:1室房逆传。

图片

04


第四步:RS形态学

无RS模式

      当任何胸前导联均无RS模式,强烈提示VT,但敏感性较低(21%)。

图片

RS存在的模式

      胸前导联从R波起始到S波最低点的时限>100ms,特异性为0.98,敏感性为0.66。当QRS波群与T波前肢融合时的快速心动过速,QRS起始是很难测量准确的。此外,随着旁路传导和延长QRS时限的药物应用,SVT也会出现RS间期增加。

图片

05

第五步:QRS波群形态学

右束支阻滞模式

检查V1导联  像右束支阻滞的终末正向波一样,VT在V1导联终末正向波提示:左心室激动在前,右心室激动在后。VT起源于左心室。

强烈支持VT的QRS形态有
1. 单向R波
2. RR'型,起始的R波更高(左兔耳征,又称“Marriott's征”),非常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很低
3. qR模式,也见于右束支阻滞的SVT和心肌梗死时

图片

图片

检查V6导联   

V6导联呈QS形态,在左或右束支模式的VT中都有价值。

V6导联R/S<1模式,伴有肢体导联明显左偏时,是VT的指征。

图片

左束支阻滞模式

检查V1和V2导联   像左束支阻滞时V1导联的终末负向一样,这种模式的VT右室激动在前,左室激动在后。左束支阻滞模式的VT起源部位为右室或间隔。

图片

      Kindwall等按照上图标准评价的VT或SVT伴差传的患者,进行腔内描记,预测准确率为96%。

图片

检查V6导联   “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在V6导联可呈QRS波形或qR型,但是较少见。

图片

小结:

图片

(本文为孟晓晖译自《Marriott's Pract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13rd Edi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