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修德”,才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渐华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在中国远古的传说中,无论是龙马负图还是神龟载书,都被认为是天垂象,而人们看到天垂象后,从中得到启发,从而能够认知困难,感知自我,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天人合一。

我们中华民族很喜欢讲天人合一,外国人他是不太认为天人能够合一的。人这么小,天那么高,怎么会合一呢?

我们把《易经》又称为天人之学。为什么?当人类语言不成熟时,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对外界也是很好奇的,很想了解它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做学问。

在当时是没有文字,语言也是不充分,怎么做学问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只有三个字,叫做天垂象

上天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他会把那个现象显示给大家,让每一个人去领悟。相同的天垂象一直到今天还不断的进行,我们现在对此是越来越不敏感,总认为那就是科学,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伦理纪实》篇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说:“君子有三畏,为天命,为大人,为圣人之”。为天命,老天在我们中国人心里头,是值得敬畏的。为大人也没有什么疑问,因为我们从小对大人,就是有点畏惧的。

可是对于第三句话为圣人之言,我们很多人是不以为然。如果是孔子自己讲出来,那是完全不一样,他是苦口婆心,说我不是圣人。

孔子一向没有认为他是圣人,但是我们应该一起来敬畏圣人的话。这句话的含义是很清楚,就说天垂象,只有圣人看得到。

我们一般人是看不到,他就是看到现象,也是无动于衷。我们一直认为圣人就是公德,而孔子说的为圣人是伏羲和周文王。

伏羲,当年是眼观天象,抬起头来看天象,然后他又俯视地理。用自己身上的东西来跟天象地理相对应,所以就画出八卦来。

可见,八卦是由天象做出发点的,也是人把它画出来,这又叫做天人之学,表示天人是合一的。

但是在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办法讲述。周文王,他就开始演绎,周文王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伏羲的天道把它引入了人道,把八卦两两相重,变成六十四卦,而且每个卦都给他一个卦辞,每个爻都有爻辞。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很清楚:人类最要紧的就是政治。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当时在殷商时代,大家都很迷信对鬼神的信仰,那几乎是非常浓厚的。

所以我们看到《易经》里面经常有神鬼,有祭拜,这看起来好像是迷信的一些字眼。当时孔子离开周文王已经很久,神鬼的思想慢慢淡化,所以孔子看到这个时机,就毅然决定把天道变成人道是不够的。

所以,他进一步,把整部的《易经》彻底转移,成为人生的行事规则。所以我们今天了解到,做人做事的规则,是孔子为人类最大的贡献。

《易经》到了孔子手上,他已成为是我们天天可以查询的,终身可以使用的行事规则,他已不再用以神道社交的那种方式。他纯粹的用讲道理,来推行教化,所以我们称它为万世师表。

而孔子的真正的用意是在告诉我们,天人怎么合,只有用伦理道德来合。他说做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修德,修正自己的德性。

把自己修磨的,修的合乎天道,这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成就。

我们现在一天到晚忙于赚钱,忙于想办法找关系,把自己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成,那是不合乎他真正的用意。

我们不否定这些东西有它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些是我们修德的过程、修德的工具、修德的手段。

我们在拓展人际关系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品德。

周文王把伏羲的天道思想引入了人生的大道。他告诉我们,人类生存之道不应该跟一般的动物一样,这是周文王的贡献,叫做政治。因为所有动物都没有政治,只有人类才有政治。

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很坦白的指出来:人类跟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伦理道德,其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动物很多事情是比人类聪明,因为它很方便,不是像人这么繁琐。

但是动物是不知道什么叫伦理道德,只有人类有这种认知的能力,这孔子直接讲出来的,这是我们的本性。

总结: 古老的易经在诞生和发展之中,决定了三古三圣,先古之圣伏羲,中古之圣周文王,近古之圣孔子。

伏羲观察到了大自然的天道,周文王思考剖析了人类社会中的人道,而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天人合一。

孔子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场来发扬易学的。他说人应该全心全意,终身致力于四个字叫做: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只有道德才能可以,其他根本合不了。所以在乾卦的文言传里面,写的很清楚: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就是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凭良心的,所以就跟天道是合在一起。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就是修己,修身是我们终身所要实践的根本。

这样的话,我们就抓住了《易经》最重要的核心。孔子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先天而天弗违。就是你讲的话比天垂象还早,就叫先天。

象在还没出来,你已经讲出来了,用今天的话叫预言家。如果你预言了,天老配合你,你就讲对了。天老爷不配合,就出洋相了。

后面一句是:后天而奉天时。老天尊重我们,我们也要尊重老天。天垂象在我们预言之前就出现了,那我们一定要顺天,叫奉天时!

要按照天的指示去,这种人生价值,从孔子以后,一直到现在,就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信念。

在孔子提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理念。就是告诫我们要修德以应天,也是天人合一的基本体现。

孔子为什么是集大成,是因为到了他已经把所有话都讲完了。我们了解到孔子,他说:述而不做,性而好古

性而好古,就是说:他是了解古代伏羲的原来的本意,叫性而古。述而不做,他只是把《易经》本来的面貌把它阐述出来,他没有加入他自己理解没有创作。

他非常了解《易经》是由天垂象,然后通过伏羲的一画开天,悟出了四个字,叫做天理良心

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天人合一。天理跟人心一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所以就叫做天人合德。

宇宙万象,它就显出一种自然的责任。我们看太阳改出来,它就出来。水不停的流,是有它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流的过程,来把它净化。

要不然上面在洗衣服,那下面的怎么喝水。

我们现在就是根据这个水流怎会净化过程,来做成我们的净水器的。所有的科学是按照《易经》的道理在做。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自然就证明古老的《易经》蕴含了亘古不变的的道理,而《易经》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天人合德!

从汉朝开始《易经》就已经衰了,因为盛极必衰,连《易经》本身也逃不过这样的一个规律。

当秦始皇把书烧掉的时候,大家讲这本书不要烧,是老百姓拿来占卜用的,秦始皇一听那就不烧。从此大家就认为《易经》就是占卜用的。

从汉代开始,相术就大量的发挥,对这种占易,是非常有兴趣。相术一流行,就把《易经》从道德性又拉回来,变成知识性,这是非常可怕的。

趋吉避凶,慢慢就变成易学的重点,趋吉避凶好不好呢?

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趋吉避凶,他就很容易投机取巧,要做一件事情就占个卦,不好,就不做。好,就做。这就不是投机取巧吗。

对我好的,才去做,对我不好的,我都不去做。这跟孔子的道理已经偏离太远。

总结: 孔子是说你该做的,就算有很大的困难,你要一步一步去克服。该做的,就算结果会很惨,我考虑一下,该做的我还是去做,这才对的。

因为真正德行好的时候,凶会变吉,吉会变凶。这就是:先天而天弗违,这才叫伟大的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