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社工站“12345”服务模式探索,以宜宾市文江镇社工站为例

 社工客 2023-03-07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杨秋艳  单亚玲

    单位 | 高县高洲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高县文江镇位于高县县城南部,全镇域面积153.96平方千米,辖21个村、5个社区,215个村民小组、54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75335人,其中留守儿童418人,留守老人234人。

2022年,根据《四川省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川民发[2021] 44号)要求,文江镇被列为省级试点示范乡镇,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高县高洲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动多方资源,协同乡镇建设运营,助推社工站建设的文江实践。

一、打造一个阵地

回答“站点怎么建设”的问题

文江镇社工站依托文江镇滨河社区2楼300平方米打造而成,设有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社工办公室、会议室等功能室,下设9个村(社区)社工室,包括3个重点打造村(社区)社工室和6个普通打造村(社区)社工室,形成1+3+6的社工服务阵地。

文江镇社工站坚持“组织培育、人才培养、专业服务、资源整合”四大服务目标,为辖区社会组织、社区治理人才、“一老一小”群体提供集咨询、指导、赋能、帮扶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二、组建两支队伍

回答“建设谁来运营”的问题

(一)“本土组织”独立运营

为促进社工站运营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文江镇人民政府引入本土专业社工机构负责运营管理社工站。社工站运营采取1+2+3的人员服务模式,站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副站长由民政办主任和高洲社工负责人担任,下设3名社工人员,构建起良好的人员服务体系。

(二)“乡镇+高校”联合支持

2022年4月,文江镇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文江镇社工站建设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办公室人员组成行政督导团队,给予社工站常态化指导。与宜宾学院等本土高校合作,以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组建“教师+社工+学生”督导团队,围绕项目运营、经验梳理等提供集中式赋能、个别化督导,推动社工站建设的特色化建设和项目团队的专业化提升。

三、建立三项机制 

回答“运营需要机制”的问题

(一)细化调研机制,梳理三张清单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站点服务,采取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的方式,面向3个社区+1个村,走访家庭120户,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梳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

以群众需求出发,高效配置资源,制定文江镇社工站服务清单。目前共收集群众需求清单56条,建立资源清单41条,制定服务清单3项,回应群众需求40余条,服务居民31830人次。                                                                                          

(二)优化培育机制,聚焦三类人才

一是培育社区干部,创新治理思路。坚持培力赋能社区干部为目标,聚焦“五社联动参与社区治理”“社工站室规范化建设”主题,组织文江镇各试点村(社区)干部参访学习社工站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通过看-学-悟-行-思,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文江社工站本土化运营。

二是培育本土社工,创新治理方法。组织开展2022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线上交流群,为参考学员提供咨询、答疑、解惑等社工服务。定期组织本土持证社工参加内部培训会、县外社工站参访交流学习活动和省市级专项培训会5次,直接提升站点人员在站点建设、服务开展、资源链接的专业化水平,打开本土社工人才成长通道。

三是培育社区组织,创新治理抓手。依托社工站,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8支,为其提供咨询、指导督导、资金支持和培力增能,借助文江镇首届公益创投大赛,开辟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和路径。通过组织管理指导会、业务能力培训会、项目工作会议等7次,服务社区社区组织成员120人次,逐步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综合能力,创新社区治理的服务抓手。

(三)强化联动机制,汇聚三方力量

一是与乡镇高效联动。在《高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指导下,推动形成“组织申请-社区初审-社工站复核-乡镇终审”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机制,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效率;同时形成“周周报·月月结·季度会”项目沟通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20次,深化社工站建设与服务管理。

二是与社区紧密联动。以社区为平台,实行“社工+网格员”,嵌入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社区文化服务、政策宣传活动、志愿者动员与管理中,实现“出一份力,办两件事”的效果,协同社区将“居民问题清单”转化为“居民满意清单”,整合推进村(社区)工作重难点,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三是与社会积极联动。五社联动机制离不开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有益补充。文江镇社工站聚焦文江镇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盘点、整合、联动与利用,积极参与文江镇治理工作,整合宜宾市高县“知艾防艾·合力抗艾”艾滋病防治服务项目资金5万元,动员爱心企业事业单位3家,整合爱心物资41600元,爱心物资 1060件,营造文江镇良好的公益慈善氛围。

四、实施四乐计划

回答“服务怎样匹配”的问题

(一)乐学计划,护航儿童成长梦

以儿童的需要为切入点,分类分层建立文江镇儿童台账,梳理社区儿童个性化需求和共性化需求,运用个案服务手法聚焦“自卑心理”“亲子关系”儿童2例,帮助儿童改善家庭关系、提供情绪疏导、织密朋辈支持系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红色文化为主、农耕文化为辅,组织开展儿童童梦游学活动、五彩斑斓童年乐暑期课堂等关爱服务,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乐享计划,铺就长者幸福路

从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社会融入和再社会化需求出发,设计开展夕阳红文化主题活动、健康便民活动等,服务老年人122人次,促进老年人与朋辈群体、社区和社区志愿者的情感联结和情感支持,从而筑牢老年人的人际支持网络和社区关爱服务网络,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三)乐艾计划,织密家庭健康网

文江镇社工站联合县疾控中心,坚持“集中宣传为主,个别关爱为辅”原则,为630余家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等服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册、爱心健康包1000余份,强化家庭艾滋病防治意识,积极破除“谈艾色变”的刻板印象,积极树立“人人知艾 科学防艾”的健康观念。

(四)乐创计划,共绘社区治理图

文江镇首届公益创投大赛划社区为服务范围,融居民需求为项目内容,定社区社会组织为承接主体,社工站将一老一小的“需求清单”与丰富多样的“资源清单”高效匹配,将居民“所思所想”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力所能及”进行友好匹配,积极强化政府在政策文化宣传、特困老年人的社会帮扶、儿童成长关爱的支持力度和购买力度,还畅通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路径,对构建“协同参与、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五、提炼五点成效

回答“成效如何梳理”的问题

(一)建设了一个有看点的社工站

社工阵地从无到有,整合现有硬件空间,融入社会工作元素,配备标准化的社工办公室、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档案室及多功能活动室,不仅为社工服务开展提供载体,还让社区活动空间与功能不断延伸和拓展。

积极发挥“组织培育、人才培养、专业服务、资源整合”的综合服务功能,以项目管理促站点建设,以项目服务丰满站点成效,打造独具文江特色的社工站点。

(二)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服务表

服务标准从零到一,参考社工站建设标准及评估指标,结合实际,文江镇社工站牵头制定涵盖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3个类别,整合形成《高县文江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室)管理制度》。

同时设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项目“三清单”、志愿服务管理等10余类实用性服务套表、保存社工站运营服务资料范本及经验模式提炼案例,可供社会组织借鉴和使用。

(三)培养了一帮带不走的工作队

自《高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文江镇社工站孵化培育文体活动类共8支社区社会组织。借助文江镇首届公益创投大赛,社工站给予社区社会组织项目支持、专业培训、实务模拟、指导督导等。

各社区社会组织经历“你做,我看”到“我们一起做”到“ 我想做,你帮我看看”到“我做,你看”的阶段,逐步实现从学习者-践行者-分享者-传播者转变,这批本土力量持续发挥自身优势,投身社区治理的浪潮中。

(四)挖掘了一群热心肠的慈善家

自实施“四乐”计划以来,社工站挖掘、动员、链接、整合社会爱心单位2家,爱心人士3人参与公益服务9次,为50名社区儿童筹集学习用具等物资50份,为10名65岁以上的社区低保老人点亮微心愿,全部物资折合人民币1000元。

社工站作为居民需求与社会资源的服务平台,成为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加速了社会慈善资源的卷入和参与,为社工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资金来源和发展动力。

(五)包装了一批高品质的微项目

“一老一小”包装设计“趣乐童行”“银龄守护者”“殡葬宣传员”“心愿合伙人”4个公益微项目,积极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活力参与承接,组织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和帮扶救助9场,切实回应居民需求20余条,助力解决社区问题30余件,积极带动4支社区社会组织培力赋能直接服务280余人次,将居民的紧急愁盼问题紧密关联,赢得居民人群的点赞好评,致使社区治理主题贯穿始终,积极推动高县文江镇基层社会治理再创新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