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甘草学园论坛 作者:姚维新 ![]() ![]() 这是我在住院部运用中医进行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治疗中风后老年便秘、夜尿多显效的病例分享。老人便秘、夜尿频多,服用通便药与改善前列腺药物,效果欠佳,影响睡眠与生活质量。遂改用通过中药调理,以“补虚泻实”为原则,选用经方治疗。 患者,男性,69岁,因'左侧肢体乏力近2月余'入院。 诊断:大脑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缺血性中风)。 患者入院后,诉夜尿多,每晚5-6次,大便干结,排便时气力不足,口干,纳可,眠一般,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尺脉浮细。 中医治以“补虚泻实”为原则,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益气润肠通便'为法。 中药辨证口服“ニ陈汤合新加黄龙汤”加减,配伍缩泉丸温肾涩尿,拟方如下: 法半夏 5g 茯苓 10g 陈皮 5g 甘草 6g 桃仁 5g 火麻仁 10g 制何首乌 15g 白芍 6g 党参 10g 黄芪 10g 当归 20g 生地黄 10g 山药 10g 益智仁 10g 乌药 10g 大黄 3g 共5剂,相当于同等剂量颗粒剂,每日一剂,400ml沸水冲化温服。 复诊中医查房:患者诉服上药4剂后,夜尿减为3次晚,眠改善,大便明显改善,每日2-3次,质仍稍干结,已无排便气力不足感,口干改善,纳可,诸症好转,续观。 按语:中医辨证施治,对改善身体状况效果明显,缘患者年老体虚,加之中风,脏腑功能虚弱,夹痰夹湿,气虚不帅血,则瘀血阻络,经络不通,故肢体乏力;气虚肠运不畅,故见排便无力;气虚加之痰湿瘀阻于阳明经,故见便秘不通、干结;肾阳不足,相表里之膀胱气化无力,加之夜间阳气潜伏,故见夜尿频多。 方解:半夏、茯苓、陈皮、甘草,乃“二陈汤”,燥湿化痰;桃仁、火麻仁润肠通便,桃仁兼可活血化瘀通络;制何首乌、当归、生地,质润通便,配伍党参、黄芪补气助运,共奏补气养血,养阴润肠之功;大黄,乃“将军之药”,考虑患者便秘虛实夹杂,以虚为主,故少量配伍,以泻下而不伤正气;山药、益智仁、乌药,“缩泉丸'之组成,可温肾涩尿;益智仁尚可固精益智,使人聪明,故名之。 I 原创声明 |
|
来自: 一凡e2qfuian1d >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