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9.对于关键位置的关键人员,是培养还是替换?有哪些标准可以衡量呢?

 榕言榕语 2023-03-11 发布于广东

      假如您是一家公司老板或者一个团队的带头人,对于关键位置上的关键员工,什么时候您应该放弃“培养”,转而找更合适的人来替换呢?

      有的员工,你之前培养了很多年,大家也一起共事了很久,虽然他在工作上没有什么亮点,但是你培养他付出了多年心血,花了很多资源,也给了很多机会,在你心中,你总期待着他能有出彩的那一天,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能给你带来成倍的回报,可是您又弄不清他的爆发点是在哪一天?那么请问,您是坚持继续对这个员工进行栽培?还是果断放弃他,找更合适的人来替换呢?  

      您对一个员工从“培养”转向“替换”,又有哪些标准可以辅助您尽快做出决策呢?我最近在读《卓越基因》这本书, 作者吉姆·柯林斯针对这个问题用了很大篇幅来阐述,我觉得还蛮有意思。

      当面对“培养还是替换”的难题时,作者反向给了我们提了7个问题,来启发我们的思考。

    1.此人留任该位置是否造成了其他位置的员工流失?

      高手是不愿意和平庸之辈一起共事的,尤其是当他发现这个庸碌者还占了一个关键位置,甚至还是自己的上司,而且官僚主义还特别严重,那这个顶尖高手不屑与之为伍,他们可能选择离开这里。让一个能产生好绩效的高手离开,对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大损失。

      2.是价值观问题、意志力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如果您实在摸不准是否要放弃只这个关键位置上的员工,可以用价值观一意志力一能力这个框架来对其进行分析,在决定撤换他们之前多一点耐心,评估一下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和企业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毫不留情的进行撤换。

      但是有些人你可能看不透他,也许他善于伪装,他表现得跟公司的价值观高度一致,但做起事来感觉就是缺少自驱力,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那么作为管理者的你就需要帮他点燃斗志。

      然后再考察他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连续多次都不能达成你的最低期望值的话,那你也就对他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评估。

     总之一句话,发现他的价值观不对,立刻撤换,意志力不够,看是否能点燃其斗志,能力不行,看是否需要多加指导和培训。

3.考察他是否有“推功揽责”的性格品质。

       对于一个关键位置上的员工,考察他是否能做到“推功揽责”。

       当一切事情顺风顺水的时,他不会标榜自己的功劳,反而主动把工作成果归功于其他因素,把功劳归于平台和团队的其他人,永远不和下属争功。

      当项目推进遇到阻碍或者出错时,看他们是否能主动揽责上身,是否能在自己身上去找失败的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地指责客观环境或其他人。

      坚决不甩锅,时刻反省自己,审视自己,检视自己哪里有疏漏,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这种人他会一直不断地进步。也是管理者要重点考察的品质之一。

4.此人把工作视为差事还是职责?

       关键位置的合适人选懂得,自己面对的并不是“一份差事”,而是“一份责任”。他们能理解任务清单和真正职责之间的区别。

       把工作视为差事的人,他自己会有种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会觉得做这个工作只是为了份工资,好让自己有钱过日子。

       把工作视为职责的人,他自己会有很强的主动性,这种责任远远大于他们手上的任务清单。如果是因为他的原因没有做好这份工作,他会极度自责。

       就像优秀的医生不会把上班看做一份差事,他们会把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当做是自己救死扶伤的一份责任。

       一位优秀的老师,同样也不会把上班看做是一份参事。他们会让每个孩子学有所得当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同样,在企业中, 每个关键位置的人都肩负着某种责任。

5,在过去一年里,你对此人的信心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

       你对这个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去年一年的表现,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你对他的信心是否也随着他的表现有起伏?这个得依据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6.是公司层面的问题还是位置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的你,一定要常常反思,你是否有把员工放对位置?你安排的位置与他(她)的能力或性格是否匹配?针对这个职位所需要的能力有没有超出了他的范围?

7.假如此人离开了公司,你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会暗自庆幸、如释重负,那么,也许你早该确定他(她)不适合这里。如果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沮丧、心烦意乱,那么,也许你依然相信他(她)是“合适的人”。

      以上每一项,都给这个员工打个分,也设置一下自己认可的及格分数,一旦低于这个及格分,该换则换,坚决彻底,但请用温柔手段做冷酷的事情。就算是要辞退人,也给对方足够的尊重,说话的语气要尽可能的柔和,但是态度要坚决。

请务必牢记这一点。这种艰巨的任务不要交给HR,最好老板自己承担起来。如果觉得自己实在柔和不起来,那就想想以后在街上碰到这个员工,自己好不好意思跟他打招呼,以及还能不能获得他的回应。做人呀,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