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治疗“咳喘”有哪些独特之处?

 经方人生 2023-03-11 发布于四川

导读:今天学习叶天士治疗咳喘的辨证思路以及经验方剂。

叶天士治喘,病发时以宣肺化痰为主,如小青龙汤、千金苇茎汤合葶苈大枣汤,或葶苈大枣汤合皂荚丸;不发时以健脾补肾为主,如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痰喘频发,以真武丸温阳化饮。

邵新甫总结叶氏之治喘经验,分为四端:

“大凡实而寒者,必挟凝痰宿饮,上干阻气,如小青龙、桂枝加朴、杏之属也。

实而热者,不外乎蕴伏之邪,蒸痰化火,有麻杏甘膏、《千金》苇茎之治也。

虚者有精伤、气脱之分。填精以浓厚之剂,必兼镇摄,肾气加沉香、都气入青铅,从阴从阳之异也。气脱则根浮,吸伤元海,危亡可立而待,思草木之无情,刚柔所难济,则又有人参、河车、五味、石英之属,急续元真,挽回顷刻,补天之治,古所未及。更有中气虚馁,土不生金,则用人参建中。”

叶氏治喘,提出了“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的纲领。

他说:“外感之喘治肺,内伤之喘治肾”,又说:“大凡出气不爽而喘为肺病,客感居多……由乎阴弱失纳,乃吸气入而为喘,肾病何辞。”

叶氏从病因、呼吸症状分辨病位在上或在下,从而决定采用宣肺化痰平喘或补肾纳气平喘的治疗原则,这一论述,是他临床的经验总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后世不仅重视叶氏此论,而且又有新的补充,如方仁渊说:“实喘治肺,须兼治胃;虚喘治肾,宜兼治肺。”

实际上,在叶案中已经有这样兼治的例子,不过叶氏没有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兼治罢了。

不仅如此,叶氏在治咳喘中,还兼顾治肝,如有肝逆、肝郁、肝虚症状。往往参合清肝、疏肝、平肝、镇肝、养肝、通络等法。

01

实 证

一、寒邪犯肺

肺郁不宣

症见先寒后热、不饥不食,继而浮肿喘呛、俯不能仰、仰卧不安,治宜轻宣肺气。

麻杏苡甘汤加茯苓,或用兜铃牛蒡方(兜铃、牛蒡、桔梗、生甘草、杏仁、射干、麻黄)。

如哮喘痰血,用旋覆米仁方(旋覆花、米仁、橘红、瓜蒌仁、苏子、茯苓)。

外寒内饮:

新邪引动宿邪,症见哮喘、不能着枕、暴凉而发,脉左大右平,治宜散寒化饮。

轻则用桂枝茯苓方(桂枝、茯苓、干姜、五味、杏仁、炙草、白芍、麻黄),或桂枝汤去芍加茯苓,或小青龙汤去麻、辛、加石膏,或小青龙汤去桂、芍、草,加杏仁、人参;重则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半夏、五味、白芍、干姜、甘草)。

痰甚兼寒,用桂枝杏仁方(桂枝、杏仁、橘红、厚朴、半夏、炒白芥子)。

二、风热壅肺

风热壅肺:

症见寒热头痛、咳逆喘急不得卧、胁痛、脘中痞胀、二便不利,治宜苦辛开肺。

薄荷桑叶方(薄荷、桑叶、象贝、杏仁、沙参、黑山栀),或栀豉汤加味(杏仁、瓜蒌皮、郁金、山栀、苏梗、香豉),或紫菀瓜蒌方(紫菀、瓜蒌皮、杏仁、山栀、郁金汁、枳壳汁),或芦根杏仁方(芦根、杏仁、瓜蒌、连翘、通草、桑皮、桔梗)

肺气痹阻:

症见卧则喘急、痛映两胁、面浮胸痞、寒热、二便少、舌白,治宜开肺化痰。

千金苇茎汤,或加葶苈、大枣,如喘急腹满、鼻窍干焦、声音不出,用千金苇茎汤合葶苈大枣汤,接用千金苇茎汤合泻白散加减(桑皮、地骨皮、苡仁、冬瓜仁、芦根汁、竹沥)。

如风温化热上郁,肺气咽喉阻塞,胸脘不通,致呻吟呼吸不爽,上下交阻,逆而为厥,用芦根桑叶方(芦根、桑叶、滑石、梨皮、苡仁、通草)轻宣肺气。

湿热伤肺:

症见气窒声音不出,治宜轻扬,用羚角连翘方(羚角、连翘、竹叶心、赤豆皮、川贝、银花),暮服威喜丸二钱。

热壅气分:

症见咳痰、痹痛、渴饮、大便不爽,治宜清热通痹,用木防己汤加减(紫菀、通草、石膏、花粉、木防己、苡仁、杏仁),或加桂枝、桑枝。

三、三焦闭塞

湿浊壅遏,症见喘满不堪着枕,小便不利,治宜中满分消法,用葶苈杏仁方(葶苈、杏仁、桑皮、厚朴、猪苓、通草、大腹皮、茯苓皮、泽泻)。

如暑湿漫处三焦,症见坐不得卧、胸满气喘、气痹生肿,治宜开三焦气分,用杏仁滑石方(杏仁、蔻仁、滑石、寒水石、猪苓、广皮、厚朴、苓皮)。

如湿痰阻遏,症见咳逆不得卧,痰降嗽始,治宜化痰降气,用杏仁旋覆花方(杏仁、旋覆花、茯苓、姜汁、半夏、瓜蒌、白芥子、竹沥)。

四、肝逆夹饮

症见动怒气冲,喘急不得卧息,按其左胁即冲气发喘,背上一线寒冷直贯两足,两足逆冷,入暮为剧,脉弦劲,治宜平肝降肺。

先用越婢汤散饮泄热,接用旋覆花汤加味(旋覆花、青葱管、新绛、炒半夏)。

如嗽逆呕逆不得卧,治用旋覆代赭汤加减(人参、旋覆花、白芍、茯苓、代赭石、南枣)。

02

虚 证

一、肺脾气虚

症见宿哮肺病,劳烦则哮喘,久则气泄汗出,食入泛呕,或不食,治宜甘药补土,母以生子,用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炙草),或人参建中汤去姜(人参、白芍、桂枝、炙草、大枣、饴糖)。

如喘急痰多不食,用黄精胡麻方(黄精、胡麻、炙草、茯苓)。

二、阳虚

症见浊饮自夜上干填塞,冲逆不得安卧,或宿哮,痰喘频发,治宜温阳化饮,用真武汤,或用真武汤加减(人参、熟附、干姜、茯苓、猪苓、泽泻)。

三、肾气不纳

肾阳虚:

症见宿哮,病发喘不得卧,精神日衰。对此宿疾分两期治疗:平时服济生肾气丸去桂、膝,病发时服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皂荚、枣)。

如哮喘音哑,劳倦不复,用加减八味丸,每次7g盐汤送。

如短气以息,身动即喘,肾气不摄,用七味都气丸,或桂苓五味甘草汤加胡桃肉,或加杏仁、干姜(此方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用得甚多),或用熟地附子方(熟地、附子、茯苓、车前、远志、补骨脂),或附子紫石英方(附子、五味、胡桃,茯苓、沉香、紫石英)。

肾阴虚:

症见色萎腠疏汗出,吸音颇促,频年咳嗽喘急痰多,神衰呓语,耳聋鸣响,胸闷食少,脉大而动搏。

治宜摄固下真以治根本,用六味地黄丸加牛膝、车前、胡桃,或熟地萸肉方(熟地、萸肉、龟板、阿胶、牛膝、茯苓、远志、五味、磁石、秋石、蜜丸),或熟地海参方(熟地、萸肉、五味、海参胶、淡菜胶、茯神、山药、芡实、莲肉、胡桃),或熟地胡桃方(熟地、胡桃、牛膝、车前子、茯苓、青铅),或熟地牡蛎方(熟地、茯神、丹皮、牛膝炭、川斛、牡蛎、泽泻、穞豆衣)。

果浊痰阻气,还可在卧时加服威喜丸(茯苓、猪苓、黄蜡,以竹沥、姜汁泛丸)以清肃浊痰。

肾阴阳两虚:

症见久嗽,身动即喘,晨起喉舌干燥,夜则溲溺如淋,形瘦食少,脉细尺垂,治宜辛润肾气,用熟地补骨脂方(熟地、萸肉、五味、补骨脂、胡桃、牛膝、茯苓、山药、车前子,蜜丸),或熟地牛膝方(熟地、枸杞、牛膝、巴戟、胡桃、青盐、补骨脂),或人参胡桃方(人参、炙草、五昧、胡桃、熟地、萸肉、茯神、山药),或河车阿胶方(河车、龟板、川斛、芡实、天冬、茯神、熟地、牡蛎、五味、阿胶、山药、湖莲)。

肾真不固,肝风妄动:

症见喘促昏瞀,冲逆陡发,热炽在心,遍身麻木,治宜温下清上法,用玉真丸(硫黄、硝石、石膏、半夏、姜汁糊丸)。

如肾真不固,身动喘急,足跗至晚必肿,肉消食减,用坎炁人乳方(坎炁、人乳粉、五味子、胡桃肉,蜜丸,人参汤送)。

心肾阳衰:

症见喘息吸不得入,神气冒昧,治宜温补收纳固脱,用参附汤加味(人参、熟附、茯苓、车前子、胡桃)。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