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后,都开始厌恶父母?背后的原因很扎心第一心理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3-11 发布于北京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人一直都是我们社会关系网当中最重要的联结,所谓血浓于水,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世事如何更迭,亲情都是我们人生当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最柔软的部分。

当我们长大成年,有了自己的羽翼和能够遮风挡雨的能力,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理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父母曾经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但有些时候现实却并不是这样。

或许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长期为多名来访者提供咨询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长大后,都开始厌恶自己的父母。

我的来访者之一周婷,毕业于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也成功留在北京继续工作,言谈举止中,能感觉到她是一个很聪慧、内心十分细腻敏感的女孩。

周婷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观念较为严重的家庭当中,自幼她的学习能力就十分出众,但却处处受到打压。

在她的家中,吃穿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都要以弟弟的需求为主,父母在弟弟的身上下了血本也寄予了厚望。

高考之后,成绩优异的周婷不顾家中的反对,只身来到北京求学,也因此导致自己和父母关系的决裂,在父母的观念当中,因为周婷一个女孩子不应该跑那么远,来回路费就很高,在家的附近找个师范类学校就完全足够。

在周婷的讲述中,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高考出分之后,还在上初中的弟弟有一次说自己也要像姐姐考一样的大学时,父亲十分不高兴地呵斥弟弟说:“你姐姐读的什么烂学校,你以后要比他强100倍才行。”

父亲的这句话给周婷带来的伤害,时至今日她都还是记忆犹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她工作有了不菲的收入之后,无论父母怎样给她打电话软硬兼施,她都冷淡回应的原因。

之前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网友抖机灵的话:“现在这个世道,做什么都有门槛,唯独当父母不用。”

家庭观念中的重男轻女,在当下的环境当中似乎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从“男尊女卑”的男性本位思想到国人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偏见,有太多在这样家庭出生的女孩深受其害。

在电视剧《都挺好》当中,演员姚晨饰演的主人公苏明玉就饱受着自己与哥哥之间的区别对待,母亲对于儿子极尽偏爱,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待女儿则是尖酸刻薄,哪怕再努力再优秀也都瞧不上。

在欧美心理学界,他们将这种想要生养男孩的倾向性称为“男孩偏好”,潜台词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生育并抚养一个男孩来为自己传宗接代。

同时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对本国父母进行的调查发现,在子女双全的家庭当中,有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都表示自己确实会存在偏疼家中男孩的现象。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如果想要让其做到不厌恶、怨恨自己的父母,其实是很难的,

我的另外一位来访者小白,也并不是家中的独子,有一个比自己小6岁的弟弟,每当他谈起自己的父母,也总是会大吐苦水。

他和我分享自己童年时的一次经历,在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发现正处在换牙期的弟弟牙齿层次不齐,便好心提醒弟弟尽量不要用嘴呼吸,会造成凸嘴并影响牙齿的长势。

但父亲听到他这句话之后却暴怒并且对他破口大骂:“你就这么看不惯你弟弟吗,不用嘴巴呼吸,你就是想害死他!”当他向父亲解释原因,父亲却完全听不进去,并说:“你凭什么管你弟,你就是见不得你弟好,你就是看不惯他。

母亲听见争吵从厨房赶来,不分青红皂白也开始和父亲一起训斥小白。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家庭中大多存在一个功利化的关系。父母爱孩子,往往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看'你有什么值得我去爱的地方’。”

父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身体上的家暴还是情绪上的辱骂、冷暴力,都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对于父母的感情也逐渐扭曲变形,在成年之后则会选择将这种无从释放、自己却饱受折磨的情绪,转移到父母的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反而开始厌恶自己的父母。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