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佬给的致富代码

 心翔PN 2023-03-12 发布于广东


最近晨星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基金奖提名名单,其中主动权益型基金总共有7只入选。

图片

晨星在国内虽然不活跃,但却是国际权威的基金评级机构。

能入选这个名单,含金量是很高的,要知道现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型基金有6300多只(已剔除同份额),可谓是千里挑一。

晨星年度基金奖的评选方法包括定量筛选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考察基金经理以及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投资组合与投资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合规情况等。

定量评价考察以下方面:基金的当年度以及中长期的总回报率、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基金经理任职稳定性等。

定量评价主要使用的一些筛选规则和指标有:当期年度总回报率排名居于同类基金的前1/4、一年/两年/三年期的风险调整后收益(MRAR)、波动幅度(标准差)、下行风险。

上述7只基金最近3年的业绩表现见下表:

图片

注:表中基金规模均为合并数据

表中的业绩评价指标有7个,可分为三类:

(1)度量基金追求收益的能力:年化收益率

(2)度量基金控制风险能力:最大回撤、平均回撤、标准差(年化)

(3)衡量基金收益风险综合表现:收益回撤比、收益/平均回撤、夏普比率

这7个指标,正是我在定量评价基金历史业绩表现使用的7个核心指标,它们从不同角度定量反映了基金业绩特征。

注:上述指标指数宝里都有,以'易方达蓝筹精选(005827.OF)'为例,查看方法:公众号【复来智投】中,点击菜单<指数宝>进入后,搜索基金代码'005827',进入基金详情页,'业绩-收益风险表现'

图片

从年化收益率看,晨星选的这7只基金的近3年年化收益率均在20%左右,不低,但也不是特别高。

太低了当然不行,15%可以认为是风险投资追求的基本回报要求,太高了很难有持续性,而且十有八九是赌风口赌来的。

从最大回撤指标看,基本不超过25%,25%是最大回撤的一个合理临界值,

回撤20%之后,涨25%可以回本,回撤25%之后,涨33%可以回本,回撤30%之后,涨43%才能回本,回撤40%之后,涨67%才能回本,回撤50%之后,涨100%才能回本。

随着回撤幅度的放大,回本难度逐渐呈指数级增长。

我这么说,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建议最大回撤一般不要超过20~25%,但是考虑到A股市场本身的波动比较大,放宽到25%是比较合理的。

从收益回撤比看,这7只基金基本都比较接近1,或者超过1,1确实也是收益回撤比的一个关键临界值,在年化收益率不低的前提下(比如大于10%),收益回撤比能做到1以上都是不错的。

平均回撤不算一个主流指标,我个人比较喜欢用,最大回撤刻画的是投资过程中的极端风险,而平均回撤刻画的是投资过程中的平均风险。

'收益/平均回撤'自然也不是一个主流指标了,如果非要从这7个指标里挑一个来选基金,我会挑这个,不过也有个前提,年化收益率不能太低。

按照这个指标,这7只基金里表现最好的是:广发睿毅领先混合、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

虽说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但是假如有两个学生A和B,A上次考试考了60分,B上次考了90分,现在让我们选出下一场考试更有可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我想大家应该都会选B。

投资主动基金,核心在于挑选出那些真正具有主动管理能力的基金经理。

历史业绩不好的基金,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基本不行,这些基金是我们首先要排除掉的。退一步讲,即使其中有行的,错过了也没关系。

历史业绩好的基金,主动管理管理有可能行,不是一定,因为好的历史业绩也有可能来自于运气,或者其他和主动管理能力无关的因素,比如打新,关键是要去做进一步分解。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追逐热门基金,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会带来好结果的选择,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热门基金的好业绩如果是来自于运气,那么后面大概率就是均值回归了。

第二是,很多基金规模大了就做不出超额收益了,所以我特意在上表了标出了这些基金在3年前的规模,不难看出,这几只基金在3年前的规模都不大,普遍在10亿以下,而现在的规模普遍已经在50亿级别了。

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去挖掘潜力基金时,可以多关注一下那些规模还在10亿级别的基金,当然前提是,基金经理本身已经展现出了优秀的管理能力、好的基金业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