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本马尔克斯的拉美史,书写荒诞世界里命运如何弄人

 置身于宁静 2023-03-1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谈到文学,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大名总是如雷贯耳,他著名的《百年孤独》更是无数读者的文学圣经,在文坛的高位上熠熠生辉。

马尔克斯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拉丁美洲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一生创作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经典的小说作品。《百年孤独》更是让拉丁美洲作家们所创造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下子俘获了全世界。

18岁那年,马尔克斯就考入了国立波哥大大学的法学系,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文学才是他的最爱,他把这种热爱形象地比喻为得了一场“文学的麻疹”。在时局动荡中,马尔克斯中途辍学,毅然决然地进入《观察家报》担任记者,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韩素音说他是这项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而另一句出自乌拉圭文豪贝内德蒂之口的评论是:“很难说诺奖能给马尔克斯增添多少光彩,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

诺奖的消息传到中国,激励了一代文学青年。一个名叫管谟业的山东青年也为之倾倒,许多年后,在写他自己的小说《檀香刑》时,一开篇就选择向导师致敬:“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如同《百年孤独》的开篇,一句话写出了现在、过去和将来。)马尔克斯获奖三十年后,笔名莫言的管谟业也得了诺奖。

毫无夸张地说,《百年孤独》是上世纪后半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小说呈现了三个重要的主题:孤独、命运和荒谬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图片

《百年孤独》

图片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就是要写早已经命定了悲剧的拉丁美洲,如果我们曾试图了解过哥伦比亚历史,就会对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运用魔幻写实的手法产生更深刻的感受。那些混乱的内战时期到底发什么了什么?是无法用历史叙述式的条理去厘清的,历史意义上的“写实”在这里瓦解了。

任何整理,都必然会偏离真相当中的那一份荒谬、混乱,那样一种庞大的不真实的感受,所以只有用既魔幻又写实的手法,才能够去逼近,才能够去呈现那一段历史。

马尔克斯就成长于经历巨变的拉丁美洲——美国霸权,殖民主义,再加上社会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冲击,许多人离开了生长的乡间、农村,跑到都市里面去谋生。传统的、既有的一般人际联系纽带在历史的波折中,被硬生生、快速地切断了。

每一个人都失去了支持、失去了同情、失去了团结。他们也不懂如何去支持、同情别人,也就不可能跟别人形成团结,传统的社会纽带被无情地碾碎了。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零碎的、浮躁的社会环境里,对于马尔克斯来说,一切现实都像被拉长、变形似的,显得既荒谬又魔幻,对人生命运感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孤寂,这种孤寂就是拉丁美洲宿命般的孤寂。

后来,他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另类的、替代性的社会纽带,在妓院里面。《苦妓回忆录》中,所有关于妓院生活的描写都不是来自于他的想象,而是依托于马尔克斯年轻时的真实记忆。

图片

《苦妓回忆录》

图片

马尔克斯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妓院里混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既是妓院里面的顾客,又是妓院老板娘所照顾的对象。但那并非我们所想的一种性交易关系,而是透过性的关系,他为自己重构的一种社会纽带的形式。

这种对拉丁美洲命运般的“孤寂”描写,延续到他1981年所出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小说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人翁之间跨越世纪的爱情联结,或者是对爱情的坚持,这个爱情可以在无法结合的情况下维持半个世纪。而正是这种庞大的、近乎不可思议的孤寂,才创造出了这样一种奇特、奇幻的爱情。

图片

《霍乱时期的爱情》

图片

瘟疫来袭时,包括人在面对瘟疫、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种孤独都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比瘟疫、比死亡更可怕,以至于产生了那样一种执着的爱情。马尔克斯用魔幻写实的方式来表达,爱情跟孤独之间的紧密甚至是统一的联结。

除了孤独跟命运之外,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有一个写作主题是荒谬,是为了能反衬现实的荒谬。这样的荒诞感在《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达到顶峰。

小说讲述在新婚之夜,新郎巴亚尔多发现自己的新婚妻子安赫拉已非处女,一怒之下把新娘退回了娘家,新娘的两个孪生哥哥感觉整个家族受到了污辱,逼迫自己的妹妹如实招来,安赫拉情急之中,随口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于是一粒火种被悄悄点燃。 

这个不幸的受害者圣地亚哥仿佛只是随机地被命运选中来充当一出悲剧的主角,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巧合铺就了他通向死亡的道路,最为荒谬之处就是: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图片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图片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晚年,马尔克斯撰写了唯一一部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他坦言自己的文学生涯一开始并没有顺风顺水。刚开始着笔的几篇短篇小说他自己并不满意,以至于他几近停掉了文学创作,只写报刊文章,后来甚至连自己写的报刊文章也觉得“装腔作势”,他自称那是“人生中最没把握的几年”。

真正让马尔克斯找到正确写作道路的事件是与母亲一起回故乡的一次旅行。和鲁迅的《故乡》一样,旅程的目的也是去和童年时居住过的老宅告别;也和《故乡》一样,他看到的是一个破败、萧瑟的世界。

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图片

《活着为了讲述》

图片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启发并滋养过他的记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

贫苦与乐观,迷茫与执着,颓废与疯狂,经过记忆与文字的洗淘,闪耀着永恒的诗意的光芒。

马尔克斯的这本自传出奇的诚恳,诚恳得甚至不像一个一流文学巨匠的作品。他没有用文学声望上的云雾来遮蔽和掩盖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而是如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亲自领下神坛,让我们看到一个双脚踏在坚实大地上、生活在真实的当代世界中的普通的人类。

读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们找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方法来捕捉拉丁美洲的历史,他描绘的生活在后殖民社会中的奇幻现实,让我们看清了时代的悲剧。不过,尽管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悲剧性的宿命论,但马尔克斯自己仍说:“一个新的、真正的理想王国。到那时,谁的命运也不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千真万确存在,幸福将成为可能,那些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家族,也终于永远地享有了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