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研究】当代楷书的继承与发展---关于楷书多元化融合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昵称42395796 2023-03-16 发布于陕西

l

l

关于楷书多

当代楷书

继承

   与发展

作者:何俊峰           

主题摘要 

图片

笔墨当随时代。当代楷书的继承和发展,要在当前倡导的中国精神、不忘初心、文化自信、艺术创新、时代情怀和大众审美趋向的文化大背景下拓展出一片崭新天地,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善于发现或挖掘前人没有发现的优秀资源,合理嫁接、多元融合,突出特色,不断为当代楷书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此,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楷书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楷书与篆隶、隋碑、魏碑、行书的多元融合问题方面作一些粗浅思考,努力为当代书法艺术繁荣与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图片

图片

关键词

图片

楷书 继承 发展 多元化 融合 思考

以楷书为基础,寻求与多种书体的笔法元素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大众追求楷书的均衡性、丰富性、多样性的审美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体现当代社会价值理念和现代人的艺术感受;二是作品基调丰富古雅,形式多样含蓄:三是作品气息既追求高古雄浑、伟岸磅礴、厚朴庄重、气息清健,又追求鲜活、淡雅、奇丽、多变、简洁、空灵、洒脱和自然。根据笔者长期以来的书法研习和创作实践,认为楷书应当与篆隶、隋碑、魏碑、行书进行多元艺术融合,以满足和适应广大群众艺术审美的需要。

图片

一、楷书与篆隶的融合

图片

楷书与隶篆的融合,首先要解决对书法笔力的认识问题。何为笔力?通俗的讲,就是指笔迹在纸面等承受物体上形成的点画所表现出来的力度。笔者认为,中锋是形成笔力最重要的核心笔法。笔力大致上还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意态:一是骨力,二是筋力。骨力是指一种刚劲之力,筋力则是指一种含忍之力,两者结合起来,便为笔力。历代书家认为筋力要比骨力高出一筹,所谓“多力丰筋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以笔者对《泰山金刚经》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认为,《泰山金刚经》是一幅将隶书的框架、楷书的笔法、篆书的笔意,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无上精品、妙品。妙在其“全线发力”的同时又注重在每根线条上均匀发力,这种均匀发力,表面上看减少了顿挫与提按,实质上是用中锋、骨法篆籀笔意让笔力在字内、点画上得到均匀分配而出现的高质量的艺术效果。从美学角度讲,这种均力是“在简单中寻求深刻”的别样美感,因为简约纯粹的点画质量,才有可能逼近艺术的本质,如八大山人的书法“线质”。从实践中看,中锋形成的骨法用笔,能增强楷书线条的力量感、立体感、通透感和质量感,同时使点画线条达到中锋贯气、浑圆刚劲、笔力通达、充盈饱满、浑厚圆润、力涵其中和富有弹性的艺术效果。古人有言:“楷书不通篆隶笔法,任写到妙镜,终是俗格”。《瘗鹤铭》、《北齐河清三年佛像造像记》、《泰山金刚经》虽为楷书,但由于在笔法上赋有丰富的篆籀笔意,才使其气韵高古,奥妙无穷。

图片

图片

二、楷书与隋碑、魏碑的融合

图片

唐楷的书写特点是端庄、森严、方正、匀整,但笔速稍慢,容易四平八稳、千篇一律,笔法、墨法、章法的变化比较隋碑、魏碑有些单一。以隋代第一名碑《龙藏寺碑》为例,其美学特征、精神风貌、格调气息与当代人追求的多元化审美情趣较为接近,尤其是单字的结体上,时而中宫紧收,时而字内开阔,时而以字取势,时而以势立形,时而整体经营,字内空间极具变化,字外空间互相呼应,表现出端庄峻厚、疏朗娴雅、中和宽博、意韵高古、灵动清畅、飘逸潇洒、从容安详、神清气足的优美画面,加之其巧施隶法、糅合魏碑及行意笔法,使其用笔遒劲多姿、俏丽轻颖、舒展飘逸、古香意活,给人一种意趣盎然,苍森郁葱的美感。正如旭宇先生所说“隋碑是集魏碑之大成,虽然存量不多,但很有风格,有多样化的书写特征,而且相对规整,审美性比唐楷美,充分展示了书家艺术的书写特征,《龙藏寺》充分阐释了楷书的魅力和创作水准,具有一代楷书品质”[1]。既然《龙藏寺》是隋代对南北朝书法整合的典范,孕育开启了初唐楷书的用笔结字先河,给方正的楷书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影响了欧阳询、褚遂良等唐代多位楷书大家,为初唐楷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备受隋后历代书法家、书论家的青睐和重视。今天,我们在楷书的取法中,如能将《龙藏寺》的灵秀通透、内敛古雅、丰富宽博等诸多出彩的艺术元素取之为书家所用,必将会给当代楷书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如《张黑女墓志》,它的用笔方圆兼备、温婉刚健、雄强柔美、中侧互用、生动飘逸、灵动鲜活、笔画简略、变化多端,其结构横势宽绰、扁方舒朗、内紧外松、体势端庄、古雅敦厚、隶意十足。多数笔画以“点”代替,使其妙趣横生,而这种“代替”起到了击活楷书平实、僵硬、呆板的作用,让楷书变得更为鲜活生动。《张黑女墓志》中的“点”,虽然不是主笔,但在字的结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同高大宏伟的建筑,之所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得人们的赞叹,正是因为来自于大师们精炼、极致、纯粹、点晴之笔的巧妙设计与构思。在书法作品中,我们不应当轻视“点”的地位,别小看它是普通的一条短线,但有时一点就会成为一字之规,一字之睛,因为“点”最能考验一个书家的基本功力,只有“点”的变化多端,方可生趣、出奇。在“点”、“线”、“面”中,点是最重要的基础。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的“点”犹如美目,使其书法多了几份含蓄隽永之意。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最先看到、甚至最引人注目的往往就是其中的点,所以“点”就是一个字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灵魂所在。王羲之说:“一点若写的不好,如同美人坏了一珠眼睛,一画写不好,犹如壮士断了一只胳膊”。《张黑女墓志》对各种点的借用、巧用、妙用、活用,使每个带点的单字变得活跃生动,意趣盎然。如果善用此法,必然给单调森严、中规中矩的楷书注入活力。所以,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用好各种点画,势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万象皆点线,无处不阴阳。在《石门铭》中,其长线有通天之力,短笔如壮士廻腕之势,笔画转折,方圆兼备,方者棱角鲜明,圆者柔润饱满,撇捺劲健舒展,意态奇逸,神采飞动,气势雄宏。从结体看,造型夸张,疏密大开大合,上下左右笔画穿插,横竖笔画对比强烈,取势以字立形,点画安排以字形的态势为需要,粗细搭配和谐,长短对比巧妙。可以说《石门铭》作为魏碑,其长线以长枪大戟、挥洒自如、气魄恢宏、筋骨丰满、浑圆通达的用笔骨法,丰富和盘活了楷书在笔法结体上的华丽、趣味变化,为书法工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

图片

图片


三、楷书与行书的融合

图片

楷书和行书作为两个不同的书体,如果能够巧妙结合,相互借鉴,会使楷书变得更为生动、活脱,行书更加洒脱厚重。楷书讲静,行书讲动,以动制静,目的是把行书流畅、多变的笔法融入到楷书中,增强楷书的灵动性和鲜活的笔墨情趣。笔者认为,在楷书书写中,还可以借鉴行书中的涨墨、浓墨、搭连、接连、环转技法,使笔画、线条出现无意的沾连、并笔、重叠。这种“块面”关系的出现,可以将楷书在“点”、“线”笔画变化的基础上,彰显“面”的意义。这种“点”、“线”、“面”的对比关系,可以极大地拓展和丰富楷书字内空间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可以增加楷书的内涵和想象空间,强化字内与字外的疏密对比,从而增强整体章法的明暗层次和节奏感。比如以王羲之《兰亭序》中“能”、“有”、“林”、“事”、“视”、“興”、“後”、“攬”、“取”、“虚”、“随”、“觀”、“静”、“懷”、“爲”等单字出现的“沾连”、“并笔”、“重叠”笔法为例,可以看出,无意识中的沾连、并笔、重叠效果,给字内带来了意外的空间分割、黑白分割、块面分割。这种分割所产生的意义是能够使作品的整体章法和布局出现明和暗、虚和实、收和放的丰富变化和巧妙调节,给人们提供了深入思索、咀嚼回味的无限天地,从中得到更深、更广、更远的艺术构想和启迪。

关于“无意”,中国古代美学中曾有过“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的精辟论述[2]。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也注意体会和总结了其中的含义,这就是:计白当黑无意间,人们习惯墨为先;阴阳鱼儿乾坤大,混元无极妙中参。如果在楷书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将这种“无意”的艺术效果融汇于自己的创作实践,岂不更加有趣、有意。

图片

图片

四、当代楷书的取法路径和方向

图片

关于楷书的取法,人们常说继承容易、创新难。有许多书家倾尽其毕生汗水,想在楷书中创新发展,让楷书凸显自己的面目,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殚精竭虑,到头来收效甚微。所以就有了“挥毫只恨欧阳询,法度森严不留痕”;“九成宫、九成宫、十个有九个不成功”的戏谑说法。这难道是欧阳询的过错?绝对不是,而恰恰是因为欧阳询的书法技艺几乎达到了极致和尽善尽美,甚至臻于绝唱,曲高和寡,后人再也无法登峰造极。楷书要继承、要创新,这是楷书自身需要发展的时代规律,我们不能因为欧阳询一个人的尽善尽美而畏缩退却,相反,我们要感谢“九成宫”让国人记住了欧阳询,感谢欧阳询为中国书法特别是正书树立的光辉典范。

楷书兴、则书法兴。其它书体的高度,首先来自于楷书的高度。为什么一句“写漂漂亮亮中国方块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口号,能够引起当代中国人的共鸣?这正是体现了楷书在中国书法历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和教化作用,正是体现了一代代书法巨匠传承和弘扬楷书坚定的信心和力量。根据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楷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首先要理清思路,从楷书的取法方向和选帖方法上入手。方向选对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到融古通今,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加之博学和勤奋,就可能使楷书研习创作的路径越走越宽阔。依笔者拙见,提出以下几点取法要旨,与书界同仁共同交流,共同实践,共同提高:

一是选择具有大气磅礴,正大气象,大众喜爱,符合国人审美情趣和个人心性的古代优秀法帖,如颜真卿的《告身帖》。

二是选择具有弘扬中国精神,承前启后,传承有序并且具有一定拓展空间,古人挖掘不深,今人还没有足够重视的古代优秀法帖,如《龙藏寺碑》。

三是选择阴柔与阳刚之美具在,厚重与灵秀并存,古法精妙,姿态多变,典雅安详,艺术风格独特的古代经典法帖,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北魏的《张黑女》。

四是选择墨迹存世量大,字数相对较多,书法风格稳定,历代楷书大家公认的、得到“二王”真传的名家法帖,如智永的《楷书千字文》。

五是选择清远古雅,笔意清晰,书体相对工稳、平和、中和、书写性较强和传承至今的古代楷书典范,如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

选择比勤奋更重要。选择得当,才能在楷书的继承和发展中做到方向明确、定位准确、方法正确,才能使当前楷书的时代气息达到天人合一,从而更加集中地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更加突出国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当代楷书营养更加丰富,笔法更加精美、思想更加精深、艺术更加精湛。让楷书真正成为为人民书写,为大众抒情,为百姓抒怀的基础书体,让楷书这个“小众”进入大众,让大众感受和收获楷书带来的大美。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图片

[1] 本刊记者.书法散怀归翰墨,文华结底是道德——旭宇先生访谈[J].书法,2016(09):67-71

[2] 张千一.谈构图[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42.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何俊峰书法艺术简介

何俊峰,别署远山主人,岐人;陕西岐山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宝鸡市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

宝鸡市书法家协会监事。

入展获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安部《全国第四届、第五届“卫士之光”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第二届CCTV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优秀作品集》

西泠印社《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诗书画印大展》

中共宝鸡市委、宝鸡市人民政府《第八届宝鸡文艺优秀奖》

图片

编辑:马钰行
校对:周   璇
审核:张东英
监制:李小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