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是因为农村大锅饭吗? 包产到户以前的农村,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我生在农村,亲身经历过包产到户的全过程,敢说对农村那场变革看的比较清楚。 大集体时代粮食产量低,吃不饱肚子,有人说是因为生产队是泔水桶收容所,接纳懒汉地富反坏右等等,更多的人说是因为大锅饭,社员懒,其实根本不是,那时候生产队对社员的分工很明确,有人监督,一般都是队领导带头干,我当过记分员,天天考勤,说白了就是纪律检查。 还有现在很多人恐怕都想不到,生产队很多活路都是几件包工,能个人量化计件的都量化包工计酬,比如,运输农家肥,这活大多是妇女干,单人单车每天三晌有定额,根据送肥距离设定指标,完成趟数谁先完成先下工 像割麦子按割完亩数记工分、栽蒜种葱按行,挖包谷杆论行,掰包谷论斤计分等等,除非单独无法完成的集体计时记工分。 大集体时代的农村社队很多责任制考核机制不是没有而是相当健全。一些富裕的社队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做的很到位,即便是社员个体也是年底分红差距很大。 大集体时代,之所以粮食产量不高口粮不够吃,主要原因不是人们想象的大锅饭,大锅饭真的是背了黑锅。原因大体有 一、公购粮份额较大,保国家,留集体,社员一年到头分的粮食很少。 二、大规模的农村基本建设,修建大型水利设施,乡村道路,无偿占用农村大量精壮劳力,对农业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比如红旗渠,比如陕西宝鸡泗四县十年建成的冯家山水利工程,工分是社队自付,没有工资。 三、农村为了支持城市工业国防建设,成了就业的蓄水池,知青下乡,工厂清退的人员,下放干部,右派分子以及其他城市退下的闲杂人员,最后都由农村接纳让农村不堪重负。 四、一些地方政治挂帅,只讲整治不抓生产这是导致粮食产量上不去的很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四人帮粉碎后到八一年调整整顿那几年农村形势逐渐转好,吃饱肚子不是包产到户以后才有。 可以说大集体时代农村农民承受着不可承受的命运之重。 我们歌颂改革开放大包干的丰功伟绩的同时绝对不能全盘否定大集体时代的历史功绩,更不能胡乱扣帽子打棍子。 我们更多地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待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改革就是除弊,那样我们现代化的步伐才能走的更稳。 ![]() ![]() ![]() ![]() ![]() ![]() |
|
来自: 丛丛xt6v75sv1g > 《争议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