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移癌 转移癌指内脏肿瘤转移至皮肤,可直接蔓延,如乳腺癌患者皮肤上出现癌肿结节;也可经淋巴或血行转移至皮肤,姻胃癌、肺癌患者皮肤上出现 癌肿结节。皮肤癌本身也可发生转移,除局部转移外,还可经淋巴、血行远位转移,如恶性黑色素瘤较易发生远位血行转移。 转移癌的共同特点如下: 在血管、淋巴管中发现有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散布于真皮胶原纤维束之间,成单列的瘤细胞,如列阵哨兵排列于胶原纤维束之间; 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单个分布于真皮下部或皮下脂肪; 肿瘤细胞可引起胶原纤维明显硬化,红染、僵硬; 肿瘤细胞与正常皮肤结构间无联系; 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色质丰富,深染,形状不规则,可见分裂相; 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甚至没有。 印戒细胞见于转移性胃腺癌,燕麦细胞见于转移性肺癌等。 乳癌转移至皮肤大多经淋巴管,在原有肿瘤附近或后背部出现一个或多个结节,可发生溃疡,有时转移肿瘤成斑块状固定于皮肤内,似盔甲状,又名盔甲癌。在真皮及皮下组织淋巴管内可见成巢或成索有肿瘤细胞。真皮内有瘤细胞团块,有的呈腺样排列。在胶原纤维束间有成单行的肿瘤细胞。肺癌转移至皮肤可通过血行或淋巴管,皮肤上有一个名数个结节,无自觉症状。瘤细胞小,彼此紧密排列成巢,称燕麦细胞。 胃肠道转移至皮肤大多通过血行。瘤细胞常含黏蛋白。肿瘤细胞大而圆,含黏蛋白,核被挤压至一边而似印戒状,称印戒细胞。瘤细胞集合成腺状或呈不规则团块状。 肾癌转移至皮肤通过血行。瘤细胞大,多角形,胞浆苍白淡染,有空泡,核位于中央,染色浅,有明显核仁。瘤细胞可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瘤体有许多血管。 肝癌转移至皮肤,表现为肝细胞癌,癌细胞排列民不规则柱状,或表现为腺癌(胆管癌),可见内含胆汁的腺泡状结构。 二、白血病的皮肤表现 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领先骨髓穿刺及末梢血像诊断。 白血病可出现皮肤损害,有特异性皮疹和非特异性皮疹。 非特异性皮疹包括红斑、丘疹、水疱、荨麻疹和各种出血性损害如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可伴瘙痒。 特异性皮疹以暗红色、棕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及结节多见。质较硬,有的可溃破。被起时少,以后增多,全身散在。 特异性皮疹的组织学表现: 真皮内弥散或结节状瘤 细胞浸润,浸润在皮下组织内也可见到; 瘤细胞常散在于胶原纤维束间,有时可呈列阵哨兵式; 瘤细胞类型与白血病类型一致,大小不一,有核异形性; 血管腔内可见 异形的白血病细胞; 表皮一般不受侵,个别病例可出现溃疡; 有时可见较广泛的血管外出血。 (完) |
|
来自: 元亨技术 > 《医学教育: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