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头记》作者记忆中的大观园隐于桐国里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3-20 发布于安徽

桐城市北古桐国,龙眠山居图画里;

大观园自圆城池,凤仪北园月山冢。

桐城市北边“北园”

桐国原自西周,位于现桐城市北,也就是明朝时的凤仪坊里之“北园”即如今的龙眠山至老城中心。“北园”也算桐国的皇家林园。也就是《石头记》作者记忆中的大观园。

龙眠之地

作者自幼生活在“大可观赏的园”中,环境优美,印象深刻,是他理想的乐土,家园。家乡的圆形城池别具一格,是中国唯一座正圆形城池。这座城建成于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由乡贤盛侍郎汝谦、吴布政二人所营造,历经十余年才建成,该城以其坚固壮观成为安徽省各个城池之冠,人称铁打桐城。形似一只乌龟,共5个城门如同乌龟的头和四条腿。由于有河流穿过其中,还有3个水门。穿城的溪水构成龟肠,沿水系建有九曲十弯十三巷。圆通园,家乡的林园就呈现家乡人的圆润,通透,隐世及追求美好的特性。

桐城正圆形城池

桐城圆形城池内园林集合成景,遍布其中。姚莹的一首诗“滋园面群山,左右环溪带”可见其奇特。世人多知“桐城派”文章甲天下,晓得桐城独揽明清园林之胜者不多。桐城小城有林园是一奇绝现象,遍地皆可观“园”,譬如讲学园、泽园、怡园、泳园、亦园、兹园、五亩园、逸园、遂园、椒园、勺园、“杏花村”等,大多为明清时期桐城文化名人、世家大族所建。

讲学园巷

方家勺园

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自古有建园林之风,明清时期最为兴盛,园林、寺庙、宅宇、祠堂、城垣的建筑都曾盛极一时。迄今城内各类古典园林建筑遗存尚有40余处。

文庙棂星桥

左光斗左公祠

桐城古典园林的特点在于“隐”。小城是“隐”的,隐藏在龙眠山下。水自山上来,从北门西入城,流向后山之东,再弯曲流向西南方向经水门出城;支流从县署向南流至东南方向出水门。这二水分流,让整个小城变得滋润起来,树就长得格外高大,浓荫下的小桥、寺庵、庙宇、祠堂、园林,都是分散布局,在随意中露出匠心。如同石头记中溪水流经主要街道是南大街、紫来街、东大街、北大街的青石板下,犹如龟肠,五座城门犹如龟头和四条腿,目前的东作门仍高耸在紫来桥边,凤仪坊之东。虽然走过了千年岁月,仍然清晰地勾画出古老城池的风貌。一段一段弯曲的巷子,仿佛小城的毛细血管,难怪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

东作门楼

北大街石板路

林园中最具有文化气息的要数“凤仪坊”、“北园”和具有皇家园林风范雄踞老城中心的桐城文庙。寺巷口的凤仪里,你会感慨什么是“有凤来仪”。这里作为名满天下的“桂林方氏”繁衍兴盛之地,走出了无数方氏名人。梁实秋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当代学者钱理群也说,桐城方氏是继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一个绝唱,第一诗礼之家。其中“潇洒园”是方以智出生的地方,犹如林黛玉的“潇湘馆”,有满月拱门,卵石铺地,梧桐高耸,竹林幽静,芭蕉翠绿。核心地带面积1221.6平方米,计三进。北进和中进,均八开间,为木构架抬梁式建筑,东西端各为两建筑单元:东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一间;西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两间。每间宽3.8米,长7米,面积26.6平方米。北进和中进之间为天井,面积69.12平方米。天井两旁为长廊,面积64.4平方米。中进和南进之间为长院,面积29.7平方米。“泽园”就是方以智和孙临等弟兄姊妹读书结社之地,也是射箭骑马舞剑之地,犹如贾宝玉上学的学堂。

凤仪坊

原名凤仪里,廷尉府,潇洒园

凤仪坊的北边就是“北园”。似乎只是方位名词,堪比《石头记》中会芳园北边的大观园。北园曾经是杰出的爱国者、台湾首任兵备道姚莹情有独钟的地方。桐城这座小城依龙眠山而建,而龙眠山亦部分包在了城内,北园因为建在林木阴翳、花盘错落的山腰,就更显得幽静旷阔、巨胜流膏。姚莹常与同窗好友夜游北园,举觞痛饮直至东方渐晓。他在《北园宴集序》这样描述北园:“环山带水,松竹郁深。投子龙眠,云烟苍翠接其外;广轩曲池,鱼鸟然畅其中。近郭之胜,既无以逾矣。”又诗曰:“兹园面群山,左右环溪带。中有万竿竹,苍龙偃松盖。”读之令人神往不已。姚莹在此与众友聚宴相互砥砺时,也像方以智一样长歌狂啸,一抒胸中块垒。

现在的北园

北园的喧嚣似乎也不再属于龙眠山庄。九百余年的时间长河,足以抹去一切痕迹。但李公麟气势恢宏的二十幅《龙眠山庄图》已成为“世所宝传”(《宋史》言)。

宋.李公麟.龙眠山峰

作为“宋画第一”,公麟不爱京都繁华地,偏偏隐居故乡龙眠山,与山林为伍,与归鸟同巢,超然尘外。好在苏轼、苏辙、黄庭坚等知己好友时时牵挂着他,纷纷来龙眠山探访,一时留下不少诗话。

李公麟,龙眠山居图之一

龙眠山居图实景之一

龙眠山因公麟之画而名扬天下,后世桐城名家巨族纷纷效法李公麟,筑园林别业于龙眠山中。如明代大学士何如宠筑“遂园”,大司马孙晋筑“椒园”,巡抚赵构“杏花村”,“大观园”中“在望杏花村”亦来源于此吧。都御史左光斗造“三都馆”,翰林院编修姚文燮建黄柏山房,巡抚方大任、诗人方文营建碾玉峡山房,戴名世曾祖戴震造太古山房和响雪亭、清初大学士张英造赐金园。

碾玉峽山房

而桂林方氏的仙人祖坟山亦在其中,名曰“月山”,此乃风水宝地,亦如石头记中的葬花冢,北邙山。形象半月,周围有护山渠,有渠闸,闸口瀑水源源不断流向外面的龙眠河。月山三面皆村落人家,有石桥连同仙界和人间。山石林水人家使得龙眠山人文景观遍布,摩崖石刻、名人游记也洋洋大观。

月山,葬花冢

桐国宝地乃胜似南国之大观园,此说法不以为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