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阳病的条文(中篇)A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进一步讲了太阳病的麻黄汤证,加上葛根汤、桂枝汤等的区分,又进一步讲了判断错误时,误下、...

 法由心生 2023-03-24 发布于上海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进一步讲了太阳病的麻黄汤证,加上葛根汤、桂枝汤等的区分,又进一步讲了判断错误时,误下、误汗、误吐等等的问题治疗方剂;

 熟悉这些条文,能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邪气在体内入侵的具体路径,以及《伤寒论》六经辩证的巧妙、简洁;

 我自己的体会,严格按照《伤寒论》的六经思路,大方向清晰易辨,用药普通、简单、味数少,再参考原方药量,不管小孩还是老人,1-2天即可明显见效,症状、舌苔、脉搏、睡眠等都立即开始改善,让我们感叹“用药如用兵”的酣畅淋漓;绝对不会出现现在市场上,吃十天半个月的中药,还看不出效果的情况。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的条文有96条之多,我们分2次来学习;

今天学习《伤寒论》太阳病中篇(A),主要内容讲太阳病的更多治法:

1. 葛根汤证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按:

这几条讲葛根的用法。

邪气通过太阳层面,向阳明层面传递,但比没有完全进入阳明层,深入了肌肉层,还不是阳明热证白虎汤证;

因此这时候的邪气,处于肌肉的深处,葛根汤是太阳层面邪气多一点,葛根黄连黄芩汤是阳明层面多一点;

我们平时出现,如果脖子酸、落枕、肩周炎、腰背酸,都要考虑使用葛根;如果加上无汗脉紧恶风就麻黄葛根,如果加上有汗脉浮缓恶风就桂枝葛根,注意区别开;

利遂不止拉肚子了,这里应该拉黄汤;脉促,喘而汗出,脉搏向寸脉突突,喘或咳,都是皮肤毛孔阻塞不透气的表现,用葛根;汗出,这里是阳明层的汗,注意汗出部位,加上利遂不止拉肚子了,这里应该拉黄汤,可以判断是阳明热,加湿,用黄芩黄连,成为葛根黄芩黄连汤;

我们记住,邪气在太阳层和阳明层之间,在肌肉深处,颈、肩、腰酸,气血就壅滞在肌肉深处,与邪气形成对抗的局面,脉可能会胀满,用葛根(原方剂量);

邪气完全进入阳明,正气对抗,有明显热证,怕热、口渴、汗出、脉数有力,用生石膏(原方剂量);

葛根和生石膏,本身的力量都很小,所以一定要用原方的大剂量,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个人感觉,《伤寒论》真的是精妙,越学开方越简单,一个层面,就1-2味药;以前自己开方子药味数要少于12味都有难度,现在开方子,经常就6-8味药,效果却更好,一个方子需要超过10味药情况都比较少;

当然,六经判断清晰准确,是要有点功力基础的;

有幸看到过网友提供的,冯世纶现开的药方,也是精炼之极,七八味药;

市面上,往往一个方子开20-30味药的,基本是不靠谱的,用西医的大脑生搬硬套地开中药,可以说完全是个假中医。

每周这样写,感觉真是不容易,懒虫一直纠缠着我,好在也是逼着自己学习的一种方法,进一步把《伤寒论》学细学透,经常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疗效进一步得到家人的认可,有一种收获满满的感觉。

2. 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区别

 太阳病的两个主要方证,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他们的区别,文字上好懂,但是实践中不一定好判断,我也经常犹豫,区别要点:

邪气深度不同:

麻黄汤证的邪气,在皮肤层,没有深入到腠理;

桂枝汤证的邪气,透过了皮肤层,深入到了腠理;

脉管感觉不同:

麻黄汤证的邪气在皮肤层,所以脉管是浮而紧的;

桂枝汤证的邪气在腠理层,所以脉管是浮而缓的;

这里的浮是相对的,有时脉管粗大,有时脉管较深,因为有太阴病和少阴病的里证影响导致的,但不管深浅,都是脉管鼓鼓的,即为浮;

出汗情况不同:

麻黄汤证的邪气阻碍了皮肤的毛孔呼吸,所以一般是没有汗的;

桂枝汤证的邪气进入了腠理,毛孔被邪气打通,所以一般是有汗的;

也有特殊情况,麻杏石甘汤,太阳麻黄证加阳明经热证,有热,脉还浮,阳明热所以出汗挺多的,在阳明经循行路线上,比如额头、脸部、唇部和后腰汗多;但脉是浮而紧的,是有表寒,甚至有咳嗽,出现了要用麻黄杏仁解表的太阳表寒证,同时有汗有里热,用生石膏透阳明热邪的情况;

共同特点:

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共同点,都有怕冷、恶风、发热,因为总体都是风寒入侵了皮肤腠理表层,所以会非常怕冷、怕风,有的会发烧;

单味药应用要点:

实际应用中,多证夹杂同时出现

如果有脉浮紧,有麻黄汤证,就用一味麻黄即可;

如果有脉浮缓,有桂枝汤证,只用一味桂枝即可,有自汗出的加白芍,注意一定要脉浮缓;

变化应用:

 麻黄是平性的,没有寒热,麻黄汤就加用了桂枝,温热解肌;

风寒郁在表,不严重的,也可以用紫苏,温热解表;

也有邪热郁在表的,怕热汗出,如果排除阳明热证后,确定是太阳表瘀热的,用荆芥、薄荷;

也有湿气郁在表的,用藿香、香薷,这种多在夏天湿热季节发生,湿热难耐易中暑,汗出不多而粘腻,舌苔湿滑腻奶黄,湿热邪气偏太阴,所以脉也不浮、偏沉偏缓;

区别要细细体会,我们这里暂时就不展开了。

我们具体看下相关的条文,体会一下邪气入侵的位置、路径,以及正气对抗后的症状:

3. 麻黄汤证

麻黄汤的组成很简单:麻黄3两、杏仁70粒、桂枝2两、炙甘草1两

麻黄打开皮肤毛孔;

杏仁宣通肺气,也是打开毛孔作用,力度较小,同时润肠通便功能;

麻黄杏仁相互搭配,实现表和里,同时打开的功能;

桂枝,温通气血,在麻黄杏仁打开毛孔的同时,增加把寒邪赶出体外的力度;

炙甘草,有缓和麻黄刚烈的作用,同时稍稍温中;

麻黄使用注意,去节、先煮、去沫三个要点

杏仁在《伤寒论》书上是70粒,称重的话,就是30克左右,也验证了《伤寒论》原方剂量1两=15克的比例;实践中按1两=7克效果就比较明显了,部分场景要按15克使用,比如生石膏,很多医生按1两=3克开药,给大人基本效果很差了,婴幼儿按这个比例还行;

炙甘草,用生甘草,小火炒到微黄清香即可凉下备用;药店多数是用蜂蜜炒的,相当于给药里面加了蜂蜜,就不太对了。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都是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头顶、脑后、脊椎两侧相符,气血在表层瘀堵,所以骨节疼痛;毛孔阻塞,所以没有汗,喘气(或咳);表层有寒邪,所以恶风;脉肯定偏浮紧。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按:喘而胸满,脉应该偏浮紧,且没有汗,这种太阳和阳明合病,应该还是以太阳病为主,从外面太阳层面排出邪气为上,当然不能从里解不能下了,应该继续用麻黄汤;

如果阳明证明显了,有汗出,且脉浮紧,还有喘或咳,应该加生石膏,变成麻杏石甘汤了;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按:

太阳病十多日已去,脉浮,但是细,说明表层邪气已解,如果仍脉浮有点紧,不细,说明表邪还在,还可以考虑麻黄汤;

假设胸满、肋痛,嗜卧,加上脉浮细,偏弦,说明邪气转入少阳了,考虑用小柴胡;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按: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按:

这三条,都是讲太阳病的麻黄汤证,用了麻黄汤,但剂量不够,麻黄汤证仍然在,拖延了好多天,寒邪有点逼入血分了;

身体通过出鼻血的方法,排出血分里的寒邪;

这几条,有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辩证,异曲同工的味道,所以现在有些有经验的医师,首先六经辩证,再用卫气营血辩证,是非常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怎样给自己看病》小儿高烧举例中也提到,小柴胡汤加大剂生石膏,脉数超过120次/分,属于血热,加丹皮紫草的情况,也是少阳和阳明合病,热邪进入了血分,兼顾处理阴虚的情况;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按:这两条重复前面的内容,不用多讲。

 4. 桂枝汤证

桂枝汤,邪气透过皮肤表层,进入腠理层,腠理层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是肌肉的表层;正气在这里建立了防线,所以脉浮;同时因为自汗出,所以脉缓,跟麻黄汤的脉紧,汗不能出,完全相反;

桂枝温通血脉,提供气血驱邪外出,白芍收敛汗液,轻柔血脉,生姜大枣炙甘草温中补脾虚补津液作为后端粮草供应;

42、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按:桂枝汤的典型症状,就是脉浮而缓;如果缓弱,但如果脉不是浮的,而是沉而弱的,说明正气没有在表层皮肤腠理建立防线,邪气已经深入太阴脾经或者少阴肾经,就不能用桂枝汤,要考虑太阴病或少阴病了;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按:这里太阳病指桂枝汤证,正气在肌肤腠理建立防线勉强支撑,太阴脾本来就虚弱,需要用生姜大枣炙甘草温补津液;现在反而错误治疗,用寒凉药物的下法,比如会加重湿气和寒凉;

寒凉水湿,不仅影响太阴脾,还同时影响手太阴肺,所以出现微喘(咳),用厚朴强力祛腹部湿气,破湿气郁下气,用杏仁微微开通大肠和肺气,同时有润的作用,反向滋润一下厚朴的干燥;

由于胃逆微喘,下的不是很重,正气抵抗力还行,还在肌肤腠理层,所以继续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如果出现大喘,邪气就入里了,要按太阴病治了;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按:这两条重复讲邪气在表,要从表解,不能用下法,寒凉下法反而引邪气入里;

下法其实很普遍,我们经常听到的“我上火了”“清清火”,基本就是在用寒凉清热的下法,寒凉伤脾,助湿助寒,当时吃了好像好一点,但是过几天又来了,而且更严重,越吃越糟糕;

把邪气排出体外,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也是最简单、最聪明的治病思路!

不管你是什么邪气,是什么病毒,是新冠还是SARS,我都不管;

我只用一个策略---把它赶出去,不要留在我体内,这样互相伤害都最小;

在表层太阳层,就发汗出去;在里层,在大肠,我们就通过把它排出去;

我们不杀任何病毒,我们只是排出体外,我们与自然共生;

我们学中医,这一点是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便宜、快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疾病的最根本的窍门。

现在的医疗和健康科技,完全被资本所掌控,

天天研究什么病毒,什么变异,什么药水消毒,号称病毒性发烧动不动吊盐水,但是反反复复就是好不了,看似很有知识、高科技的样子,其实是很愚蠢的做法;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世间的微生物是无穷无尽的,杀细菌病毒,同时也是在杀我们自己;

从小的方面讲,年轻父母不懂,轻信营养学,轻信医院,造成自己小孩从小多病孱弱;

从大的方面讲,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消费?还不是怕医疗费用太高,承担不起没完没了的过度医疗的折磨;只有钱花完了,命没有了,才会是最后的解脱;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医学,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健康的守护神;

我们推广中医医学,更是解决全国人民后顾之忧,发展中国经济的根本支柱。

有点跑题了,说回来。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故?此为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按:

这两条继续讲发汗的禁忌

身重心悸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不可发汗;

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少,不可发汗;

尺中脉微、尺中迟,都是太阴或少阴病,邪气(寒湿)在里,不在皮肤表层,不能发汗,不能按太阳病治。

5. 荣卫的概念

53、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按:这两条,提出了新的概念,很多人被搞糊涂了,所以后世一些大医家,怀疑这两句是后人加上去的,不过内容意思还是正确的:

一个是荣,可以理解为血、阴、阴血、血液,在脉管内流淌;

一个是卫,可以理解为气、阳、阳气、津液,在脉管外走行;

一个病人,自己不断出汗,是阳气不足,阴血汗出,叫“卫气不足、荣气和”,所以用桂枝汤,桂枝温阳气、通气机,白芍收汗液、活阴血,生姜大枣炙甘草温脾经补津液;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按:

这条,其实又一次解释了前面的53、54条的荣和卫的关系;

也呼应了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卫强,应该理解为,风邪强盛于卫气(正气、阳气),呼应阳浮、呼应卫气不和;

荣弱,呼应阴弱、呼应荣气和;

所以汗自出,用桂枝汤。

6. 先用麻黄汤,后用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其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按:

这两条,讲先用麻黄汤发汗,没有好,不能再用麻黄汤,改用桂枝汤的原理。

56这条,顺便讲了太阳病和阳明病的鉴别思路;

如果不大便有好几天了,头痛有热,很可能被认为是阳明病的腹实证(大便堵住了);

这个时候,贸然去用承气汤,就有可能出错;

我们观察一下小便,如果是阳明腹实的热证(大便堵住了瘀热了),小便应该也是黄赤色的;

现在小便是清色的,不黄,属于太阴虚寒,说明腹部没有瘀热,不是阳明层面的腹实的热证;

阳明腹实证,应该还会伴有汗多、身体皮肤蒸蒸发热,腹部有大便不耐按按了痛、脉数有力等等症状;

所以这种头痛、发热、不大便,应该是太阳层面的表证,本条可能同时兼有无汗、脉浮紧、怕冷,应该用麻黄汤发汗,麻黄解表,杏仁润肠通便开肺气;

原文有省略,很容易搞错,应该改成“当须发汗,宜麻黄汤汤;若【苦】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如果麻黄汤发汗后,头痛还在,太阳经的邪气排出不干净,瘀热再起,身体很可能通过出鼻血来排出邪气,出完鼻血可能就好了,也可以再用桂枝汤;

因为已经用过麻黄汤了,不能再用刚烈的麻黄汤发汗,用桂枝汤;且鼻血说明血热了,桂枝汤里的白芍刚好可以微微凉血;

57条,应该是先用了麻黄汤,治了太阳病风寒的表证;

但是,过了半天,又开始烦起来了,脉浮数,应该是前面的发汗,邪气没有发干净,或者是发汗的时候,没有注意防风,汗出毛孔开泄的时候,又有邪气随风入侵身体表层,所以脉还是浮的,数是有热的意思;

这时不能再用麻黄汤发汗了,因为麻黄汤刚烈,发汗太多了,要改用桂枝汤;桂枝汤里的白芍也刚好柔和血脉的浮数。

总之,56和57这两条,太阳病风寒表证,麻黄汤发汗后,如果还有表证,不能再用刚烈大汗的麻黄汤,应该用桂枝汤微微发汗了。

7. 太阳证和阳明证的并病

 按:第48条分成三段,详细阐述了太阳病阳明病并病的病因和诊治

第一小段: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按:太阳病应该发汗,发汗不透彻(透彻太多了也不行),邪气继续传入阳明层,会出现自己出小汗,阳明有瘀热了,没有太阳证,不会恶寒了;

应该按阳明病治疗,考虑白虎汤或者承气汤;

第二小段: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按:如果既有阳明证,还有太阳证的恶寒,不可以下,也不能发大汗,发大汗会增加阳明的热度;所以应该发小汗;比如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

第三小段: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

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按:

如果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应该继续解表发汗;

发汗不透彻,其人躁烦;热郁在太阳和阳明,气血瘀堵,痛点到处跑;呼吸也不畅,短气,只能坐不能躺;

怎样进一步判断发汗不透彻呢,脉会比较滞涩;

治法考虑用大青龙汤,或葛根汤。

8. 大、小青龙汤证的区别

 大青龙汤:太阳病麻黄汤证(翻倍),加阳明病生石膏清热

小青龙汤:心下太阴水湿,导致咳嗽白痰、少腹满喘,是麻黄汤,加强力祛水湿;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按:

第38条表寒重,所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第39条表寒轻,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

“不汗出而烦躁者”“但重,乍有轻时”都是表层皮肤下有瘀堵,不能汗出自解;

所以用翻倍的麻黄汤大力度解表散寒,用生石膏清瘀热;

大青龙汤,发汗力度非常大,是麻黄汤的两倍,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这两条,都是讲大青龙汤证,与少阴病的鉴别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如果脉很微弱,汗出恶风,显然不是太阳表证,很可能是少阴里寒的汗出亡阳,这个时候如果错误使用大青龙汤发大汗,就会“厥逆,筋惕肉瞤”要他半条命了。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而渴者,此为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按:小青龙汤实际是心下有水气,这个水气到处跑,

向上就影响肺,变成咳,干呕,或噎,或渴,发热;

向下就少腹满,变成喘,变成利,或者小便不利;

所以大青龙汤是强力的解表药,小青龙汤是强力的祛水湿药;

小青龙汤的组成是,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因为水湿在心下,仍然属于上焦,可以继续用解表发汗的方法;

麻黄、桂枝、炙甘草,解表发汗;五味子收敛肺气,防止宣发太过;

细辛、半夏、干姜,温中燥湿祛痰;芍药微润经脉,防止燥湿太过;

服汤已而渴者,此为寒去欲解也;喝过小青龙汤后,如果口渴了,表示水湿已经去除;

小青龙汤主之,这句应该放中间,不应该放最后。

所以

青龙是水神蛟龙的意思,属东方,负责万物的生长;

大小青龙汤,都是治水的方剂;

大青龙汤,是水湿瘀堵在皮肤表层,产生了郁热;强力解表,祛湿清热;

小青龙汤,是水湿淤堵在心下,影响内脏上下气机;解表宣肺,强力燥湿;

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

总结一下,今天《伤寒论》太阳病中篇(A),我们一起学习了以下内容:

 ① 葛根汤证

② 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区别

③ 麻黄汤证

④ 桂枝汤证

⑤ 荣卫的概念

⑥ 先麻黄,后桂枝法

⑦ 太阳病和阳明病并病治法

⑧ 大小青龙汤的区别

中篇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下次继续

今天就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